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朝堂(2 / 2)
云京,金銮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在小太监稍显尖锐的声音响起后,户部尚书林无寒上前一步,朝着坐在龙椅上的君言行了一礼。
三年过去,曾经那个稚嫩的新皇如今也沉稳了不少,眉宇中带着一抹独属于皇者的威严。
不似曾经那般,总是躲在自己母亲身后。
又或者说,在那一日他站出来呵斥自己母后之时,他就有了成为大余天子的觉悟。
那一日,十岁的君言鼓起了勇气站了出来,利用父皇给他留下的家底,夺回了亲政的权力。
而非任由自己的母后凭借自己的名义,肆意安插外戚的人手,掌控朝堂。
也让摇摇欲坠的局势有了不少好转。
“启禀陛下,如今大余战事四起,朝廷同时与北境,西南,交州三地叛匪作战。
加上前几年灾难频发,您承先皇之志,广开粮仓,救济百姓。
时至今日,国库已彻底空虚,再无钱粮。
但叛乱未定,前方将士的粮饷已是难以分发。
臣提议增加赋税,向天下收取钱粮,再适当缩减军饷,以应对此番困局。”
话落,大殿之内的众人纷纷面面相觑,眼中多出了几分迟疑。
龙椅之上的君言同样皱起了眉头,眼中闪过了一抹不快。
“林爱卿此言不妥,连年的灾难已让数个地区的百姓民不聊生,再去增加赋税,岂不是将这些百姓逼到了死路?
到那时,谁知道又会诞生多少个跟红莲教相似的组织?
前线战乱不断,军饷更是不能苛扣,这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不容任何人染指。
朕决不允许前线的将士们寒心。
诸位爱卿,可有其他办法?莫要畏惧,有什么想法皆可提出来。
大家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在君言的默许之下,一时之间,大殿内响起了各种小声的议论。
说上头之时,更有大臣面红耳赤,撸起了袖子,似是要打人一般。
对此无礼的举动,君言也不在意,就好似没看见一般。
三年的时间让这位大余的天子有了太多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畏手畏脚,力图维护自己作为天子的威严。
到现在,只要这些人不把这金銮殿打翻,他都可以装作没有看见。
在君言看来,唯有这般,方才能让群臣真正说出自己的理念,而非父皇在时那般安安静静的上朝,由那么一两个代表说出各方早已协调好的意见。
如那般下去,看似秩序井然,皇室充满了威严,却也让更多的朝臣选择了闭上自己的嘴巴,堵死了自己去了解更多民间真相的通道。
比起那一两个固定的意见,君言更想去看众人各自的想法。
在这激烈的争吵之中,既能让自己了解更多的情况,又能分化这些朝臣,让他们不会统一固定的意见,而是各自提出自己看到的事情。
虽然很累,却也颇具成效。
比起以往朝堂上的一成不变,现如今的朝堂,哪怕是同一势力的臣子偶尔也会就着某些问题,争锋相对。
而在这一过程中,更好更为合理的方案也能被提出。
或许下朝之后,这些争锋相对的朝臣又会坐在一起,喝着酒,品着茶,谈论党派的利益。
但最少在这朝堂之上,他们实实在在的提出了些许有用的意见。
而这些,就是君言这三年来从林相林云年身上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