第65章 神秘的朝堂局势(2 / 2)

加入书签

  步入丞相府邸,映入眼帘的是浩瀚人群以及那一颗颗恭敬低垂的头颅,诸葛亮意识到他必须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

  “列位驾临草庐,所为何事呢?”

  此刻,诸葛亮只能故作不知情状,观察他们中是否有人能识趣离去。

  果然不出所料,他身旁那位一直辅佐左右的蒋琬,在听到此言后,立刻扬眉示意,随后深深一揖。

  “丞相,下属家中有急务需料理,今日恐难以在府中供职,请丞相恕罪。”

  身为大器晚成的典型,又是诸葛亮门下的资深部属,蒋琬对诸葛孔明的心思洞察秋毫。当孔明智装糊涂之时,蒋琬立时领会其意,起身告退,此举无疑是在暗示知情者速速离去,以免滞留此处引人嫌恶。

  紧随其后的,乃是丞相府众多亲信属官,均为诸葛孔明的心腹之人,他们不禁淡然一笑,纷纷躬身告辞而去。

  诸如刘邕、阴化、庞延等人,虽声名不彰,但在诸葛孔明身边侍奉多年,加上新晋加入丞相府的廖化,一众人均朝四周宾客鞠躬致歉,接着逐一离去。

  目睹此景,众人心中无不困惑,不明其究竟意图何在。

  机敏者见状或悄然离去,或默不作声;而那些毫无眼色依旧浑浑噩噩之人,诸葛孔明也只得与他们继续周旋,打太极应付过去。

  然而其含义清晰无疑,循规蹈矩修炼,脚踏实地为人,无故勿受世俗纷扰,宗门自有其律法秩序。

  当一位以实事修为闻名的炼道者诸葛孔明开始施展宗门之语时,众人皆被其言语带入了一片迷茫境地。

  直至离去,无人忆起此行的目的所在。

  与此同时,在关中都督府内,同样的事态也在上演,只不过关中都督吴懿与诸葛孔明的应对策略大相径庭。

  吴懿仅令守门弟子面色冷峻地告知来者,需各自返回自家府邸,吴府今日不便接待宾客。

  此举已成惯例,凡吴懿或吴家不愿牵扯之事,吴懿必假借染疾闭门不出,此人不仅是益州元老将领,更是益州地区少有的智谋老狐。

  这般的趋吉避凶之术,实乃各方势力应效仿之道,益州各派系见到此景便知此事无可商榷,纷纷恭谨退回自家府邸。

  至于自皇宫前来之人,并未离去,反被吴懿延请入府,并随之...幽禁了起来!

  此刻,在关中都督府正厅之内,原本该是神情从容的吴懿,却不断地局促不安,仿佛座下垫褥之中藏有何物刺痛一般。

  这位在朝堂上权重一方的吴懿,如今竟因面前的老者而表现出这般姿态。

  眼前这位手执茶盏,另一手持卷竹简的白发老者,正是自朱提郡与简雍分道扬镳后销声匿迹的庞羲。

  昔年身为益州实权重臣的庞羲,割据一方之时,吴懿尚不过是刘焉、刘璋父子麾下一员将领而已。

  别说提及国舅、中护军、关中都督的身份,那时的吴懿若对庞羲稍有失敬之举,不必庞羲亲自动手,刘氏父子便会将其严惩。

  即便如今庞羲已是垂暮之年,退居幕后许久,但吴懿遇见他依然如同老鼠见猫般畏惧。

  其中原因并非二人实力悬殊,亦非庞羲威望所致。

  想当年庞羲震慑益州,便因其只在益州境内发展势力,且善养门生,特别是死士。

  世人无从知晓究竟有多少能人志士曾在其府邸担任过门客。

  譬如为刘玄德战场捐躯的程畿将军,以及如今声名鹊起的邓芝,均出自其门下。

  身为刘焉的托孤重臣,庞羲不仅寿比南山,其威望与影响力亦深不可测。

  现如今这益州之地,不知多少人的生死把柄掌控在他手中。

  此事绝非儿戏,一旦庞羲有所动作,那些把柄足以取这些人之性命。

  而吴懿对于刘禅的“任性妄为”选择沉默不语,正是因为三天前,这个来历不明、悄然出现在自己榻侧的老者庞羲。

  庞羲一句不让动,吴懿便不敢动;庞羲一句要求将宫中来者囚禁,吴懿立刻执行。

  庞羲望着这位忐忑不安的吴懿,只是轻轻一笑,淡然说道:

  “无需过于忧虑,老夫并无加害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