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首都之行(1 / 2)
叶采薇身体恢复的很好,她自己每天都坚持跑步,一个多月下来,体重慢慢的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
我看她情绪仍然不是很高,就提议带她出去玩一圈,散散心。
她没有犹豫,说要去北京,看看长城,然后再去大草原骑马。
至于儿子,她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反正一直都是岳母和母亲在带,还有姨妈和雪梅表姐也在照顾。
她现在是个病人,大家都对她百般呵护,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我把公司的事情交代给陈美美和曹可馨,就带叶采薇出发了。
也许是离开了儿子的缘故,叶采薇的心情变的轻松起来,坐在飞机上,兴奋的和我说着她的计划。
“我要到北京的胡同走一走,坐一坐黄包车,吃一碗豆汁,再去全聚德吃烤鸭,玩两天以后再去爬长城。”
看着她如此开心,我也觉得应该带她出去走走,这对她的抑郁症可能有帮助。
六月的北京城已经有些燥热了,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叶采薇游玩的心情。
在王府饭店办完入住手续,她顾不得休息,就拉我去南锣鼓巷胡同。
这是个安静的夏日下午,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光洒落在地上,胡同里有些老人拿着蒲扇,坐在板凳上,悠闲的聊着天,猫儿乖巧的爬在门口的门槛上睡着懒觉,丝毫不理会旁边小狗的打扰。
我拉着叶采薇的手,走在这宁静的胡同里,欣赏着这些别具特色的老建筑。
路过一个店铺,里面卖着各种精美的扇子,叶采薇选了一把精美的小折扇,配着她一身白色长裙,特别的恬静婉约。
似乎又回到了初恋时候,我看着她光洁白皙的脸庞,心里一阵爱意涌现。
“你干嘛直勾勾的看着我?”叶采薇用扇子轻轻敲打着我的头,笑嘻嘻的说。
“大宝,你和刚认识你的那时候一样美。”我温柔的说。
“怀孕的时候我很丑,是吧?”叶采薇皱起了眉头。
“不一样,各有各的美。”我赶紧圆谎。
“这里有家铜锅涮肉,我饿了,去吃涮羊肉吧。”叶采薇看到对面有家涮羊肉,便走了过去。
店面装修的古色古香,是在一个四合院里开的,虽然是下午2点多了,还有一些客人在里面就餐。
“两位里面请…”店小二肩膀上搭着白毛巾,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拉着长音,和电视剧里老北京饭馆里的伙计一模一样的招呼。
叶采薇扑哧一笑:“感觉像是在电视剧里一样…北京话真好听。”
坐下来,点了两盘羊肉片,几个素菜,静静的等着铜锅里水开。
我不吃羊肉,闻不得腥膻的味道,就让伙计到对面的炸酱面馆帮我要一碗炸酱面来吃。
伙计四十多岁,很是热情,送来面后,铜锅里咕嘟咕嘟的水开了。
“大哥,吃这涮羊肉有什么讲究吗?”叶采薇问。
“没啥讲究,把羊肉倒进锅里,煮一会就可以吃了。给您打的蘸料是韭菜花加麻酱,旁边有辣椒油,您喜欢吃辣就加一点。以前大家伙都没有钱,请人吃刷羊肉穷讲究,一卷羊肉片还要怎么烫,还不是舍不得多点肉罢了。现在大家都有钱,大口的吃肉吧,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您说是不?”伙计笑眯眯的说。
叶采薇被他的话逗乐了,我端起盘子,拨了一些羊肉进去。
叶采薇捞起肉,放到蘸料碗里滚了滚,开心的吃了起来。
“味道很好,没有膻味,可惜你不吃。”叶采薇遗憾的说。
我吃着炸酱面,摇了摇头:“还是老北京炸酱面适合我。”
吃完饭,我们俩继续闲逛,有个四合院门开着,旁边有棵大槐树,蔽日遮天,就像一个大凉亭一样。树下坐着一个老大爷,须发皆白,穿着白背心,大短裤,摇着蒲扇,旁边的小方桌上摆着一个茶壶,正悠闲的喝着茶。
“大爷,喝茶呢。”我看他慈眉善目的,就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茉莉花茶,张一元的,坐下来喝口?”大爷笑眯眯的说。
“方便不?不打扰您休息吧。”我笑着说。
“嘿,有啥打扰的,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拿板凳。”大爷站起身来进了院子,不多时就提着两个小马扎出来了。
我和叶采薇也不客套,接过马扎坐了下来。
门口这棵大槐树真是舒服,坐在树荫下,喝一口喷香的茉莉花茶,真是一种享受。
“好茶,张一元的茉莉花茶就是讲究。”我笑着说。
“哈哈,我喝了一辈子茉莉花茶了,咱们老北京人就好这一口。”大爷听到我夸奖茶好,很是开心。
“大爷贵姓?今年高寿?您这四合院是祖上传下来的吧。”我笑着说。
“免贵姓富,富贵的富,今年七十啦,这宅子呀是老宅,住了上百年了。”富大爷笑眯眯的说。
“您老在旗?祖上是宗室的吧?”我听了很是感兴趣,在北京,很多姓富的都是清代的旗人富察氏的后代。
“嗬,小伙子,你行呀,还懂这个。我家祖上是镶黄旗旗的,富察氏,乾隆爷的皇后就是我们家族的。”富大爷笑着说。
“那您老祖上也是天潢贵胄了,一代名将傅恒和福康安都是你们家族的了。”我听了也是很吃惊,没想到这老爷子祖上还阔过。
“同宗,但我不是他们那一支的,人家是军机大臣,那福康安还封了郡王呢,不得了和人家没法比,我们祖上最大的官才是二等虾。”富大爷摆了摆手。
“大爷,什么是二等虾呀?”叶采薇好奇的问。
大爷呵呵一笑,指着我说:“小伙子应该知道。”
叶采薇看了看我:“你知道?”
“我说的不一定对,大爷。二等虾就是皇帝身边二等侍卫,正四品,满语虾的意思是奴仆,又因为这些侍卫见了皇帝弯腰行礼,像虾一样,因此就叫二等虾。”
二月河先生写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小说中多有这样的描述,因此我知道这个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