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电灯炫群臣之眼,赵宏赴岭南建厂(2 / 2)

加入书签

  他指着那些电灯,向众人炫耀道:“这些电灯,可是我大唐科技进步的见证,它们不仅照亮了我们的宫殿,更照亮了我们的未来。”

  官员们纷纷喝彩,对电灯的便利和优点赞不绝口。他们讨论着电灯相比传统烛火的种种好处:无惧风吹,光线稳定,而且亮度足以媲美日光。

  晚宴的场地虽然只安装了十盏电灯,却已将整个区域照得如同白昼,每道菜肴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让官员们啧啧称奇。

  “陛下,若府衙中能安装此等电灯,定能提升办公之效率,亦能显现我大唐大威。”一位年长的官员深施一礼,言辞恳切。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陛下,家中若有电灯,夜间也能如白昼般明亮,像老臣这样老眼昏花之人,也可以方便地办理公事。臣恳请陛下恩准,在臣家中也安装电灯。”

  “臣等也请陛下恩准。”

  官员们争先恐后地向李隆基提出请求,希望在自己的府邸中也能安装电灯,享受这份光明带来的便利。

  李隆基听着官员们的请求,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电灯对于改善官员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电灯本来就是仙人传授给大唐的,当然要装,装得越多越好。

  “好!朕准了!”李隆基大声宣布,“王院长,赵爱卿,即刻着手准备,务必在府衙和官员们的家中都安装上电灯,让他们享受到电灯带来的便利!”

  王院长领旨后,在心中默算,算了一下电灯的用量,不由叹息。

  渭水边的发电机恐怕不够用了,还要多加几个发电机才行了。

  就在科学院在渭水边又多建了几座水车,增加了几台发电机,而长安城也开始电灯工程的时候,赵宏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广州。

  广州是他选定的建电线厂的绝佳之处,这里不仅毗邻橡胶的丰饶之地,离铜矿的产区也不远,两种主要原料都可以方便地获得,这是他生产电线的保证。

  更妙的是,一旦电线制成,便能借助广州的海运,经余杭水路直抵洛阳,运输成本的大幅缩减,无疑是他心中的一笔好账。

  选定建厂之地,只是建厂大事的第一步。

  赵宏在广州城外一片风水宝地购得一块地皮,随即张罗起厂房的搭建。

  他广招熟练工匠,依照玉书提供的详尽资料,一丝不苟地打造着生产电线的设备。

  同时,他还得分心操持橡胶、铜矿等原材料的采购与运输,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近一个月的奔波劳碌,电线厂的轮廓初现,却在即将大功告成之际,突生变故。

  赵宏听着手下几个管事的汇报,眉头逐渐紧锁成一道山丘。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管事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几个供应橡胶的商行都说没货了,我们找了好几家都是这样。”一个管事小心翼翼地汇报着。

  赵宏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他心中明白,虽然赵家也有自己的橡胶园,但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突如其来的橡胶短缺,让他感到一阵头疼。

  “还有,运往广州的铜料也被官府扣下了,他们给的理由都含糊其辞,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另一个管事补充道。

  赵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和警惕。

  一股不妙的预感在心头蔓延。这些事情接连发生,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