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不约(1 / 1)
三天后,孟知春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拉着李辞回门,她第一次如此想念侯府,看到孟清让都亲切了几分。
孟清让见那她虽然妆容完美,珠翠点缀,光彩照人,可细细看去,眼里分明藏着几分疲倦。就知她这几日未必尽如人意。
见过礼后,孟知春被留在了后宅,而李辞被两个小舅子陪着。侯爷实在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尊贵的女婿,岳丈的架子端不住,又拉不下脸来结交,于是打发两个孩子来顶上。
李辞对两个小舅子态度不错,可几人年龄毕竟有些差距,实在没有什么好聊的,李辞倒是想起之前几位友人跟他夸过孟清让的才学,有意引着孟清让往这方面说,但是孟清让没什么兴趣展示。好在孟清梓十分敬仰这个姐夫,他跟孟清梓倒还能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回门后,孟知春的生活继续,每天和瑞清王妃斗智斗勇,尤其是在她的侄女嫁进来之后,三个女人一台戏,府中更是乱成一窝粥。虽然只孟知春一个对上她们姑侄两个,明面上没有胜算,可是那姑侄两人也都是各怀鬼胎,心不在一起。孟知春又不是真的新媳妇,双方也旗鼓相当,孟知春也没被打压下来。
在此情况下,孟知春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安定下来,看着每日与她相伴的李辞,她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上辈子的此时,李辞现在应该在大营去了,但这次他有自己的提醒,躲过了王妃的算计,自然也不用连夜逃京去投军。不过,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那个威名赫赫的大将军,京城十六卫禁军首领也不复存在了。想到这,孟知春不禁打了个寒颤。
人们常说人定胜天,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不用屈服于天意的安排,这其中每一个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就比如李辞,此时他本来应该因为瑞清王妃的打压,离开瑞清王府,化悲痛为力量压着一口气在大营里面奋斗。又因为他临走时等于是跟瑞清王府决裂了,已经退无可退,所以在战斗中格外拼命,他纵然不受重视,也是从小接受世子教育长大的,不同于普通士兵的武艺谋略,加上一往无前的勇气,让他很快脱颖而出。
可现在因为孟知春的插手,他将计就计,反倒算计了过去,在那场争锋中占了上风。又因为是他自己挑选的满意的妻子,所以他安安生生地成了亲,在京城享受新婚生活,没有半点要走的迹象。
孟知春越来越焦虑,支撑她重来一次的底气,就是她熟知未来发生的一切,见识过李辞未来的风光,知道他会是最后的赢家。所以现在才能如此坚定地对抗瑞清王妃。可要是因为她改变了什么怎么办
就在她为此担忧不已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李辞成婚后生活也并没有什么变化,自己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了,父亲那边又不上心,没有给自己安排什么差事,一个光头世子别人可没什么好顾忌的,被撤了也就是在父亲一念之间。想起之前的舅舅的来信,既然在京城难以出头,不如另辟蹊径,另谋出路。
他打定主意,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新婚妻子,可看着府里婆媳几次过招,自然也就明白新娶的娇妻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这天,他不好意思地跟孟知春说出参军的事,他心中也是不忍的,毕竟新婚没有多久,就要分离。
他小心地打量孟知春脸上的神色,做好了孟知春哭闹的准备,但没想到孟知春意外地配合,马上就接受了,还贴心地为他打点行装。
看着事情如记忆中的一样发展,孟知春的劲头更足了,送走了李辞之后,她每天跟那姑侄俩斗得不亦乐乎。
就在孟知春在王府里斗法的时候,徐先生终于不堪忍受孟清让的提问,把他被带到学者如云的国子监,希望借助国子监众多学者的力量,一起教导这个不世之材。
徐先生将人带进学堂时,引发一阵议论。要知道在孟清让之前,国子监最年轻的学生是十六岁。
能考进国子监读书的,无一不是天之骄子,怎么会服气跟一个黄口小儿共同窗。当着先生的面不好说什么,可先生一走,就不好说了。
就在孟清让收拾好书具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人突然站了出来,他对着孟清让说道“早在先生那里对你闻名已久,想必才高八斗,不知今日能否让我们都见识一下”
见识二字咬得格外地重,充满了别样意味。孟清让回过头来,随意的打量了他一眼,然后在众人探寻的视线中,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不能。”
一般有才华的人说话都会直接一些,不屑于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可那人没想到,孟清让小小年纪就敢如此说话。
照理说孟清让初来此地,一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忐忑的,众人都是同窗,日后不定也是同榜,一般人都不会拒绝的,可孟清让就是拒绝了,毫不客气。自己能考上国子监,已经在先生们面前证实了自己的才学,这些人若是不认同,怎么不直接去找他们,不过是看他年少,心里不服气罢了。
当着众同窗的面,那人一时有些下不了台,他看了四周,勉强挤出笑意,加重了声音“莫非是今日没有准备好,没关系,不过是私下较量而已,不必郑重其事。”
他还想继续说什么,就听见孟清让说道“不是,只是我进国子监是祭酒认同的,你若觉得有什么疑惑之处,可以直接去找祭酒求证。再说我写的文章不就贴在墙上吗你直接去看文章不就好了。”
这话一出,那人也绷不住脸色了,他怎么可能没看过那篇被各位先生赞不绝口,轮流拿来打击众人傲气的文章。只是孟清让猜的没错,他到底年纪太小,不能让人折服,哪怕孟清让年纪只是与他们相当,都不会有如此多的猜疑。
孟清让没有理会这些,自顾自地开始了国子监生活。他当初愿意来国子监,一方面是不想闭门造车,国子监拥有着这个时代才识最顶尖的一批人,与他们交往就能获益良多,另一方面,国子监汗牛充栋的藏书格外吸引他。
他无暇顾及同窗之间的一点小波澜,他在学堂之外的时间都沉浸在那浩瀚的儒家典籍里。
国子监作为这个时代的最高学府的象征,无数的饱学之士从这里走出,留下他们求学的足迹和传说,再加上朝廷的扶持,让国子监的藏书楼拥有着数不尽的典籍和批注。
因为时代的关系,有些批注,在眼下看来已经不合时宜,需要一些删减。看得多了,孟清让在看书的时候有意识地将其中一些进行了整理。
但有些藏书,个别字词有些缺失,需要校正,这个孟清让就做不到了,就拿去为难先生们。
此时能在国子间有一席之地的大多是真才实学之辈,且时人做学问十分踏实严谨。他们有对于孟勤让的问题来者不拒,偶有不知道的也十分尽心查阅,或者帮忙去问专研此方面的大家,一定会给孟清让一个解答。
去问得多了,祭酒看着这个敏而好学,把整个国子监的先生折腾个遍的学子,好奇地翻阅那些他整理过的典籍,也上了心。
祭酒虽然只是守着这群太学生读书,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国子监的藏书中有很多珍贵的典籍,他之前就有一个想法,如果把这些书会编成一部丛书,那该是多大的一个功绩。
但是如此必定要将这些书拿出来,一本本的甄选,抄录,校对,删减,批注,这样大的一个工程,对编写者的才识,精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所以之前祭酒也是有心无力。
但孟清让的做法启发了他,反正国子监的学子这些典籍也是需要读的,不如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太学生出来完成第一部分的工作,由先生把关看着。
作为祭酒这个想法的启发者,当仁不让的被挑中了。
身为国子监最年轻的一个学生,孟清让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引人注目。之前看他整日埋首于藏书楼,其他人还在暗地里笑话,说他只会读死书,结果他不声不响就做了这个大事。
能够参与主编这样一套为后人指引方向的经典丛书,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后面,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些尚未进入仕途的太学生来说。
这件事在国子监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很快几位平时才识过人的太学生被挑选出来参与。
他们刚开始还有些志得意满,认为孟清让能够做到的事,对他们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但是很快就被先生骂得找不着北。
这些典籍涉猎极广,儒家各派各有研究,习惯了严守师传,众人不敢轻易质疑。偶有感觉不妥之处,也只疑心自己见识不够,没见过这个。进度自然就慢了,疏漏之处也多,几人齐心还抵不上孟清让一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