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滂沱(上)(1 / 2)

加入书签

赵凌云跋山涉水,终于来到西南蜀郡之时,广元王周瞻早已将从庐阳带来的一行人安顿妥当。

  西楚孝钦帝搬进蜀郡锦城行宫已经半月有余,天府之国,物产丰饶,人杰地灵,从来不缺声色犬马,前有老君山这道天然屏障,后有西南军的强兵守卫,蜀郡城防可谓固若金汤。

  西楚孝钦帝似乎很快就把“庐阳之耻”抛在了脑后。

  行宫中当差的内宦有传言说,孝钦帝经常会在饮酒酩酊之际,笑叹:“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庐阳矣!”

  这话被传到了前朝,薛真卿之父西楚太常薛照临只觉胸中多日淤积的血气忽然汹涌翻腾,当朝生生喷出一口老血,被其他同朝官员七手八脚地抬了下去。

  孝钦帝自然没有看到这一幕,今天是他临时钦定的众多“休沐日”的其中之一而已。

  太常薛照临病势汹汹,下不了床榻,他扪心自问,为着这样的皇上,抛却家财背井离乡,山迢迢路遥遥地跟随到这儿,三个儿女至今下落不明,七旬老母一路劳顿身体也已是大不好,眼见未必熬得过这个夏天……

  值不值?!

  悔不悔?!

  晋王赵凌云大婚那日,他薛照临本可以和太尉陈祁一样,向大燕皇帝慕容煜投诚跪拜,这一拜就能拜出个阖家平安、高官厚禄、锦绣富贵。

  可是,他选择了西楚这个摇摇欲坠风雨飘摇的小朝廷,全为了成全心中“忠义”二字。

  薛照临他们西楚崇治年间的这代人,文人入仕武夫从戎,想的都是,“文死谏武死战,碧血丹心肝脑涂地”。

  他们的下一世代,西楚晋元年间的读书人拜官入朝,亦都以他们为榜样——“不做惊才风逸、慷慨激昂的章太傅;便为四亭八当、稳若磐石的薛太常”。

  他薛照临虽然在庙堂之上谨慎求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但在关键一刻,还是挺身站在了西楚这边。

  而今,他却在孝钦帝那句“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庐阳矣!”里头,听见了西楚江山乾坤破碎、大厦轰然倾塌的声音……坍塌的废墟之下掩埋着他的儿女、家园、理想、还有终生的抱负……不禁在病榻之上老泪纵横,濡湿须发。

  窗外,初夏的一场疾雨嘈嘈切切。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季节刚过,蜀郡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一连数日,雨势分毫不见减弱。

  赵凌云骑着乌獬豸,立于蜀郡城门外,一人一马淋在雨里,衣冠尽湿,好不狼狈。

  亮明西楚晋王的身份后,守城将士却迟迟没有为他开门,只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