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真理之道(2 / 2)

加入书签

能当军队驱使、能治理领地、能当执政官事务官,甚至能放出去当雇佣兵、干驱魔人的活——这究竟是从什么奇葩魔界来的亡灵?!

金斯利尝试着与这些亡灵接触时,这帮亡灵不仅丝毫没有畏惧拜服他那高阶黑魔法师的实力,反而很嚣张地上来摸他的头发捏他的脸,气得金斯利当场弄死了几个才把这群无礼的家伙吓走。

更可气的是,逃走的亡灵还会站在金斯利能看到的地方光明正大地对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幸好亡灵能发出的“kaba”声跟华夏语言不是一回事,金斯利听不懂玩家们叨逼叨的“病娇”、“暴娇”之类的言论,否则他很可能会把这群玩家追杀到全灭……

隔着“物种”难以交流,金斯利放弃了探寻这群亡灵的来历,转而对弟子杨的作为产生兴趣。

然后嘛……他便深刻地了解到自己教出来的弟子到底都干了多少出格的破事:一言不合攻打别国的镇子,打完后随便抬了个该国的贵族私生子出来当领主,然后再把本地的大领主也给轰走,堂而皇之鸠占鹊巢。

逼着本地的烈阳教会默认“和平”、把追杀他的烈阳教团抓去修路干苦工,还“策反”了烈阳教团的团长为他做事……

利用塔兰坦亡灵懂得驱魔的本事做文章,逼着金币教会默许乃至是接受亡灵的存在,还从金币教会那儿赚走了不少金币……

又利用塔兰坦亡灵懂得听命战斗的本事做文章,赚了隔壁领奥狄斯家的金币不说,还捞了只内陆船队回来……

因纳得立这片地儿上的本地贵族更是被杨折腾得不轻,又是巧取豪夺人家的煤矿、又是要废了人家的免税特权推行税改、又是直接张口索要农奴——金斯利都怀疑杨是不是那天兴致上来了就会索性一次性干掉所有本地贵族,毕竟这家伙还在他的法师塔里当学徒时就已经多次暴言要跟贵族不共戴天。

神色凝重地权衡了半天,金斯利才将开口,郑重地道:“我可得先说清楚,如果你的想法是让你的亡灵所能触及之处,都要将其变成‘因纳得立’,那我可不一定能与你共行多久。”

不等杨开口狡辩,金斯利又迅速打断了他:“不用说什么因纳得立并非不能与贵族共存之类糊弄人的漂亮话,也不必拿你与奥狄斯伯爵家小姐的合作来敷衍我。我了解你正如你了解我,若非你已经长到这个年纪,知道这片大陆并不容许你肆意胡来,你早就将你能看到的贵族全家挂城墙了吧?”

杨秋少见地露出尴尬神色……

金斯利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人,可我还是想再重复一次……不认同某些人,不表示就要将这类人赶尽杀绝。诸神教派与施法者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共存的,千年之前,像是黑魔法师与正神教派的神官共处一城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可你也看见了,诸神之战后,正神教派的神官与我们施法者之间,即使仍旧理念不合,可并非不能共存……这都是摆在你面前的例子,你又何必执着去践行那些年轻时不符实际的念头呢?”

见杨秋一言不发,金斯利再度叹了口气,道:“烈阳教会对你的追杀,其它的教派并没有盲从,并没有同仇敌忾地不容你这挑衅正神教派权威的黑魔法师在这片大陆上活动。你本人正是如今这求同存异共存规则的受益人,我希望你能更认真地考虑仔细你所追求的真理之道。”

“如果不具备已经被证实可行的包容性,你的真理之道,就不能称之为正确的真理之道,也不能永远支撑你的信念,你总有一天会面临信仰崩塌,那是你和我都不会愿意看到的情形。”

施法者不向神祗交付信仰,不代表施法者没有信仰。

与将信仰寄托于神祗的神官、信徒不同的是,施法者更多地将信仰加诸己身,以自己所追求的道路为信念的依托、信仰的根基。

每个施法者追寻的道路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施法者不相信神祗万能,他们更相信自身的能力和自身所追求探索的信仰,并深信这才是自身一切力量的来源。

简而言之……正神信徒追求的是成为正神的眷属,而施法者更加野心勃勃,他们只想把自己打造成神!

以真理之眼的形态、能被强者呼唤而来的本位面世界规则的具现化象征“真理之门”,是对施法者所选道路正确性的最有力证明!

这个世界,通往神之道的阶梯,是明明确确地摆在那儿,激励着无数强者前赴后继的!

大道万千,可通证道——这个世界的诸神,皆是因此而来。

金斯利已经目睹到杨晋升传奇的现实,但金斯利仍旧对杨选择的道路抱持保留态度。

金斯利是肯亚人,肯亚人以黑、青、棕等深发色为贵(曾经出身肯亚贵族的哈尔就有一头棕发),长着满头红发的他一看就是肯亚帝国的平民血统。

平民出身,对贵族要说多有好感、多有同理心,那就完全谈不上。

但金斯利虽然不喜欢以农业为主的乡下贵族,却并不表示他能接受“脑子有病”的弟子杨过于激进的想法——他是肯亚人,他出生的时候正是肯亚帝国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而首批下海,从外大陆带回粮种、棉种、以及各种香料的人,正是当时的肯亚贵族。

外大陆的粮种、棉种、香料,对于拿巴伦大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时的肯亚平民受益良多。

因大航海的需求而持续得到发展的魔法科技,诞生了诸如魔法蒸汽列车、魔法飞空艇、魔法气动车等等新事物,肯亚帝国的机械造物更是随着肯亚棉布、肯亚香料、以及玉米土豆等等高产作物传遍了整个拿巴伦。

金斯利游历大陆时,便亲眼看到过不仅是莱茵王国、什加公国这些东部国家,远西的死亡神系教区王国、极南地的海神教区王国,都有大量平民穿着肯亚帝国的棉布衣物,更有数之不尽的人依赖高产的玉米、土豆维生。

贵族确实贪得无厌,但贵族也是拿巴伦大陆人类社会必不可缺的构成部分,如果没有贵族,就不会有轰轰烈烈的大航海,不会有魔法科技的兴起和机械造物的盛行,更不会有高产作物的普及——能把粮种和棉种带到大陆各个角落的内流商队、内海船队,几乎都有着贵族的支持。

杨对平民的重视金斯利是认可的,可如果杨的真理之道必须与贵族不两立,那么金斯利就很难相信杨的路能走得通。

杨秋可以理解老师的想法。

金斯利这个人,小气,自私,吝啬,刻薄,脾气又差,但不可否认的是,金斯利不是不能沟通的顽固之人。

金斯利不仅能容忍刚成为学徒就经常发“暴言”的杨秋,对于得罪过他的人,也多有包容,不是仗着实力强横就睚眦必报之人——那种有严重性格破绽的人,在这个力量有的世界是没法儿成为强者的,就算不当施法者、去走武道,也绝壁老早就会发疯堕落。

不过杨仍然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充分的自信。

既然金斯利选择在这个当口上对他说实话,杨秋也就不敷衍他了,待金斯利表达完想法后,便笑着开口:“我得为我自己辩解一句,我绝非一定要与所有的贵族不两立。智慧生物构成的社会,无论如何严防死守也必然会出现垄断大量资源的上层人物,这种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就算是华夏国,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杭州湖畔大学”这种挑战人民民主专政的顶层资本产物。

“贵族的存在,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确实是代表着先进性的。”杨秋道,“以莱茵王国举例,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在魔法科技兴起前,没有魔法阵蒸汽列车,没有飞空艇,没有发电厂,没有电话、电报,身居王都的莱茵王室要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必须依赖地方贵族。”

“这些获得国王分封土地的地方贵族,利用土地积蓄钱财,豢养私兵,又用私兵来保护领地上的领民,让领民能更安心地耕种、生产。当国家遭遇外敌入侵时,贵族们要带着私兵出征、赶走外敌……这一套国家统治机制,要远比封闭落后的部落时代和各自为政的邦城时代进步得多。”

金斯利正要点头,又感觉哪里不对,皱眉道:“你可别倒错了逻辑,大航海时代的诞生和魔法科技的兴起,本也是因为贵族的推进才能顺遂。”

杨秋笑着点头,又摇头。

金斯利其实也倒错了逻辑,不是因为贵族推进时代进步,而是本身就垄断了大量社会资源的贵族恰好能有条件去做这件事。

如果垄断资源的是国家政权,那么这事儿就轮不到贵族来干。

土地封建贵族这种因时代而生的产物,在华夏国的历史上,自战国起,便逐步走向衰落。

原因是,垄断土地资源的贵族私兵(部曲),被更大的政治集团所拥有的、更便宜实惠的武装步兵取代——例如横扫六国的秦卒。

以国家为组织头领的武装步兵,对贵族部曲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让门阀世家不得不主动往国家靠拢,围拢在以天子、皇帝为名的中央权力身边,分润分封权力。

相比之下,欧洲那片儿的封建贵族就要比华夏这边的封建贵族好命得多,以重甲武装的贵族罐头私兵直到蒙元时期才被蒙古轻骑兵教做人。

而这个有着怪力乱神的异界,这边的封建贵族比他们的地球同行无疑更加好命——贵族才能成建制地豢养的贵族私兵、贵族才雇得起的佣兵皆有超凡武力;别说平民造反了,王室就算砸棺材本去养出足够多的民兵,也没法把自家国内的贵族全部干挺。

以暴力摧毁地方贵族这个国王都干不到的事儿,在杨秋这里吧……却压根就不叫事。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华夏人,个个都跟施法者一样不信天地不信神;给个机会让他们把灵魂投映过来,个顶个的都是成长度爆表的“精神力特长天赋者”。

只等法师塔建成,杨秋随时能暴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