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了(2 / 2)

加入书签

“奶。你给我八块钱,哦不,十六块钱。”

陈老太太:“干啥?”

小陈:“我买吃的。”

要是这么说,陈老太太就更加疑惑了:“你买啥……”

“哎妈呀,奶,你先给我,我保证不让您失望。您先给我,我不能被骗,我都看到王奶奶了,我回头跟您说啊!”小陈拿了钱,一溜烟儿的跑了。

才十一二岁的男孩子,那窜的还不快?

陈老太失笑,说:“这小子。”

她不经意的侧头一看,就见一个袋子放在桌上,这是她大孙子刚才拿回来的,老太太拆开一看,是花花绿绿的菜,红色和绿色的辣椒,还有白色的萝卜青色的黄瓜,她想了一下,也没叫保姆,自己给倒在了盘子里。

“也不知道这小子在哪儿弄的……”

正在这个时候,倒是有人从楼上下来了,陈大妈一抬眼就说:“哎呦我去,闺女你怎么下来了?”

这是陈大娘的小女儿,她五个儿子独得这么一个女儿,又是最小的,一贯最宠她,这闺女嫁的不错,就是子嗣上艰难些。结婚六年这才刚有喜,好不容易有喜,更是吐得一塌糊涂,一点也没有胃口。整个人面色蜡黄,逐渐消瘦下去,看着人衰败的厉害,就独独肚子大。这不,女婿不放心,把人送到这边,想让她在娘家小住,毕竟她最稀罕亲娘的手艺。

不过她仍是吃的有限。

这可真是愁死一家人了。

陈雪来到厨房,说:“妈,你干啥呢?”

“小虎子拿了些菜回来,我给装上。”

陈雪:“他能拿啥?您别总是惯着他。”

她说:“我咋还听到他跟你要钱了?您就惯着他吧,到时候我哥又要不高兴了。”

陈大妈:“你三哥也是的,就会打孩子,孩子还不是得好好教?”

陈雪坐在桌子前,看着桌上的菜,撇嘴感慨:“我看这小子就是用小菜收买您,然后跟您要钱呢。”

她又撇了撇嘴,说:“你看看,这都啥啊,萝卜黄瓜的。”

她拿出筷子扒拉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倒是感觉好像闻到了点点的酸味儿。莫名的陈雪吞咽了一下口水,鬼使神差的伸出了筷子,“我尝尝味道,让我知道他是骗你钱,我也要说他……唔。”

她睁大眼,说:“好次!”

很快的,筷子又下去了,她又夹了一筷子的红辣椒,红红的辣椒脆脆的感觉,一口咬下去,一点也不辣,反而是厚厚的果肉,她伸手拽过盘子,拉到了自己面前,抬头:“妈,你给我成碗米饭呗?”

陈大妈:“??????”

陈雪低头吃萝卜,说:“这萝卜酸酸的,很合我的胃口啊。”

陈大娘:“?????????”

不管短暂的愣神儿之后,她立刻喜出望外:“哎,好嘞。”

她赶紧动作起来,闺女这两个月都不爱吃饭,都瘦成什么样儿了,能吃东西总是好的。

陈小虎子回来提着两只烤鸡回来的时候,刚进家门,就看到他姑把他的小菜都吃光了!陈大妈:“虎子啊,你这个小菜……”

小虎子:“!!!”

他震惊的睁大眼,说:“你们咋能干这样的事儿呢?我的菜啊!”

他还顶顶爱吃,觉得好开胃的小菜啊!

陈大妈:“咱再买……”

陈雪:“你手里提的这个是……烤鸡?”

虎子立刻警惕起来:“这么油腻,你肯定不爱吃!”

陈雪揉了揉胃口,说:“我今天胃口好像挺好的。”

虎子:“!!!”

陈大妈:“别急!别慌!别哭!走,我领你再去买。”

小虎子:“……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陈雪:“妈,一定要多买小菜啊!”

烤鸡这种东西,如同虎子说的,确实有点腻,她尝一尝还好,要说爽口,还是稀罕小菜。

“多买哈!”

陈大妈:“晓得了。”

这一路过来,陈大妈已经从虎子这里知道在哪里买的,她说:“你没夸张?你王奶奶真的买了六只烤鸡?”

小虎子:“我骗你我是这个。”

他比了比小手指。

陈大妈:“那倒也是,他家老王年轻那会儿就爱吃鸡。”

许老三一家子原本觉得,今天能卖出第一炉十六只,就算是不错!然而没想到,第一天竟然还挺火爆,许老三又去进了一批货,临时杀鸡,以至于累的脑子都昏沉,这到下午竟然都卖出去五六十只了!

所以,现在人民群众都这么不缺钱了吗?

“老板!”

许老三一回头就看到最先来的那伙儿小家伙中的一个第三次光顾。这一次,他还带了一个老太太。他笑着说:“小伙子,咋的?你还给我拉――客啊?”

小虎子:“这是我奶,我们要再买点这个泡菜。”

陈大娘生怕泡菜被别人买光,自家闺女没得吃,立刻:“我都包圆儿了。”

小虎子:“噗!!!”

许老三:“啥?”

还在等烤鸡的人也懵逼了,还没见过,买泡菜这么买的,有人调侃:“大娘,您这是一天三顿饭只吃咸菜了是吧?”

许老三也说:“大娘,这里还挺多的,您家一时半会儿吃不完的,买太多过些日子吃不完容易坏掉的。虽然这个泡菜肯定是能放,但是真跟咸菜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没那么抗放。您一家吃饭,那可得有年月儿能吃完了。这坏了也是浪费,不如您先买一些回去,吃完了再来买,而且我家以后可能也有旁的。”

陈大娘:“那……你这几个桶,一样给我装半桶。我闺女有喜,吃不下饭,稀罕这口儿。”

许老三:“……”

这家人不吃旁的只吃泡菜了是吧?

但是有人买,许老三也没不卖。

他这把人打发走了之后就发现,这泡菜也变得好卖起来了。又有好几个人下手,毕竟,这老太太都买这么多,想来也不会不好吃。店里是有桌子的,反正买烤鸡也送一小碟泡菜,有人当场试吃,嗯,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跟陈大妈一样,险些给剩下的包圆儿。

对于这样夸张的土豪行径,八十年代的人们表示想打人。

这就你们家有钱是吧!

没得这么过分的!

总之,这一天,许桃桃觉得,这咋就没有个休息的时间呢?她觉得自己一直在干活儿,一直一直一直……以至于到了最后,感觉胳膊腿儿都成了面条儿,软绵绵的。

要知道,烧火是很累人的。

不过更令人忧心的是,明天他们就要上学了。

现在他们五个人,竟然都忙的团团转,明天,怎么办。

许老三:“明天该咋地就咋地吧?再说明天都上班了,应该不会如同今天人多。”

常喜:“那倒也是。”

许桃桃:我只想睡觉,太累了。果然赚钱不易。

许老三和常喜盘账,第一天,烤鸡加泡菜,利润净剩三百五十块。

许老三:“………………”

这吃的东西都这么赚钱的吗?

当你一天就能赚到别人一年的工资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大部分会想,那么拼尽全力也要干下去啊!赚个盆满钵满,然而,也是有人不走寻常路线的,像是许老三他们家,在第二天没有了三个小帮手之后,寻寻常常的就减少了自己烤鸡。

人总是不能让鸡累死,你说是吧?

所以,还是减少份额啊。

但是谁曾想,这第二天的人比第一天还多,即便是不便宜,依旧有被香气吸引来的,还有听到传说赶来的。据说这家的烤鸡相当好吃的,多么好吃,咱不知道,但是站在店门口就能闻到了。

然而,竟然有人没买到!

是的,没买到!

这夫妻俩态度是很好很好的,但是谁让他们就俩人,实在是干不过来呢。

“老板,你家昨天不是还有好几个人呢吗?”

许老三:“他们都上学啊,今天是周一,哪有时间啊。”

有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东西数不胜数,大家反而不觉得多稀罕。但是的这东西少吧。量不大,大家反而都恨不能一早过来,生怕让人抢了。

连续几天功夫,许老三就觉得人间不值得。

太特么的累了。

而且他杀鸡真不行啊。

许老三:“要不,我们雇个帮手吧。”

常喜:“这样行?”

许老三:“不超过七个,就没问题。”

常喜:“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许老三:“我去居委会,他们对周围的人熟悉,而且还能帮我把把关。”

这现在的人啊,特别是居委会,真是热心肠,许老三跟人相处的倒是不错。许老三把这事儿托付给居委会的李大妈,这可给李大妈高兴坏了,毕竟,这可是被信任。

而且,能给人介绍工作,当然是好事儿。

她严格把关,很快就给许老三介绍了一个叫瑛姑的中年妇女,瞅着比常喜和许老三大不少,但实际上年纪是差不多的,她的工作就是打下手儿,杀鸡拔毛烧火这些活儿。

一个月工资二十,别看二十听着不高,但是工厂的工人也就是三四十。瑛姑可是很乐意的。她家里困难,男人残疾,三个娃,小儿子身体弱,公公婆婆都跟着她过,全家八口,实实在在靠的是小叔子的工资。

她小叔子有情有义,不肯丢下他们这些拖累,以至于二十六七了还没结婚。毕竟谁家闺女也不能沾这个无底洞。她只能偶尔打零工,但是知青回城,人手变多,她就更抢不上了。这次难得居委会李大娘同情她愿意帮忙,她自然好好干。

瑛姑超级勤快,一个人简直能顶两个人用。

许老三和常喜都觉得一下子轻松不少,

只是,虽然加了一个人,而且瑛姑也勤快的很,很快的,许老三他们又觉得很忙了。因为,他们虽然多了帮手,但是因为口味实在太好,客人又变多了。

许老三愁啊!

赚钱多,也愁。

他问瑛姑:“你男人是咋个残疾?”

瑛姑还没见过问的这么直接的,大家一般都不好意思,委婉一些。

她说:“他原来是当兵的,后来伤了一条腿瘸,不仅瘸,还使不上力。”

许老三:“那其实不耽误干活儿,你回去跟他商量一下,问他愿不愿意来,工钱跟你一样。既然是使不上力,那坐着收拾鸡总不成问题吧?”

瑛姑一愣,随即喜出望外,使劲儿点头:“可以可以,他肯定行。”

许老三:“反正你们回去商量吧,要是想来就尽快哈,最好明天就开始来,我这简直都要累成狗了。”

常喜:“狗比你勤快,你就跟冬眠的蛇似的。”

许老三:“……你咋这么唠嗑啊!你太伤害我脆弱的内心了。我委屈,我无助啊。你看我,你看我啊!这些天我都累瘦了。”

他凑在常喜面前,把脸往她面前凑:“你看,我累的憔悴成什么样儿了,你都不心痛你男人,你冷酷无情。”

排队等烤鸡的人们:“…………………………”

无助!

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的无助。

咋就没见过这么厚脸皮又懒的男人呢。

不过,超强口碑的加持下,这家蒲记倒是迅速的在首都火了,所以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啊。蒲记原来是打算卖烤鸡烧鸡卤肉烧鹅的,但是很显然,在烤鸡的强大加持下,客流量太大,以至于……常喜没有功夫做那么多了。

所以,店面仅仅维持了单一的菜色。

可是菜色虽然单一,却完全没有影响生意,一个月下来,许老三盘账净剩八千。

这是什么概念,八十年代的八千。

许老三:“……首都人民,还是有钱啊。”

常喜:“咱们是不是,还得雇人?”

许老三点头,说:“等我再问问居委会的李大妈。”

他说:“咱们可真是太难了。”

这话要是让人听见,非得揍他们,赚钱还嫌难?

你们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蒲记倒是迅速的开了起来,并且在首都美食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毕竟,首都多少人民啊,他们这一家小小的店铺,一共才能产出多少。所以客流完全不饱和。然而赚钱并不让许老三格外的兴奋。穷的时候,赚到一分钱都高兴,可富裕的时候可不这么想。

许老三:柔弱,无助,我只想去捡漏儿。然而我没有时间,我觉得我很苦!

很欠揍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