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民国文中养孩子(6)(2 / 2)
王阳和王月看着欣然将一块又一块大洋从小布包里拿出,算到最后里面只剩下可怜兮兮的七八个银元和一些铜钱了,这省吃俭用也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月。
刚想着休息几天再去找事做的王阳一下子把之前的想法甩出了脑海,明天,明天开始他就去找活干
王月抿了抿嘴,想着之前拜访邻居时说的工厂招女工的事,虽然没做过,但可以学,要不她去试一试
这么想着她就问出了口,当即就被欣然拒绝了。
现在在工厂做工都是又累又苦挣不到钱,除了和几十年后一样难进之外,其他的都差得太多了,说白了很多就是外国人在没有劳动保护法的国内开设工厂,拼命压榨工人来挣钱。
再说欣然还打算让王月到冬天的时候跟着她学习刺绣呢,手一定要保护好。
看到欣然态度坚决的否定了,王月也有些苦恼,她该做些什么呢
欣然看着两个孩子毫无思绪的样子,只能用言语点拨几句了。
“其实我们家阳阳和月月也是很厉害的,比如你们都识字。”听到欣然的话,两个小孩儿表情一下就生动起来了,难道妈妈想到办法了
“阳阳,”欣然转头看向王阳,他一下子背挺得直直的,满脸期待欣然接下来要说的话。
“你识字,要不先去当当报童我向院子里拉黄包车的李叔打听过,现在识字的报童还是挺吃香的,每天勤快一点能赚几毛钱的样子,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做其他的活。”
王阳认真思考了一下欣然的话,发现这似乎是目前最适合他的工作了,虽然赚的钱少,但听起来也不是很累的样子。
于是点点头,让欣然帮忙拜托院里拉黄包车的李叔帮忙指点一下哪里可以进货。
这个年代卖报不像是现代的小朋友体验生活,随便找个小报亭以便宜的价格买上十几份报纸,再凭借年龄小,可爱的脸,奶声奶气的话,让上班的叔叔阿姨掏上一两块钱支持一下。
现在当报童是沪市许多底层儿童、青年谋生的重要手段,不存在因为可爱有许多叔叔阿姨买单的情况。
一般都是报社和印刷厂现先报纸印好送到派报社,派报社再将报纸卖给报摊和报童,一般不识字的报童只能沿街叫卖,吸引一些本来就想买报纸的人,如果是识字的报童会将报纸的内容大致浏览一遍,然后再叫卖的时候大多会喊出报纸的标题来做噱头,达到吸引路人来买报纸的目的,自然报纸更好卖出去。
想像一下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人大吼一声“震惊我国国宝竟公然做这事”你怀着吃瓜的心情掏出钱买了一份报纸,结果看了一期滚滚爬树的报道。
欣然打算的就是让王阳去离家不远的老字号李记报社去进货,再跑上一段路到更繁华的街道售卖报纸。
王阳听到欣然替他想得面面俱到,不禁有些感动,他努力地点点头,准备明天就开始他的报童生涯。
“妈,那我呢”王月有些急了,连王阳都有事可做,她也要帮家里分担些压力。
“月月,你还记得今天我们去饭馆的路上看见的卖花的小女孩吗你愿意去卖花吗,可能有些辛苦哦。”欣然对于王月还是有些宽容的,文静可爱的女孩子总是值得被优待的。
“我可以的,我也明天去。”她要努力,证明自己才不比王阳差,让妈妈多喜欢她一点。
现在正好是初秋,天气比较凉爽,还能卖上一段时间的花,等到冬天这卖花女的职业就不好做了。
欣然看着两个孩子坚定的态度,不禁也有些欣慰,只要你们不要做了几天喊累就好。
“你们在外挣钱,我也去看看裁缝铺有没有缺人的,可以绣一些东西卖点钱,总比糊纸盒之类的好。”
王阳和王月对欣然的刺绣技术还停留在原主的水平上,也不认为认为欣然刺绣能挣多少。
第二天,欣然给王阳和王月一人一块大洋作为启动资金,午饭就让他们在外解决,现在吃碗素面条也才几分钱一碗,倒是还吃得起。
在家里过了相当舒适一天的退休老人欣然等着两个孩子默默回来养他们的老母亲。
天色渐暗时,王月提着小花篮和一个看起来同龄的女孩一起回来了,她们在门口互相道别后,王月蹦蹦跳跳地回到房间,兴奋地和欣然说起今天的事。
欣然看见少有的这么活泼的王月也挺高兴,越发感叹自己的英明。
兴奋了一会儿的王月从兜里拿出今天赚的几十个铜板,零零散散的,准备交给欣然。
欣然看了看,孩子的“孝敬”她不能不收,也就意思意思地拿了三分之二,说是剩下的让王月存起来当零花钱。
不过,王阳怎么还没回来呢,难道是出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