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摘星(1 / 2)

加入书签

这日散席,归府途中,薛真卿又被六王爷慕容烨手下的黑衣人请去了城郊钓鱼台。

  奉秦王之命盯梢薛真卿的丁聪,他的身手在黑衣人之下,被对方觉察了行迹,在郊野小路上被黑衣人七拐八绕了一番就被甩脱了。

  丁聪见薛真卿见到黑衣人时并不惊诧慌张,似是相识,想必不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并不急着回去搬救兵,只在原地埋伏着,静候薛真卿的重新出现。

  风清月朗,溪水流萤。

  薛真卿的眼前若不是杵着六王爷这尊让人无法产生旖旎之想的“笑弥勒”,钓鱼台上的这个夏夜倒也有着浪漫诗意的风情。

  “今晚,就让咱们来好好商议一下,薛先生先前向太子殿下建议的修建摘星楼一事。”六王爷慕容烨说道,“上次章载道的讲学事故正好延缓了皇上汉化政策的全面推行。”

  “不瞒薛先生,太子殿下和本王都是反对大燕全盘汉化的人之一。”

  “按照先生的说法,建造摘星楼的目的是为那次给踩踏事故而丧身的文人学生安魂祈福用,彰显皇上仁心仁德,收复汉人民心的手段。”

  “若是目的仅限于此,太子殿下并不愿意上谏皇上建造这摘星楼。”

  “不过,太子殿下最为敬重薛先生才学谋略,料定先生定有后招,所以,我们还是想听听先生为何建议太子殿下去皇上跟前谏言建造这安魂祈福所用的摘星楼。”

  薛真卿冲六王爷一揖:

  “王爷明鉴。正因为,太子殿下反对汉化政策的全盘推行,那么,更要建造摘星楼,以稳大燕境内汉人文士。”

  “现在由于人心不稳,皇上急于稳定民心,汉化政策的全面推行只会更加激进。”

  “倘若汉人人心向稳,那么皇上才会有余力回过头来顾及鲜卑氏族们的感受。”

  “别怪陛下对汉族和鲜卑两个民族一碗水不端平,厚此薄彼,毕竟大燕百姓之中,汉人占了绝大多数,巩固慕容氏的统治,皇上他必须稳住汉人。”

  “稳住汉人又必先稳住这群‘二两脾气、三根反骨’的读书人。”

  “太子殿下如果想以‘急君所急,为君分忧’的举措来赢得皇上的青睐,便应该谏言此事。”

  “何况,如若要从根本上停止汉化政策推行,从而保证鲜卑氏族的利益,那么,没有比太子殿下将来荣登大宝更好更彻底的办法了。”

  “如此,在殿下继位之前更应为讨得陛下的欢心,牢牢抓住储君之位而付出努力!”

  “建造摘星楼,看似是对汉化的让步,其实,未尝不是一招以屈求伸、以守为攻,图谋日后釜底抽薪永绝后患!”

  六王爷咕噜噜转着他的月牙眼,暗自忖度。

  薛真卿的话不难理解,稍微懂得些兵法中“以退为进”的人都能明白,更别说六王爷这种从小生在帝王之家深谙帝王心术的人了。

  令慕容烨此刻依旧犹豫不决,不能立即拍板决定的另有其他原因。

  在草叶间纺织娘的声声鸣叫里,忖度再三之后,“笑弥勒”六王爷又开了口:

  “太子殿下还有一事要请薛先生指点迷津。”

  “王爷请讲。”薛真卿道。

  慕容烨转着手上的青玉扳指,说道:

  “建造摘星楼,可以预见,耗费的银两和人力皆非常之巨大,太子殿下向皇上谏言之后,陛下定会询问,此举如何避免被朝野之中的有心之人扭曲歪解成‘穷奢极糜、劳民伤财’之举?”

  薛真卿轻笑:

  “皇上倘若真有此问,太子殿下不妨直言,陛下无需担心有民众诽议官家奢靡,也根本不用为自己解释说明分毫,甚至不妨大大方方地说‘让人们说去!’”

  “哦?此言何解?”六王爷目露精光,饶有兴趣地等着薛真卿的下文。

  “王爷可曾读过《管子》?”薛真卿问道,“《管子》中有特地辟出一篇叫做《侈靡》的,专门用来讨论‘不侈,本事不得立’和‘富者靡之,贫者为之’这一观点的。”

  慕容烨端正坐姿:“愿闻其详。”

  薛真卿打开折扇,悠然自得地缓缓扇着风:

  “在特定条件下,侈靡并非坏事,侈靡之术甚至可以成为国家治理的艺术。”

  “管仲认为,一味地节俭会使事情办不成或者公共目的无法达成,‘用财啬则不当人心,不当人心则怨起,用财而生怨,故曰费’,‘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这是因为,施政办事要从民所欲,‘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这是他在《侈靡》一篇中所写到的。”

  “在《侈靡》一篇中,管仲甚至认为,侈靡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在饮食、车马、游乐、丧葬等方面的奢侈行为可以带动生产,还能提促进百姓就业。”

  “有道是,‘官家不挥霍,百姓将饿死’。特别是在遇到天灾人祸、百姓生活困顿、民心不稳的情况下,君主的适度侈靡消费与侈靡品的生产、宫殿楼榭的修建可为贫苦百姓提供诸多谋生机会。”

  “此举并非官家挥霍无度,而是朝廷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调剂作用。”

  “所以,学生以为,在踩踏事故这场人祸之后,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乃以平国策也。”

  六王爷虽然反对汉化,但是他也读过诸子百家的着作,知道管仲是法家的代表学者,但能如此融会贯通地将先贤思想用到实际政治统治之上的,他则完败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