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节 敲打(1 / 2)
“二十天……孙老督师果然是知兵之人。”陈文昭说道,“姬大人,我军现在齐装满员,又好在人数确实不多。只要大人一声令下,现在就能够启程赶赴京师。这一路之上要是走得顺利,大概也就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李岩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陈将军固然能够带着人马立即出发,可这些人一路所用的粮食、军饷、刀剑等物,却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需要妥善考虑。”
陈文昭答道:“我们北上勤王,吃喝军饷自然是由朝廷供应,这是多少年的惯例了……”
姬庆文听这两人又要争吵起来,便赶忙居中打个圆场,说道:“朝廷自然是会供应粮草军饷的。然而我看此次行动,朝廷要聚集辽东、宣大(宣府、大同)及拱卫京师的三大营军士。这样大规模的用兵,粮草未必能够照顾周全。况且我手下这五百团练,都是自家弟兄,不忍心让他们吃朝廷发下来的那些霉变、陈旧的米面。因此我想一切辎重、粮食、军饷等等物品,还是随军一同带到北边去为好。”
这话说得周全,让李岩和陈文昭两人都不住点头。
李岩倒多长了个心眼,说道:“我军军士不过五百人,可每人都须配备两口钢刀、一面盾牌、一支狼筅、一把火枪,火枪所用的火药、子弹也要随身携带。还有,宋应星、汤若望打造的那辆火炮战车……”
陈文昭插话道:“女真骑兵精于齐射,这辆战车既能放炮、又能掩护,我一辆还嫌少,怎么能放在江南不带到京师去呢?”
李岩道:“我就是这个意思。这辆战车又重又大,漕运的船舶恐怕难以运输。要是靠人推牛拉,运到京师又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难办啊……”
这下连陈文昭都想不出主意了,只嘟哝着:“同女真骑射对阵,没有战车可不行啊……”
姬庆文灵机一动,说道:“漕船走不了,可以走海船!我们这里就是一座新建的港口,京师那边又毗邻天津大沽口,正好可以用海船将战车运到北边去!”
李岩闻言,赞道:“对,没错!郑芝龙的船现在就在港里,可以请他走一趟!而且他船坚炮利,说不定还能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哼!”姬庆文听到郑芝龙的名字,鼻孔之中冷笑了一声,“用他?他不吃里扒外,在我背后捅刀子,就算不错了!”
李岩一向以为郑芝龙乃是姬庆文的死党,却没想到姬庆文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出这样令人寒心的话来,便要询问其中的缘由。
姬庆文却不愿当众回答,将话题转开,先让李元胤连夜再回苏州跑一趟,去办几件大事:一是将苏州织造衙门的事务继续委托给宋应星和葛胜两人办理;二是打听到大海商郑芝龙的下落,将他立即传来松江府;三是再摸一下钱谦益的动向,防止他浑水摸鱼从“绛云楼”里溜了出去;四是通知河道总督张九德,让他安排一艘大漕船,随时候命准备北上勤王。
因李岩乃是自己的智囊,必须随姬庆文一道带往京城以便随时参议军务,以至于这座繁忙的码头的管理事务,竟然没了才干、德行俱全的可靠人选。思来想去,姬庆文咬咬牙,索性将这座码头,全权委托给传教士汤若望管理,除他之外,竟想不出还有别的人选……
一切都有过得去的安排之后,姬庆文便叫陈文昭将手下五百弟兄全部集结起来,将佩戴的兵器全部清点一遍,遇到损坏生锈的立即予以更换,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他又命李岩就近从码头上停靠的海船那边,购买足够的粮草补给,先堆放在码头之上,待郑芝龙回来之后,再选择海运或者漕运的方式,将这些东西送到北方去。
就这样,姬庆文忙了整整一夜,直到东方既白、红日初升之时,才将上述几件事情大抵安排妥当。
他刚要闭上眼睛稍微休憩一下,李元胤却已领着郑芝龙来到楼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