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修仙不代表不想睡觉(1 / 2)
既然已经出现了“事已至此”的情况,那便干脆实现“事已至此”的结局。
通过上一次的大胆“试一试”,最终也真的被他取得了成功,徐清河就自然不会去选择更换自己的“战术”!
不管怎么样,不论自己的战术到底如何的“粗鄙”、如何的“蠢笨”,在由“最终结果导向”指标考核的事件面前,能够取得成功的战术无疑就是最好的战术,最适合的战术。
亦是在没有其他可行战术出现之前,哪怕这就是一道“运气”成分主导的“偶然战术”,也无疑是值得第二次的尝试!
当徐清河在心中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就立即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想着“肉体增加两点”。
下一刻,使他原本颇为愉悦的心情,难免会出现一丝丝糟糕情绪的局面,就那般“自然”的浮现在他的视线之内;
灵韵:26
肉体:???/299
神魂:???/300
无事发生......若是再描述的细致一些的话,大概就是除去再次损失了两点灵韵之外,就没有出现其他的任何改变了。
很明显,这第二次的大胆尝试并没有继承,在他第一次尝试时所出现的那般好运;
而是再次出现了,如之前那般“钱花了,货没收到”的局面。
只不过在事实上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也许这种糟糕情况才是真实结果吧。
也许,好运不仅不会眷顾傻瓜,也不会三番五次的重复去眷顾一个人吧。
面对当下的这种,明显是有些出乎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局面,徐清河也不能说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毕竟,打从一开始他准备自行突破,先不去尝试求助“场外援助”的时候,就已经在他自己的心中做好了面对失败的心理预期。
只是......
人类无疑是一种颇为“奇怪”的生物,有些时候就是难免会显得极为复杂;
若是徐清河在第一次尝试突破的时候,就直接、干脆的收获一次失败;
那他大概率也不会如现下这般,在自己的心中生出些许郁闷的情绪。
毕竟是已经提前给自己打好了“预防针”,已经提前收拾好了心绪,准备好面对那也许下一刻就会出现的失败结局。
第一次嘛,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做到一发进洞呢?
面对失败的时候,不必过于担忧、不必过于害怕,再来一次又或者是下一次加油就可以了!
只是未免有些出乎他所预料的是,在之前那第一次尝试突破的时候,他居然极为幸运的成功了。
那般令他难以抑制喜悦的结局,无疑就是在他的内心之中,无声的种下了一颗可以称之为是“希望”的种子。
亦是犹如之前所言的那般,人在没有希望的时候,就自然不会产生失望。
只是一旦在哪一日的清晨,见到了当天正在缓缓升上天际的朝阳,就难免会下意识的在心中肯定:今天就该会是个晴朗的“艳阳天”无疑。
可如若那一日,真的是一整天的“艳阳高照”;
那便不会使得,在当日清晨产生那般念头的群体,后续出现任何的情绪波动。
因为那些人已经提前预料到,“艳阳天”自然就会属于是在“自己的预料之内,不足挂齿”这一范畴。
可若是“天公不作美”最后真的出现意外,那一日除去见识到,在清晨时分缓缓升起的朝阳之外,就从未再见过它任何“一面”;
是一整日出乎预料的“糟糕天气”,那自然就会使得那些群体的心中产生烦躁之意。
这“淡然”与“烦躁”的产生,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缘由。
如果真的是非要进行“刨根问底”,想要找出根本源头的话,那大概就是因为“希望”使然吧。
是清晨时分缓缓升起的那道“颇为无辜”的“光源点”,使得那时候有幸见过它的人,会下意识的自我断定今日终归会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于是就这样顺利的,于这些个群体的心中,悄无声息的种下了名为“希望”的种子。
若是那一日,真的如那些群体所预料的那般是个“艳阳天”;
那可能这颗名为“希望”的种子,根本就不会“生根”、“发芽”,也就更别再提会不会“开花”、“结果”这种事情了。
可但凡出现些许差错,哪怕是那一日的天气,只不过就是稍微的那么“多云”了一些;
大概也都会引发起,那颗无声种下的“希望”之种,经历过一次完美的“人生”。
“种子”无疑就是会正常的进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系列的步骤。
最后直至真的结出了,大概是可以称之为“失望”、“郁闷”、“烦躁”这样的“丰硕果实”吧?
之前那第一次成功的尝试,无疑就宛若是一道冉冉升起的“朝阳”。
它在不经意之间,就将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种在了丝毫未曾察觉的徐清河心底。
使得他,对自己接下来所要面对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名为“憧憬”的情绪。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无疑很骨感。
丝毫未曾发现,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已然发生转变的徐清河,就那般“怀揣希望”的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于是......他emo了......
实际所发生的场面无疑足够可以证明,虽然在清晨时分,是真的亲眼目睹了那正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
但却亦是不能代表着,那一日会百分百的是一个“艳阳天”。
没有规划、没有保障、没有底线的战术,是真的不能让人对其寄予希望。
徐清河表示自己受教了。
只不过,面对着当下这般之前曾经在秘境之中发生过的情况,徐清河依旧是内心十分苦恼。
之前自己面对这种“拿钱不干事”的现象,还能用“临近突破”这般理由去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