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1 / 2)
1.
烟雨蒙蒙,行人匆匆。
吕大娘子举着素色的油纸伞在雨中穿行。她的身后背着药篓,面上有几分急切。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吕娘子回首看去,一位身穿盔甲的郎君骑在马上,匆匆行过。马蹄溅起水花,吕大娘子抬手去挡,避开了脸,却打湿衣衫。
“呀……”
马上的人回首,见吕大娘子形容狼狈,勒住缰绳,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子,扔进了吕娘子的怀里。
“娘子,小人有要事在身,急着赶路。不小心污了你的衣衫,还请见谅!”
油纸伞缓缓抬起,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
吕娘子抬手将银子扔了回去:“郎君且去吧!我这衣衫洗洗便好,不碍事的。”
“小人姓冯,敢问娘子大名。若有机会再见,定当向娘子赔罪。”
吕娘子笑着应道:“不必了,我并未放在心上。”
冯郎君拱手行了一礼,打马而去。
路的那头,出现一位穿着蓑衣的小娘子,看到吕大娘子回来,高兴的挥舞着手,喊道:“姐姐我寻到了佛手参。”
“真的?”吕大娘子面带笑意,举着油纸伞匆匆向前方奔去:“妹妹,你在哪儿寻到的药?有了这味药,医馆的那几位病患便有救了。”
吕二娘子,兴高采烈的说:“姐姐,你上次救的那位老夫人,是仪王府的王妃娘娘。她知道咱们在寻这味药,特意派人送来的。”
吕大娘子狐疑的问道:“哪位老夫人?”
“就是你在城外救的那位老夫人,她背过气去了,别人都当她死了。幸好姐姐你施针,将她救了回来。”
“她竟然是王妃娘娘?怪不得衣着如此华贵。”
“姐姐,你买到麻黄和牛蒡了吗?”
“嗯,城外的李婆婆炮制了一些……”
2.
姐妹两个相携而去,凑在小食肆外躲雨的百姓,伸着脖子望了许久。
“吕郎中可真有福气,生了这么一对姐妹花。这吕大娘子当得起国色天香四个字,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哪家郎君?”
“有什么好羡慕的?那吕郎中只得了两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我看吕家的杏林堂开不了多久了。”
小食肆里坐位老太太,闻言不悦的说:“那吕家大娘子深得其父真传,有一手好医术。将来这杏林堂,是要传给吕大娘子的。”
“吕家二娘子也是不差的,虽不像姐姐那样有天分,却是个憨厚实在的性子。我见过她炮制药材,比老大夫制出来的药材都要好。”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没少受吕郎中的恩惠。怎么能在背后这么编排人呢?”
小二端了一碗羊杂汤过来,放到老太太面前,笑着搭话:“冯老太太,我听说您家九郎君进了禁卫军了?”
冯老太太点了点头,小儿子争气,进了禁卫军,对她们这种小门小户来说,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我家九郎也是沾了忠王府世子的光,他是世子的伴读,世子进了禁卫军,他就跟着去了。”
小二两声的笑意又浓了几分,吹捧道:“冯老太太,您家莫不是同冯掌柜有旧?我们这食肆虽然小,确是珍馐阁的分号。
我家东家正是忠王府的世子。我听李掌柜说过,从前老王妃手底下有位冯掌柜,做生意是把好手,深得老王妃的信任。”
冯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冯老太太低头细细回忆了一番,应道:“你说的那位冯掌柜,是我家官人的祖父,九郎的曾祖。”
“巧了!”小二乐呵呵的说:“冯老太太,您时常过来用膳,咱们见了真多次面,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哈哈哈……”冯老太太笑了几声,转而又发起了愁,开口说:“我家九郎样样都好,就是这婚事让我着急。眼瞅着他都二十了,还不曾定下亲事。”
李掌柜噼里啪啦打着算盘,闻言抬起了头,调侃道:“冯老太太,莫不是你家九郎君眼光太高,看不上寻常的娘子?”
冯老太太喝了一口羊杂汤,低声应道:“那道不是,这孩子倒不是那一心攀高枝的,他总说缘分未到。”
“缘分未到?”李掌柜思忖了片刻,笑着说道:“冯老太太,我给您支个招。您呀,回去寻位容貌出众的娘子,我就不信你家九郎不动心!”
“容貌出众的小娘子?”
冯老太太低喃了几句,眼前闪过吕家大娘子那张堪称绝色的脸庞,心思一动,要不试试?
3.
夏日的雨来的又凶又急,吕大娘子穿着蓑衣钻进了小巷,抬头看到冯府的牌匾,拾级而上,敲响了大门。
冯九郎守在母亲床前,担忧的问道:“母亲,您再忍忍,吕大夫马上就到。”
冯老太太捂着额头,装出难受的样子,有气无力的说:“九郎,你出去看看吕大夫到了没有?我实在是头痛难忍……”
吕大娘子脱下蓑衣,胡乱在脸上擦了几把,跟在女使身后进了门。
冯九郎止住脚步,看到吕大娘子有些错愕,拱手行了一礼,扭脸看向一旁。吕大娘子低头看去,慌忙抱住了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