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次是女主哟(十八)(1 / 2)

加入书签

“安利?”

  龙岁岁扬起一边的眉毛。

  “对啊!安利是M国的品牌,卖的都是高档的东西。什么化妆品啦,日用品啦……”

  姚广厦滔滔不绝的“安利”着,浑然没有抓住自己话里的重点。

  龙岁岁打断他的话,直接问了句:“你说安利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M国啊!”

  姚广厦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龙岁岁只得更明确的提醒:“大侄子,你小姑姑我是从哪个国家出生、长大,然后回到老家的?”

  姚广厦几乎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说了句:“M国啊!”

  龙岁岁:……

  她都这般提醒了,姚广厦居然还没有听懂。

  不过,姚广厦也没有蠢到家。

  他只是被别人“成功”的案例迷花了眼,这才错把骗局当暴富密码。

  见龙岁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他怔愣过后,大脑开始重新将刚才“姑侄”俩的对话过了一遍。

  然后,他终于明白过来:小姑姑就是M国人,如果要卖安利,在M国无疑才是最优的选择。

  可她没有。

  她即便投资,也是选择回老家,买了一块荒地。

  这就像是后世的天朝人,在天朝不买东西,却巴巴的跑去国外,加了关税,买回一堆的“MADE  IN  CHINA”。

  姚广厦不是“穿越”回来的,自然不是202X年的梗。

  但,他也知道,“主场优势”的道理。

  “……小姑姑,您、您不看好安利?”

  “这不是我看不看好的问题,而是这种营销模式,本身就很容易出问题。我就问你,你觉得一瓶餐洗净几十块钱,合理吗?一块肥皂,三十块钱,合理吗?”

  姚广厦嘴唇蠕动了一下。

  他很想说,这可是M国货,而且人家的东西就是高端、有奇效。

  然而,这样的话,姚广厦自己都很难相信。

  就像是之前陈静吐槽的那般,餐洗净再好用,那也就是个刷盘子、刷碗的。

  而在人均工资才四五百的千禧年,让人们花大几十块钱,买一瓶餐洗净,基本上就不太可能。

  这样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卖出去,不是产品真的有多好,而是有返点。

  “有返点?返点也有多少之分,想要拿到最高的返点,就要购买足够金额的货物。”

  “几万块钱撒出去,换回来一个所谓‘高级经销商’的身份,然后呢?”

  “卖货?几十口的餐洗净,上千块的化妆品,你卖给谁?”

  “哦!对,还有亲戚朋友,把他们也都拉进来,成为你的下线销售员,你既能把货卖出去,还能从下线身上赚取一定的抽成!”

  “再然后呢?下线又该怎么办?还有,你的经销商身份,每年都要刷新的。业绩不够,销售额不达标,就会降级。”

  “所以,你要持续的、不断的买货、囤货,把所有的钱,都换成一堆堆的货物!”

  “然后,继续扩大你的下线……”

  而这种本身商品并不值太多钱,全靠营销返点等模式建立起的品牌,很容易翻车的。

  安利还好些,产品确实做的不错。

  就怕那些跟风的商家,产品是垃圾,全靠营销模式骗人、圈钱!

  不过,即便安利还不错,当年被“套牢”的人也不少。

  比如许多下岗职工,单位给的买断金,全都用来搞这些。

  几年折腾,钱没了,只剩下了卖不掉、用不完的货。

  龙岁岁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个年代,但学习市场营销的时候,这些都曾经是课堂上的经典案例。

  龙岁岁本身又是个奸商,她稍一研究,就能明白这种营销模式的猫腻。

  姚广厦听着龙岁岁侃侃而谈,他终于确定,自家小姑姑,确实对安利非常了解。

  她说出的有些话,他甚至都听不懂。

  但,莫名就是觉得很厉害。

  “小姑姑,你是说,卖安利不好?会赔钱?”

  龙岁岁:“……”别人或许可以,但你姚广厦肯定不行。

  不只是龙岁岁已经知道了“答案”,还有龙岁岁面对面与姚广厦相处后,对于这个人的了解——姚广厦就不适合搞投资、当老板。

  “可是,小姑姑,咱们村的这块荒地,也、也没啥潜力啊!”

  “就算改善了土质,能够种东西了,这年头,哪有靠种田发财的?”

  姚广厦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太知道种田的苦了。

  除了累,还要靠天吃饭。

  丰收了,谷贱伤农。

  欠收了,一年白干。

  辛辛苦苦一年的时间,还不如在城里打工一两个月!

  所以,这些年村里愿意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人家都往城里跑,自家小姑姑倒好,偏偏从城里,哦不,是从国外回到农村!

  又是修路,又是修坟,光捐款就甩出去了二三十万。

  如今,又弄了这么一块破荒地——

  “广厦,咱们X县可是有名的资源县啊。”

  “隔壁村都有煤矿,陈家镇亦有大大小小的煤矿十几座。”

  “你说,这块荒地,种什么都不成,会不会地下也埋着煤炭?”

  龙岁岁已经将承包手续全都办妥。

  资金方面,除了最开始从陈清华那儿借了一些,她已经成功将从河里挖出来的那一箱子金银珠宝变现。

  足足有四五百万呢,足够她后续开办资源公司,以及进行各种生产、管理、经营等项目。

  还有陈清华,也稍稍展现出了“地头蛇”的能量。

  承包手续等,正是有他帮忙,才会办理得格外快捷、“安全”。

  也就是说,即便现在就挖出了煤,也不会有人跑来“抢果子”。

  一来,姚家村不会这么没皮没脸。

  二来,有陈清华帮忙弄的一大摞的手续,可谓毫无漏洞。

  三来,龙岁岁也不是吃素的,若是真有前两项都不管用的情况,她一个“神龙摆尾”,就能把矿脉抽到自己想要的地方!

  所以,此刻,龙岁岁没有再隐瞒,开始稍稍向姚广厦透露了一些。

  “煤矿?”

  “小姑姑,你是说,这块荒地下面,可能是、是煤矿?”

  如果真是这样,那、那可就发达了啊。

  姚广厦之所以选择安利、保健品,没有选择承包小煤窑,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没钱,没人脉,他也是望“煤”兴叹。

  本就是X县的人,哪里会不知道挖煤能赚钱?

  可惜啊,承包小煤窑的资金,他根本就凑不齐。

  另外,做煤炭生意,也不只是要有钱,还要有人、有关系。

  这门生意的水,深着呢。

  就像是龙岁岁提到的隔壁村子,也跟姚家村一样,是个宗族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