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晋江独发(2 / 2)
整张试卷堪称满分,算学一道不错解题新颖,策论语言朴实,但字字珠玑,针针见血,解决之法更贴切现实,是完全能够立马放上位做事的人才。
并且林泽不仅年纪轻轻就开了私塾,前不久的童生考试更是以绝对的教学成果震惊众人,这种考生不当解元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那孙秀才好是好,可到底比起来才能还是逊色几分,也就是家世比林泽清廉简洁些。
“既然大家争持不下,支持各一半数,那不如我们再出一道题,看看解元之位到底谁是实至名归?”
一直僵持不下,最后由一位年纪最大的阅卷考官提出一个建议。
这是每次乡试大家惯用的手段,往往就是在出现这种两个优秀考生无法选出第一名的情况。
其他考官点头,表示赞同,“问题是怎么试?”
“支持孙秀才的,是反对林秀才有商人逐利之心;支持林秀才的,是质疑孙秀才的实干能力,那就从这两个地方来比较……”
“好。”
***********
另一边,林泽并不知道阅卷的考官们正在为他和另一位秀才郎的高下发愁。
考完试回到家后,他就在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每天下午去私塾教学;上午则自由安排,看看书再和江老商量下书院的事情。
书院是林泽早就计划好的,只是一直因为各种原因环境限制而无法施行。
当初交换生的时候各大小私塾虽看到了泽珛的好,以及稀罕泽珛一些独门的教学课程,可却还是无法踏出老派思想的束缚,接受林泽想将私塾融合成书院的提议。
但是这次童生试孩子们争气,给他搏了个大名声,让所
有人都见证了泽珛私塾教学绝对的效率。
不过两年的时间,就把那些曾经被大家鄙视的纨绔少爷、基础薄弱的农家孩子培养成了童生之学,直接碾压青山县其他的童试考生,这是何等成就?
即便是取巧,那也是非常牛逼了。
所以在江老的游说下,各大小私塾的坐馆夫子终于松口,愿意听从林泽的调配整合,建立一座书院,如此,大家才能分享林泽的独门教学之道。
不过书院不比私塾随便找个宅子就能够开业的,需要费很大的物力财力,还有人力才能够建成。
用现代的话简单理解比喻来说,私塾就是培训机构,书院就是正规学校。
所以,书院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立的,林泽目前也没那么多时间花在这上面,他现在跟江老商量的,仅仅是书院的建造,其他细节还都得等他回来再说。
地址他都想好了,就在南阳镇附近的一座山头。
他是南阳镇的人,有好事当然要先从自家的地盘出发,而且他为了投资买了那么多田地山头,难不成是摆着好看的吗?
学校和商业街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指标,南阳镇、青山县是他计划中的大本营。
不过建造书院需要的银子不是小数目,林泽虽然有钱,但目前还真没到随手就掏出几万两扔到学校这种慈善事业上玩的地步,他其他生意可都需要流动资金。
而且就算有他也不会拿出来,林家才发达多久他就能拿出那么多银子,那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他的生意有多赚钱吗?
到时候别人就不是夸奖他仁善,而是骂他奸商了!
因此书院的银子,林泽是到处找商户凑的,部分有钱的员外不介意花银子买点名声回家,而且能够跟林泽这种前途无量的人搭上线,几百上千两花得并不亏。
但以青山县的经济水平,能拿出千两出来玩的员外还是少数,大部分富户最多也就凑个百来两而已。
如此,最后距离书院的建造资金还差不少,林泽又不敢自己掏太多银子树大招风,于是只能跟着江老到处拜访人脉继续凑,争取在离开前把资金的问题解决。
段文赛那边也在写官文,准备向朝廷申请银两拨款。
就在此时,一个
家底深厚的富商忽然找了过来,表示愿意补足他们所缺资金,但有一个条件。
“我要书院100个的学子名额……”
这位富商姓钱,是隔壁县城的一个家传几代的老牌商贾,姓钱,相貌亲切,但开口条件不小。
按照林泽的构想,书院建成后容纳学生大概在800左右,这是算过青山县人口确定下来的,听着很多,可是名额却很紧的。
因为书院跟现代义务教育学校不同,录取有限定,相当现代大学那种,想到书院读书,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
这富商想要100个名额,想用来做什么不言而喻,黄牛党自古就存在,并且手握书院的录取名额还能做很多事情。
“不行,书院不是做买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可以给你的只有功德碑记名,以及给您的家族3个录取名额作为回馈您对书院建设的支持,其他不可能,如果钱老爷不愿意,小生抱歉……”
林泽毫不犹豫就拒绝。
当初他开私塾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赚钱的,但书院他并没有想从中盈利,甚至还做好了日后贴补的打算。
他是喜欢赚钱,可也是有原则的。太大的野心他没有,可脑中有那么多的知识,看着这个落后的时代和艰苦的百姓,他也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也不枉老天让他穿越一朝。
这种发挥自我价值的行为,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他不想他亲手打造的教育天堂成为别人夺利的筹码。
“林秀才,你再考虑考虑,我再多加三万两,我要名额其实也是为了我们县城的百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拿这些名额去做其他事情……”
钱老爷见他不答应,只当他嫌钱少,直接在原有的一万两上又加了三倍。
三万两,足以干很多事情,书院的设施都够了,拿100个名额去换就能解决资金问题,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
林泽木着脸,仍旧坚决。
随后钱老爷又再加了一次,同时还递上了一盒没有标记的金条,用上了手段。
“对不起钱老爷,您请回吧。正所谓君子有所有所不为,其他生意林泽非常愿意跟您合作,但书院……林泽要对里面每一个学生负责。”
林泽淡淡拒绝,然后把人请走。
窥视书院名额的
人,资助收不得,这种人摆明了就是打着入伙蚕食的心思,一个弄不好就是辛苦为他人做了嫁衣。
反正这个钱老爷是隔壁县的,暂时不会有什么交际,得罪就得罪了吧,以后再说。
还是那句老话,他又不是银子,还指望人人都喜欢他吗?那是不可能的嘛。
此事林泽并未放在心上,转头继续和江老到处凑钱搞书院项目。
而在他不知道的当晚。
省郡城几个主考官得到回禀,脸色露出笑容,纷纷点了头……
……
与此同时。
西山村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那就是今年佃田给村民的几个地主员外,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忽然表示要涨地租,虽然不是太多,可是村民们都以老租金租了十几年,哪里能够轻易接受涨租。
要知道一亩地多给几十文的租金,就相当于大家家里一年要少吃好几次肉,少做好几件衣服,对农家人来说得是多大的损失?
村民们闹到了山西村的里正那里,非得让里正出面解决,可里正哪里有办法。
最后里正无奈,只能求助村里最聪明、最有学问、且人脉最广的孙舟兴孙秀才出个主意帮忙。
全村人的眼睛都看着,孙舟兴拒绝不得,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几个涨租的地主员外说理。
对这位有前途的秀才,几位地主老爷还是很给面子的,礼遇相待,不过涉及到银子可就没那么轻易松口了。
田租可是他们家里的一项大收入,没有实在的理由是绝对说服不了他们的。
而孙秀才来来去去都在说什么‘要仁心仁善、体谅百姓做好事’,又或者各种‘之乎者也’大家听不懂的大义诗词,说了半天都是些无用的废话。
几位地主员外也听烦了,不想再跟他周旋,直接甩了一箱银两出来,
“孙秀才,咱们也是要吃饭的,而且我们涨租也不多,这件事情你还是不要管了。我等听闻您此次中举有望,若孙秀才不嫌弃,我等愿意资助您上京赶考之银,还请孙秀才也谅解我等一二……”
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简直能够晃花人眼睛。
孙家不富裕,孙秀才是正正经经的寒门书生,家里就靠几亩薄田和父母姐妹各种绣花短工供读
他。
一盒银子足以孙家未来吃喝不愁,不怕名落孙山之时又要为生计发愁。
孙舟兴看着银子不是不心动,但到底还是良知和多年读书熏陶战胜了贪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罢,既然几位老爷不愿,那孙某告辞……”
劝说不动,孙舟兴只能颓废而归。
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村民自然不甘心,最后不知道是谁提议,听说河坝村的林秀才是个能耐的,而且还是县令爷的大舅子。
于是一群人竟跑到了河坝村求助林泽。
看着眼巴巴的村民,林泽也很是头疼,田是人家地主的,人家地主涨租只要不太过分官府也管不了。
不过林家也是贫农出身,他也知道这些村民们对田租的困难,于是只能把这个烫手山芋接来试试,
“你们之前写的田租契约可还在?给我看看……”
“在的在的,我们这就回去拿,林秀才,您一定要帮我们啊,咱们就靠那几亩薄田过日子,这一下子涨租,咱们下半年可怎么过活呢,呜呜。”
虽然不知道林泽问佃田契约做什么,但村民还是一边哭一边派人回家,把契约拿过来给林泽看。
佃田契约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不过大家都陌生得很,也没什么意识,就是每次续租田地的时候要去官府按手印,平日都放在箱子底下发霉的。
但对习惯了合同办事的林泽来说,出了什么问题先翻合同是习惯。
拿到村民田租契约一看,林泽笑了,
“没事,你们那边地主暂时涨不了租的,你们这契约一次性是签的十年,现在还没有到期,还有两年,如果他们现在涨租的话,你们可以拿着契约去衙门状告……大稷律法第十册农耕第三十二条,是详细的条律记载。”
“那要是两年后涨怎么办?”
“如果他们确实要涨,那你们就趁着这两年多去开垦几亩荒地,如今青山县大部分路都修好了,山里的东西也都能运到城镇去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家人永远饿不死。”
乡下村民其实才是最富有的,只要大家愿意动脑子。
“诶,多谢林秀才,那咱们现在就回去找地主老爷说理。”
得到解决办法,山西村的村民大喜,赶紧道谢,然后又急急忙忙回村。
林泽拍拍手,关门进屋,继续逗他宝贝乖儿子。
……
当夜,省郡城衙门。
一群阅卷主考官听到汇报,叹气的叹气,摇头的摇头,还有高兴的高兴。
不过僵持好几天的解元之名,算是有了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补上!哈哈哈,勤快的我还是完成了今天的一万!么么哒宝贝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