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华夏都城(2 / 2)
吴成一行人并没有联系到部落首领,所以只能在这一带停留。他们在民宅的空地变成两套屋。
这些邻居把这事传扬出去后,大家一下子把吴成当成神仙来供奉。
吴成等人的名声一下子传到了丹陶的耳中,想接见他们。
吴成自然欣然接受,来到丹陶的宫中。吴成一看丹陶就是魁梧挺拔的大汉,十分恭敬地迎接他们。
丹陶问吴成:“大仙驾到,不知有何赐教?“
吴成笑道:“赐教谈不上,只是希望君上可以与东夷族议和,才能化解两种积下的恩怨。”
丹陶见吴成的面色里透露出一股正气,心想这位仙人来助他一臂之力,自然不敢直言反驳,便说:“其实寡人未必不想和,只是两族之间冲突日益频繁,假若我华夏部落放弃抵抗,必然是东夷族囚牢里的俘虏。”
吴成听后大笑道:“此事,你不必多虑,我会找东夷族首领商议此事。倘若我谈不成此事,你们再起争夺,我自然不再过问。”
丹陶见吴成如此镇定,再看他身边的四人多少有些非凡之气,尤其是敖松给他一股摄人心魄的威严。
丹陶自身常年居于高位,只是在神明面前,才会表现出一股敬意,如今看到了敖松,无形之中慑服于他的威严。
丹陶想来他们自然敢提出这番见解,又愿意前往东夷都城商议议和,这种成败无损的事情,自然不会反对。
丹陶对吴成说:“大仙,此事不如交予你们办理。”
吴成得到对方肯定,自然愿意接下重任。丹陶令侍卫把他的敕信交给吴成,然后拿出自己常年征战的宝剑拿给吴成当做信物,以显示华夏族的求和诚意。
其实四人都不知道吴成为什么愿意趟浑水,毕竟这事与他们并没有太多关系。
邓翃华心里其实已经不在意是否可以回到现实世界,这里的变幻场景值得他在这里聊度残生。
邓翃华自身所修的巫术,其实一点也不行,而且他对巴蜀古文明没有什么了解,多少有些放弃的感觉。
这种低落的情绪,让吴成觉察到了。
吴成也没有直接好言相劝,而是慢慢地在适当时机下帮他找回归属感。
吴成等人回到房屋安顿一夜,待到明日启程赶赴东夷都城。
吴成一直在思量如何劝服东夷部落首领。这些年,两族之间争斗,使得双方百姓十分敌视,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怨气。假若他不能劝服双方,双方的战争激烈程度会更甚以往。
吴成在邓翃华的屋外喊道:“邓翃华,我们出去走一走吧。”
邓翃华听到了叫唤,马上走出来,问:“吴成,你怎么了?”
吴成把自己忧虑说出来:“之前,我一时急于化解百姓苦难,提议两族和议,可是双方百姓未必能接受我的提议。”
邓翃华马上安慰道:“现在还有些时间,我们可以想一想对策。古代君王对外策略一直是议和为主,在不能议和之后,在不得已情况下才会武力讨伐。”
吴成想了一想,接着便说:“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和亲就可以解决的,如今大问题还是生产力过低,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假如我们要化解这场危机必须帮助双方提高生产力,这样他们就不会产生纠纷。”
吴成在不经之间找到了对策,在离开学堂的时候,墨家工匠把墨子的器械技艺倾囊相授。
吴成把自己想法告诉邓翃华:“不如我们在这里改革他们的生产工具,这样他们就有开垦土地的能力,而且他们可以更好发挥人力。”
邓翃华便问:“这样会改变这里的历史吗?”
吴成笑着说:“不必担心,这里只是意识世界,不存在真实的史实,更多是历史的仿拟而已。我在这里得到这里时空百姓支持,我们的念力会得到大大提升。不论现实世界的支持,还是意识世界的支持,都可以提升我们的念力。我们的日后修行会更加容易。”
邓翃华略带讥笑地说:“你是不是还要他们帮你建庙设塑像呢?”
吴成坦然说:“正有此意,这样我们几个人可以具有更强声望,也可以在这里推行我们的文化理念,这样可以再度增强华夏文化的实力。
其实中国人的神灵是全世界最简单的,也是最平易近人的,聪明而正直便谓之神。
中国人的神大多是人变得,山神其实守山守得好的官吏。
中国神明多数就是有人便是神。中国神大多数死后封神,一开始太公望封了第一批神。之后不少民间信仰推选了一批优秀的神明。”
邓翃华听到这番话感觉自己大长见识,自幼没怎么看到中国本土的童话,大多数看西方童话长大,对中国文化里的一些概念十分陌生。
其实这些中国的老观念在当今世人基本上失传,才会产生一大堆无知的批判。
邓翃华的内心突然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对巴蜀古文明产生一些使命感,毕竟他们代表着巴蜀,假若不能把巴蜀核心理念提炼出来,介绍给世界那么世界会被消失掉了很多珍贵的观念。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具备他缺失的一面。每个民族想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必然紧跟时代,但不意味着要放弃自身的本土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