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可不打算私了(2 / 2)
有人心里受不住,转身去请自家主子定夺。
有一就有二,不一会儿堵在玲珑阁门口的人就撤了不少,然后就看见有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离开。当然也有性格执拗的,非要找玲珑阁要说法。
此刻,停在街边的一辆朴素的马车外,一名穿着灰色衣裙的老妈子站在马车旁边。
“夫人,玲珑阁的人说咱们的东西不是他们铺子的,已经报了案,说是请县太爷来处理此事。”
“此事本就该报案。”
马车里传出一阵温润轻柔的声音,好听得让人以为是个软性子的泥人。
“可是……”老妈子拧着眉,迟疑了一会儿,道:“若是报了案,咱们和那些留下来的都得去县衙,若是传出去,只怕会坏了咱们老爷的名声。”
“哼,也就一些无聊的长舌妇喜欢乱嚼舌根,县衙是沉冤昭雪之地,女子怎就进不得了。”
老妇人也知自家主子平日里也是特立独行惯了,知道劝不住也就不再作声。
“对了,你去告诉玲珑阁的姑娘咱们的簪子在何处买的。”
“是!”
老妇人应下,转身回到玲珑阁门口。
马车里,坐着一位眉目清冷,姿容端庄的美妇人。
此人乃是岳麓书院院长的夫人,也就是沈清欢三叔沈烨的师母。
姓郑,单名一个婉字,因岳麓书院院长姓岳,认识的人都会尊称她一声岳夫人。
前些日子,丈夫送了一支她心心念念惦记许久的缠花发簪。
那时候缠花发簪在镇上很紧俏,她每次去买都完美错过。
生辰那日看见丈夫送给自己的缠花发簪,她又惊又喜。
过后,她也从丈夫口中才知道风靡整个常乐镇的缠花发簪,竟出自他的学生沈烨的侄女沈清欢之手,还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后来跟几个交好的妇人上街,瞧见有人卖缠花发簪,虽然款式不如丈夫送给自己的精致端庄,但到底还算新颖,她便跟着买了两支。
不曾想才戴了一回,便松松垮垮成了一团乱麻。
为此她特意去找小贩,结果原先卖缠花的小贩人却不见了。
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整个常乐镇卖缠花发簪的只有玲珑阁。
而且,卖缠花的时候,那小贩也说自己的东西是从玲珑阁里出来的,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玲珑阁修补。
如今看来,小贩说的是假话。
彼时,县令苏晋也带着几个捕快浩浩荡荡赶来,瞧见沈清欢,苏晋微不可见的皱了下眉,随后又恢复如常。
沈清欢瞧见他,也只是客气的点了点头,跟着许江远他们一起欠身见礼。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许老板请起!”
苏晋上前亲自将许江远搀扶起来,随后又看着许青莲和沈清欢两人,“你们也起来吧!”
“多谢大人!”
苏晋看着外头那些丫鬟婆子,问道:“听贵铺子的伙计说,有人用假冒玲珑阁的名声卖一些劣质的缠花发簪,许老爷可有证据?”
“自然是有的!”许江远瞥了一眼掌柜的。
掌柜的会意,立即取了一支摆在柜台后面的发簪递给苏晋。
“大人,请过目!”
他又将自己手里的残次品一并递过去。
两者放在一块比较,高低立见,饶是看不懂这些女儿家用的东西的苏晋,也看得出两支缠花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
他微微皱起眉,看着许江远:“许老板,若我没有记错,整个常乐镇只有你的玲珑阁卖缠花。”
县衙的档案房里还放着契书。
“错!”
沈清欢上前,望着身穿官服,比自己还要高许多的苏晋,丝毫不惧道:“是整个常乐镇只有玲珑阁卖我做的缠花。”
“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其他地方也有人卖缠花?
这手艺,难道不是她一个人会?
苏晋不由得勾起嘴角,想到卫蘅离开时,为了这丫头还特意跑了一趟衙门。
没想到她还挺有意思的,在她眼睛里,竟然没有看到半分惧怕。
“这缠花发簪看着很繁琐,但并非旁人琢磨不来,不难保证没有人动了心思。自己琢磨出来,然后打着玲珑阁的名声对外售卖。
外头那些都是要说去官府讨公道,还请大人将那些人带去府衙,问问他们到底是不是在玲珑阁买的。”
苏晋清然一笑,想到卫蘅的嘱托,转头望着身后的捕快吩咐道:“来人,将外头那些丫鬟婆子带去府衙,去将他们的主子请到县衙。”
“是!”
捕快冷声应下,手臂一扬,带着手底下的人走到玲珑阁门口。
苏晋看着沈清欢,指尖的缠花来回转动。
“沈姑娘,但愿你不会让本官失望!”
沈清欢直视着苏晋,从容淡定:“苏大人放心,民女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好!”
苏晋点了点头,随后捕快上前禀报:“大人,人已经全部带去县衙了。”
“嗯!”
苏晋点头,道:“你们先去,震慑一番,让他们说实话,本官稍后就来!”
“是!”捕快应声后立刻跟上已经离开的捕快。
作为被告,沈清欢和许江远也要走一趟衙门。
而此时,沈烨师母身边的老妈子也已经走进玲珑阁,看着正打算离开的许江远他们,而后侧身朝着苏晋福了福身。
“民妇见过县令大人!”
“请起!”
苏晋见老妈子举止有礼,是个有教养的,倒也十分客气,问道:“您找本官可是有事?”
“大人!”老妈子点了点头,沉声道:“民妇的夫人也买过缠花簪子,夫人让民妇告诉大人,她手里的缠花发簪是在北街集市一个小摊贩手中买的。
当初买的时候,小摊贩曾说过他手里的发簪出自玲珑阁,有问题可以来玲珑阁找。方才民妇看过其他人手中的发簪,与民妇夫人所买别无二样,想来大家都是上了小摊贩的当。”
原本,沈清欢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让那些买了假货的人说实话。
眼下忽然有人站出来说明真实情况,顿时觉得自己的那些准备成了无用武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