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突袭反遭突袭(1 / 2)

加入书签

    “放!”就在一行人准备行动,祭出法器的一瞬间,一声断喝让海东升心底升起寒意,手连弩特殊的声音让每一个见识过手连弩威力的人不寒而栗,‘嗡嗡’声大作,让人头皮发麻,一行人心沉谷底,更让人心惊的是,随着第一波弩失破空的声音,飞剑、飞斧、火球、冰箭等几道道法器法术随即带来。

        海东升十几人慌忙各自催动飞剑格挡,运转灵力加持防护,祭出防御类法器

        但是,对于筑基期的修士来说,飞剑适用于远距离的进攻,而不适于近身防御。就像骑兵,没有冲刺距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一旦飞剑达到修士所能掌控的最高速,修士那就是同境界无敌的存在,金丹境下的修士身法几乎不可能躲避已经处于加速搭配顶级速度的飞剑。所以在筑基境修士之间的战斗,往往都要觅得先机,抢先出手。同时出手的战斗,一般会演化成飞剑在空中胶着游斗,那是攻防兼顾的无奈之举。

        因此,在筑基境,防御类法宝极为抢手,一是防御类法宝对材质的要求很高,远远高于飞剑的材质品质,这种材料往往被金丹境修士所控制,制作成金丹修士的法宝,到不了筑基境修士的手中。只有大的门派为比较重视的筑基境弟子提供防御类法宝,或者机缘深厚的修士能获得防御类法宝,筑基境一旦获得防御类法宝无不是若珍宝,到了金丹境反而显得鸡肋。二是,防御类法器,通常形体较大,既不方便携带,又要消耗较多材料。不过也有意外,对于体修,经常见有筑基境的体修背一面大盾,或者着厚重铠甲

        催动飞剑近身防御是人在慌乱中下意识的反应,是不可取的,飞剑近身防御回转角度大,速度不可能快,更无法与已是极速的飞剑相比,左监查使所用手连弩是督造处墨家大能制作的精钢之弩,所用弩失全是经过木属性加持,五行中风属木,所射出的弩矢不次于筑基境修士飞剑的极速。所以大多经历过筑基境战斗的修士,处于被动防御的时候,都会选择手握飞剑格挡的方式。

        当然还有极少数具有灵性的防御类法宝,自身灵智已开,自行吸纳天地间灵气。可以自行缩小放大,这些对于金丹境的修士都是宝物,几乎到不了筑基修士的手中。

        随着弩失和法器法术的突袭,周围接二连三的惨呼声响起的时候,海东升的心已沉谷底,本来组织针对这一次突袭做了充分预估,并且派遣了强大的阵容,打对方一个错手不及,将这块大陈福地彻底铲平,不留活口,为的是继续隐藏组织实力和以绝后患。不成想远远低估对方,对方的防范远超预期。调动监查使独有的手连弩让海东升立即联想到曾一春,这位修行并不甚出众的左监查使副统领,其心机之深必成组织的心腹大患。今晚如果在隐藏修为,恐怕自己也难以逃脱困境。

        思维如电石火花般,海东升大吼一声“疾!”,一面巨大的龟盾赶在第二波弩失到来之前,闪现在身前,砰砰砰三声脆响,第二波弩失的三支同时射中龟盾崩飞,耳边又响起几声惨呼,还有一记重击被龟盾挡下。

        海东升不及细想,灵力催动龟盾,龟盾发出黄色光芒,龟盾开始旋转,围绕周围数丈的范围,加速飞旋,不消片刻便为众人撑起一片防护罩。

        这副龟壳是一只万年海龟渡劫陨落所留,龟壳已受较大损伤,残留老龟灵性,算得上一件法宝。被海东升师父所得,传给了海东升,从筑基境海东升一直使用,对战筑基境修士有了坚实的防护,便已立不败之地,加之飞剑也是件宝物,往往是无往不利。筑基境便已斩杀不下十名筑基修士。

        现在海东升已是金丹初级境界,为掩人耳目隐藏实力,海东升一直表现筑基中期实力。

        在龟盾的防御下,海东升这才倒出精力检查己方的损失情况,己方已有七名筑基初期的修士陨落,还有三名修士身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还能在两波弩失幸存下来没有受伤的只有四名筑基中级修士。感受到对方弩手的位置,海东升毫不迟疑的发动金丹境才有的撼山,一脚踏下,在地下一股强有力冲击波朝弩手方位激射而去,几乎同时,十几名弩手自隐藏位置震飞丈余。这个冲击波来得太突然了,弩.弓手措不及防,被震得七晕八素,有几个下意识的扣动弩机,弩失乱射而去,其中有两支还射中的自家人。

        在海东升一个龟盾抵挡住所有人攻击,施出法术撼山的同时,低声呼道:“不要分心防御,法器全部突袭对方修士。”经过初期的慌乱之后,龟盾所围之处数件法器越过盾墙,向后方修士疾射。

        在国与国之间的军方对阵的时候,首先斩杀对方修士是共识,修士对战阵的加持能提高几成甚至数倍的战力,而修士生存几率远高于普通士兵。不是说修士对阵普通士兵死不了,筑基境的修士身体的强韧还达不到不惧刀斧弓箭的程度。在修士灵力耗光的情况下,也是免不了被杀的下场。金丹境以上的修士,身体经过淬炼后,普通刀剑就无法令其受伤了。一旦踏入金丹境,修士几乎都去追求长生的大道,世俗里的争斗已无法打动其道心。

        金丹就是世俗和修道的分水岭,也有金丹以下皆是俗人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