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改革开放步子太大陷入困境(2 / 2)

加入书签

  国内的物价就像坐上了飞机,一下子就起飞了!

  根据吴振的调查,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因为经济过热、投资消费需求旺盛,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量快速增加,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

  到了80年代末期货币存量高达到亿元。

  这些新增货币大部分以现金形式存在,实际进入生产流程领域的数量相对较少,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全口径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比例高达1/4,而且全部财政支出有1/5竟然没有实际收入与之相对应,简单来说,这些钱都来路不明。

  为了整治高通货膨胀而不得不开始紧缩性调控,然后,随着存款、贷款利率相继提高,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批发商和零售商延期给生产企业付款,导致占压了生产资金;而生产企业也依样画葫芦,占压上游零部件企业生产资金;最终导致连锁负债,并且成为了全国的普遍现象。

  领导问吴振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吴振又能有什么好办法,他又没权没势的,也只有调查和建议权而已。

  无奈之下,吴振也就只能提出开源节流的权宜之计。

  开源就是:

  面对困境,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以至于整个国民经济都不得不由此前的主要靠内需拉动增长,转而对外向型经济,对外贸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节流就是:

  减少地方政府部门、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品的维持费用和乡村公共投入。

  当然,这么做以后,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开支自然而然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的负担大幅度增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