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才子(1 / 2)

加入书签

梧桐催老,细雨飘飘。

  翌日,文嘉帝赵凌云似乎仍旧余怒难消,嫌昨天早朝上对乔洛霖定下的刑罚尚不够平息他的心头之愤,于是,又将“韶安殿前褫衣廷杖三十”改成了“泰华门外褫衣廷杖三十”。

  泰华门是锦华宫的南宫门,出了泰华门便是锦华宫外的一处宽阔广场,白日里不禁百姓来往。所以,乔洛霖的行刑日,西楚百姓只要愿意,都可来此围观国子监乔博士被扒光衣服挨板子受刑。

  乔洛霖是何许神仙人物啊!!

  当年,西楚庐阳旧都初次赶考,“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乔洛霖虽然落榜了,但他笔走倾怀的诗词歌赋却在秦楼楚馆、茶坊酒肆间被传唱了起来。才情震世,俨然一个“白衣卿相”。

  那一年,少年的意气风发虽然在皇榜前被碾得七零八落,但他依旧心怀入仕之心,愿博得功名为社稷效命。

  沉沦几月,借几盏风月酒,消心头功名愁。

  在把酒张狂时留下的诗词文章,被传唱于大街小巷之后,意气书生乔洛霖,他的酒醒了……

  青年乔洛霖重拾起“考取功名经世治国”的理想,不再消沉,便深藏了烟花阡陌间的功与名,又去埋头苦读、寻访名师去了。最终,他虽未能拜入章载道章太傅门下,却能让薛照临薛太常对他青眼有加。

  三年后终于高中,步入朝堂,供职于国子监。成为了章太傅的属下。

  章载道是鸿儒,他的文章讲的多是正道大义,行文磅礴大气,是崖岸高峻的道德规章。

  相较之下,乔洛霖则多把笔端从达官显贵的峻台高阁,伸入到平民百姓的市井阡陌,铺叙展衍肆意渲染,叙事抒情淋漓尽致,形成了当时雅俗共赏别具一格的文风。

  如果说,章太傅的文章颂于庙堂,那么乔博士的则是传遍民间。

  若章载道是文人心中的神,那乔洛霖便是学子眼中的仙。永远那般丰神俊逸,永远那般超凡脱俗。

  乔洛霖这般神仙似的人物,如今却被文嘉帝一道圣旨生生打入凡尘,还要被摁在腌臜污泥里狠狠踩上几脚……

  有人为他愤愤不平,但更多的是好奇窥探。

  褫衣廷杖行刑之日,广元王周瞻坐于临时搭建的刑场东侧高台之上督刑,泰华门外的广场上水泄不通,围满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群。

  包了铁皮的庭杖,一板子下去便是皮开肉绽,十余下筋断骨裂,二十下的时候,乔洛霖已经昏死了过去。人群中有人侧首掩目不忍再看。

  乔洛霖一介文弱书生如何熬得过这三十下褫衣廷杖?

  连人群里,原本对国子监博士无甚感情,只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来的白丁,也忍不住为他捏了把汗。

  当庭杖在乔洛霖光裸的身上落下第二十七下之时,文嘉帝赵凌云身边的闻喜公公,一路提着袍子,匆匆疾跑过来传旨。他跑得气喘吁吁,高举杏黄卷轴,胸口剧烈起伏着,大喊道:

  “棍下留人!皇上有旨。”

  闻喜公公是最近才被提拔到赵凌云身边伺候的内宦。当然也是通过广元王精挑细选后送进锦华宫中的眼线。

  广元王周瞻连同掌刑的禁军立即跪倒在地上,俯首听旨。

  “圣上手谕在此,众人听旨!”闻喜公公展开文嘉帝的手谕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子监博士乔洛霖食君俸禄却亏礼废节、无人臣之礼,所谓大不敬,依律当斩。”

  “孤念尔一时张狂书生意气,恕尔大不敬之罪,免尔死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