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节 发兵朝鲜(2 / 2)
只听袁崇焕说道:“朝鲜国小民弱,若是皇太极决意攻打,断然没有能有坚守的理由,一定会是大水崩沙、势如破竹,只要国朝不派兵增援,那朝鲜灭国便在旦夕之间。而朝鲜一旦灭国,或者被皇太极所全部占领,那就会成为大明辽东守军的心腹之患——皇太极拿下了朝鲜,便解决了粮食问题,同时可以利用朝鲜的地理位置,向西牵制辽东防线、向东同倭人勾结、向南又可以威胁山东,到时候朝廷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来说,出兵救援朝鲜,就是救援中国,其实是一回事。”
这几句话还真说到了姬庆文的心里,让他顿时想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于是姬庆文力排众议、下定决心,支持袁崇焕和杨展的意见,立即开始做发兵救援朝鲜的准备。
李岩的意见被驳,心里自然不高兴,不过他的气量比起寻常读书人还是要宽阔不少的,随即将心底一丝丝不快扔到了九霄云外,帮着姬庆文开始做出兵的准备。
既然是要援助朝鲜抵抗满洲八旗精锐,那出兵必然不能有所保留,必须全军出动才能有取胜的希望。因此,此次出兵朝鲜,姬庆文在江南不留下一兵一卒:两千明武军将士全去了、八十义乌矿工全去了、就连在码头里做工的一千五百多码头工人(现在已经是造船工匠和水手了)也全都去了。
这样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要穿越小半个中国,从江南驰援辽东,且不论是不能真的能够战胜皇太极,光是平安抵达已经沦陷了半壁江山的朝鲜国内,就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姬庆文打算放弃原先传统那种靠两只脚走路北上的方法,也不愿意动用
漕运总督名下的漕运用空船,而是另辟蹊径地提出可以让麾下将士就在淀山港登陆上船,并乘坐姬庆文新打造的那艘战船,从海上增援朝鲜。
中国古代素来偏重土地而轻视海洋,姬庆文想出来的海上运兵的方案,在后世人开来不过是一场安全潇洒的游轮巡航而已,可在故人开来却是标新立异、闻所未闻。
不过李岩等人也都是才智过人之士,细细一想也觉得姬庆文的主意乃是眼下最好的运兵之法——不但快速,而且省事,既能够防止明武军将士的体力在长途行军过程中有所损耗,又免除了同沿途的官员打交道的麻烦。
于是这几人当机立断,立即派人去苏州将明武军全军召集到了松江淀山港,又准备好了一切武器、弹药、粮草等后勤辎重,全员动手,开始一步步搬上那艘新打造的大船。
因此,当崇祯皇帝的旨意真正到来之时,姬庆文等人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欣然解下旨意,表示立即奉旨北上救援朝鲜,也算是在崇祯皇帝面前留下了个好印象。
…………
姬庆文乘船北上出征朝鲜之时,正是十月份的天气,大海之上西北风未起而东南风尚有余力,因此姬庆文座位下战舰乘风而行,不过两天时间就已越过千里波涛,远远望见了山东半岛。
按理说,姬庆文是可以直接北上在朝鲜登陆的,可他却选择在山东停留一下,既为了让麾下明武军将士上岸休整一下,也为了探望一下自己的拉朋友——山东巡抚孙元化。
事后证明,他这一不经意间的举动在后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大明朝廷任用孙元化做这个山东巡抚其实并不合适。
孙元化研制火枪、制造火炮上是一员好手,可在整顿本省政务上,却是个粗线条的人。崇祯五年这场大旱灾从北方席卷而来,自然也波及到了山东境内,闹得山东北部几个州府颗粒无收。要不是山东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收成不好、底子却厚,好歹也让孙元化开仓放粮,才能够勉强将局面支撑起来,好让自己可以继续埋首于火枪火炮的制造之中。
当孙元化正在自己开办的军工厂里视察之时,忽然听人来报:“巡抚大人,一艘大船正要停泊在莱州港内。小的们不知这艘船的底细,到底应当如何处置,还请大人示下……”
孙元化听了一愣,心想:大船,那来的大船?自打姬庆文把松江淀山码头重新维护一番后,绝大多数原本准备停靠在登莱港的船舶,大多决定再多航行一两天的时间,索性在淀山港码头停靠、上岸、做生意。如今的登莱海港除了官船之外,早就没了商船,又从哪里来的船?并且还是一艘规模极大的海船了。
因此孙元化听到这个情况也是颇为震惊,立即放下手里还在调整修理的一支两尺来长的枪管,扭头向过来报信的探子追问道:“你话慢些说。本官问你,船主的身份你弄清楚了吗?”
传令兵答道:“回大人,船离我们这里太远,还没看清来人的身份。不过看旗号,似乎不像是倭寇的船、更不会是满洲皇太极手下的人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