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重文轻武?(2 / 2)
要知道,平日里这些大臣们见到皇帝并不需要下跪行礼,但此时此刻,他们深知自己犯下大错,心中充满恐惧和不安,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官家的敬畏之情,只期望能够得到官家的从轻发落。
赵曦见此勾了勾唇角,直到看到自己的老师——范仲淹,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这才赶紧将笑意压下,肃着一张脸站在皇帝的下首。
“方才没有动手的大臣,且先起身,至于其他的还是多跪一会儿醒醒脑 。”
视线一转,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立马换了表情,温和的问道:“太子,今日朕本想为你定下太子妃,没想到这些臣子却在垂拱殿打了起来。这是因你而起,你来说一说朕应该如何处罚他们。”
“回禀官家,儿臣以为,如何选太子妃,选谁做太子妃,都是我们皇家的家事,哪怕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这也不应该将后宫的事情搬到前朝来说。”
“因此儿臣以为,这选谁做太子妃,只需要您决定就好,毕竟自古以来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又侧身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一众文武,眼底浮上丝丝寒光“孤作为太子,就算自己选不得太子妃,可孤的父亲还在呢,怎么,你们就想为孤代行父权了吗?”
除了以范仲淹和狄青为首的朝中的肱股之臣外,方才争吵得最为激烈的几位文臣和勋贵,包括曹国舅,此刻一听到太子犀利的言语,顿时面白如纸,身子摊下去的那一刻,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反应过来太子之言的意思,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一边叩着头爬扶在地上,一边惶恐地高呼道:“陛下明见,太子殿下明见!微臣万万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啊!”
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让人不禁为之侧目,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无措,似乎生怕太子会因为他们之前的言行而降罪,也似乎想用这种方式逼迫太子。
然而,面对这一众惊恐失态到有些夸张的臣子,在那里似求饶似逼迫的行为和言语,太子却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他的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早已看透了他们光鲜亮丽掩盖下的不堪。
赵祯沉默许久后,终于缓缓开口说道:“太子啊!今日之事皆由你的婚姻大事引起,如今这群无法无天之人闹到如此地步,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置呢?”
他的声音平静而深沉,带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威严,可能是因为后继有人有了底气,赵祯自打太子立住后,在朝堂上一改从前的被动,慢慢变得强势起来。
赵曦听闻自家父亲所言,陷入了深思之中,他低头凝视着地面,手中的笏板掉在地上了,也没有察觉,仿佛在思考到底如何解决这事儿。
底下跪着的那群相公们,起初虽然脸上露出惶恐之色,但内心其实还十分镇定。他们深知当今官家性格仁慈软弱,此番举动不过是给太子立威做做样子而已。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相公们,渐渐开始心慌起来。
原本伪装出来的惶恐,此刻渐渐转化成了真实的恐惧,就连那些平日里在官家面前,总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相公们,面对这位初次展现锋芒的皇太子,心中也不禁升起一丝难以捉摸的不安。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官家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可谓是纵容无比,甚至可以说是溺爱到了极点。
可以说如今宫中说一不二的,不是宠冠后宫的张贵妃,更不是连贤名都维持不住的曹皇后,而是这位还未束发的太子殿下。
可以说,只要太子殿下提出要求,官家哪怕是摘星揽月也要尽力满足。
想到这里,相公们之前故作惶恐的神情此刻变得越发真切起来,生怕自己会成为太子怒火下的牺牲品,成为太子殿下初入朝堂时的立威工具。
看着朝堂上,一众臣子的态度转变,赵曦赞赏的看了一眼狄青,狄青感受到了赵曦的注视,他微微颔首,表示回应。
眼见着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曦这才慢条斯理的整理了衣袖,动作慵懒而优雅,满意的看着相公们随着自己的动作,开始不安起来,这才道:
“我们大宋是有刑不上大夫,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可尔等算不算得上士大夫,有没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士大夫,可不是看区区的功名和官职,而是看你们是否忠于我大宋,眼中是否上有官家,下有黎庶,尔等可知。”
赵曦的话音刚落,包括大相公们在内的一众文武,第一次开始真正的正视赵曦这个皇太子,明白了以后朝堂的风向。
之前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宗室,从这一刻起,再也不敢将算盘打在明面上,为赵曦后续的征战和变法减少了不小的阻碍。
“至于之前你们讨论的太子妃的人选,官家早已有了决断,尔等日后不可再妄言。若以后精力过剩,不妨好好的想一想,如何解决我大宋日益严重的三冗问题,如何能早日收复燕云十六州!”
“吾等谨记太子殿下教诲,定当为我大宋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祯看着儿子在下面大发神威,满意的直点头,就差说出那句:“吾儿有大帝之资。”
“英国公、狄青,大宋立国近百年了,燕云十六州如今却还在辽人的手中,每年甚至还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买和平,尔等武将安枕否?”
英国公和狄青一听太子的训斥,激动的赶紧应到:“太子殿下请放心,吾等武将以及满朝勋贵,一直以来都在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准备,如今只要陛下和太子一声令下,吾等莫敢不从。”
文官们一听太子的话,还哪里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即就想上奏反驳。
哪知他们刚想动,腿上的疼痛就立马点醒了他们,如今的他们还只是待罪之身,若现在就去反驳太子的意思,可能今天连垂拱殿的门都出不去。
于是纷纷偃旗息鼓,有个别一两个头铁的,不出众人所料的,被太子殿下拿出来立了威。
一时间朝堂的风向,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生了转变,而满朝文武从这一刻起,在心里真正的认可了赵曦这个皇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