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单车往事01(1 / 2)
王望安这个角色的戏份,重点在于他与父母之间的故事,最后才是他与难治的这条线。
而其中王望安与男主张辰年扯上关系的戏份描写,是因为两人从小在一个小区里长大。
王望安成绩在王母眼中不太好,而男主张辰年则是成绩优异常年第一的好学生。
因此王望安母亲拜托男主帮忙补习,男主十分乐意,因为男主一直把王望安当做自己最好的童年好友。
这场戏则是男主张辰年过来找王望安去他家补习。
童思言此时正在屋子里,徐壹饰演的张辰年则是在楼梯口,正等待导演喊开始。
而在随着导演喊后,周围摄影师都开始手中的工作,各机位都将眼前的画面录下。
咚咚咚!
门开了,张辰年高兴向人打招呼,“阿姨好,我来找望安。”
“是年年啊!”
“阿姨,望之放学回来吃饭了吗?”
“嗯,吃了。”
“是这样的,我以后都想让望安放学后直接去我家里补习,您觉得可以吗?”
“可以,我同意,现在望安在房间呢,我去喊他,你先进来坐。”
“好。”张辰年乖巧地进去屋里,眼神看着阿姨走向某个房间。
已经坐下的张辰年紧接着听见阿姨指责的说话声,屋子很小,阿姨的声音又很大,张辰年听得很清楚。
都是阿姨让望安要好好学习的话,时不时能听见阿姨说了他的名字。
张辰年心里有点不舒服,阿姨每次对望安都会拿他来比较,可是望安的成绩也很好,明明是年级前十啊……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在望安的心里是对比的存在。
他听着有些烦躁,大声道:“阿姨,望安好了没啊!”
张辰年随后听见那边声音停下来,阿姨一改刚才的暴躁,用着温柔的语气回应他,“好了,年年!你再坐会儿!”
出来的王望安表情一脸淡漠,低垂着头,浑身微微弓着身子,瘦弱的身体看起来略显颓废。
而那白皙的肤色以及恍惚的神色,让他此时的样子显得十分脆弱。
张辰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想要笑,却笑得稍许勉强,“望安,我们走吧。”
而王望安抱着书,像是没有灵魂一般跟在张辰年身后。
镜头的远镜头全景机位里,张辰年时不时偏头,凑近人耳边说着话,明显试图逗人高兴。
而在近镜头机位里,王望安和最初一样,脸上的神色依旧透出一股死气。
来到张辰年家里,王望安听见一个熟悉的女声,他这时才抬起头,寻着方向,发现是他们的同班同学。
而在看见那张甜美可爱的脸时,王望安很快就移开了视线,又垂下了头。
“嗨!王望安!以后张辰年也会帮我补习,以后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吧!”
张辰年也顺着解释,他正在攒钱,而江久岁找上他这个年级第一补课,他教一个和教两个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望安除了偏科科目语文这一科,其他根本都不需要他教。
对于张辰年而言,答应阿姨的拜托,只是他想要将望安拉出那个令人窒息的房间的借口。
王望安点了点头。
张辰年清楚王望安不爱说话,他主动跟江久岁叮嘱了一句,之后他们正式进入补课。
之后张辰年给两人一张试卷,最后张辰年改完发回给两人。
张辰年抽出第一张试卷,摇摇头,忍不住发笑,“江久岁,你错得也太离谱了吧?”
“数学才四十五分,你这个成绩,除非是偏科,不然本科线你就别想了。”
江久岁恼羞成怒,一双清澈的双眸略微生气地盯着嘲笑他的张辰年,下一刻将张辰年手上的试卷都抢了过来。
同时忿忿道:“所以我才请你补习啊!不然我要你有何用!”
江久岁看向抢来的试卷,看见另一张上面写着110分的成绩,瞪大了双眼,“哇!王望安!你也太厉害了吧!”
江久岁不淡定地跺了跺脚,“为什么你这个成绩还需要补习啊?”
随后看向张辰年,一副看骗子的眼神,“你是不是想要坑人钱?”
张辰年装作伤心,信誓旦旦道:“望安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收人家钱,你不要诬陷我!”
“那他也太厉害了吧!你教的?”
“不是,人家本来就很厉害啊。”
“那他为什么要补习啊?”
“江久岁,你别问那么多,懂不懂。”
“好吧,那我不问了,你能不能帮助我提高到这个分数啊?”
“当然可以啊,前提是你得重新换个脑子。”
“张!辰!年!”
......
而一直被点名的王望安嘴巴微微颤动,握着笔的手一顿一顿无意地戳着书本。
耳边两人的吵闹声渐行渐远,王望安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中。
他缓缓抬起头,那张精致帅气的容貌在镜头里放大,清晰且没有任何瑕疵。
近机位里童思言的容颜,那张充满死气的眼神出现了一丝亮光。
其实在刚才听见江久岁的夸赞时,童思言眼神就发生了变化,而现在只是再一次出现在镜头了而已。
很快另一个机位顺着童思言饰演的王望安角色此时眼神所望去的方向。
是阳光的大男孩伸手向漂亮甜美的女孩要回试卷的场面。
而全景镜头里,两人还在一侧说话,而王望安已经又垂下头,只能看见王望安那单薄的背影,以及右手上的笔动了动,好像在写什么东西。
明明三人在同一个画面,却像是被无形隔开的两个世界。
廖孟看见这一幕时,心里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这一场戏顺利完成,这一场戏花费的时间不算久,期间ng(重新拍摄)的次数并不算多。
而这些ng里,没有一次ng是由于童思言的原因而喊停。
一起搭戏的男女主演员倒是没有多想,因为这一场戏童思言的台词很少,都是他们俩人之间的互动。
而旁观者却更能清楚其中的情况。
廖孟此时正在看最后一次的拍摄回看,他在琢磨这一段需不需要重拍,确定都可以才喊了过。
让廖孟最惊喜的人还是童思言,王望安这个人物,说重要也不算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