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杂志(1 / 1)

加入书签

十七岁,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有欢乐,有喜欢的人,有喜欢的事,也有心底的小秘密,反观我的十七岁,除了有心事外,我觉得我过得是与年龄超级不符的生活。离开父母束缚来到南方,小心翼翼的与身边的工友们开始近距离的接触,在频繁的互动中将紧闭的心房打开,与她们的热情做出不安的回应!这是有史以来放下戒备心理接受外界对我的喜欢,对我的照顾。很庆幸,在姨妈的庇护下,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被好好眷顾。也在十七岁的时光中,在不可置信的疑惑中,站在骄阳下自由的呼吸,这与在北方时的惶恐不安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活就是这样,人一旦颓废了,便不敢与身边人对视。生怕看到别人投过来的鄙视目光。像是一个瘾君子,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可怜存在,又做不出笑脸灿烂的豁达模样。人精神了,看身边走过来的人都是好人。换个环境生活,我好像得到了自由,像是重生般,积攒在心里的闷气瞬间被释放出来。顿时感到神清气爽。

  也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面了解到了她们辛酸故事,每当她们讲到动情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而我是不动声色的倾听者,我的过往不愿意提起,也不值得提起!因为她们的故事比我的还要狼狈与不堪,都是活在一个比较纠结的范围圈内,挣扎着,徘徊着,犹豫着,痛苦着,唯一能够让其解脱的便是放下一切逃离,可是一般人都做不到。只能宣泄式的说出来,以求与旁人达到共鸣。往往感同身受的时候,宿舍里会听到不同方位的抽泣声……

  十七岁的时光经常被小说家写成花样的雨季,开心,懵懂,惆怅,悲伤,等等多方面的心理变化描写的入木三分,把这个时间段想象成一首朦胧的诗,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期待也是最多的,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呆在这个燥热且熟悉的工作车间里,打工生涯就这么缓慢继续。下班的时候出去闲逛,时常会忘记了回工厂的时间,时常会觉得这是梦一场!自己何时来到这里?来到这里的目的?

  那段看似忘记了大山,忘记了小河的日子里,我置身投入了南方的茫茫人海中,在繁华的街道上如一只小小的蚂蚁,去感知这个地方的热闹。去观察,将一切繁华收入眼底。

  在街边闲溜达的时候,路过附近私立医院门口,一群人抱着一摞杂志,看到路过之人挨个发放,正当自己张望的时候,被人强行塞进手中一本杂志,第一次看到这样热情的发放,以至于准备掏口袋付款的时候,姨妈在旁边大声的说:免费的,要这没用,擦屁股都嫌硬,里面净是广告。不是人流就是无痛人流,看着这里,周围热闹非凡,不知道有多少个小娃娃在这里被终止生命。图一时快乐,女人遭殃。多少女人因为流产而出意外的,这上面绝对不会说,咱厂有十几个丫头就是这样,少不更事,被人玩弄后人家消失的无影踪,过后发现不对劲一个人跑到医院打胎,几个月的工资搭进去不说,厂里面的伙食又格外的差,说白了喂猪都嫌弃,菜里吃到沙子,头发,虫子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做完手术后身体也没有得到营养补给。小小年纪身体就这样垮下来了。女孩子啊在外面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能对不知根不知底的人骗了,特别是遇到说花言巧语都是不带打草稿的人,一定要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女孩的清白可是一辈子的事。姨妈发完牢骚后扭转身子将她手中的杂志丢进了垃圾桶。说是牢骚,也像是给我上一课。姨妈说完后回头看了看我,我不安的将杂志举起来,小声的说,回去垫桌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手中的这本广告杂志被我带回了宿舍。躺在床上,走马观花的翻阅一下,前面一部分是宣传医院科室里面的广告,最显眼的大字标题真如姨妈所说,尽是无痛人流之类的宣传语,放在杂志的封面,前面几大页也是对无痛人流做一细节的宣传。忽略这些大字广告往后面翻一半,顿时觉得赏心悦目,因为后面一部分将南下打工人在南方生活的情感小故事或者是个人奋斗史,用小字排版印在纸张上,静下心来读的时候,感觉那种内心的彷徨与犹豫说的就是迷茫期的自己。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里,下班后的时间格外难熬,厚厚的一本广告杂志也足以打发时间,广告页面可以忽略不看,静下心来去读取夹层中的小故事。在与文字为伴的时候,人是开心的,感悟着别人的故事,体会人间百态,她们的故事或许也会有虚构,但是一篇有始有终的故事,能够让人静下心去沉浸阅读,文笔已经是相当可以了,看了一遍又一遍,刚开始理解的是故事,后来便开始琢磨文章的写作技巧!直到把里面的故事,作者的感情完整的分析出来。更大的收获是,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们在南方穿行的岁月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医院每天都在免费发放杂志,说白了就是一种营销方式,用一种别样的方式给医院打广告。把医院的高端设施与顶尖技术宣传的天花乱坠,可悲的是,我接过院方递给我的杂志,在意的是上面的小故事!医院估计也没有想到,他们花大价钱印刷出来的广告宣传杂志,我看中的是里面穿插的小字文章,而不是大字广告。

  收集了很多本后,在懵懵懂懂中,在一个个故事里面感受着打工人的不易,挣钱的不容易,情感世界纠葛的煎熬,所有的故事似乎都是走向一个结局,那就是笑着笑着就开始哭泣,有时候我也会生气的把杂志合起来,忍不住唉声叹气,为什么这些故事都是那么的伤感?背道而驰是大多数文章的结局。很少双向奔赴的,那时候心里对情感认知很简单,想着在一起后就是要一起同看日落共到白首。可惜,我的想法过于幼稚,在南方阴晴不定的天空下,情感也都是变化无常,随心所欲,合则来不合则去。年轻人的理念是不白活一回!(原谅那个时候的我过于无聊,只能在别人的爱情故事里琢磨个究竟了)

  不白活一回,多么自由洒脱的想法。可惜,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