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孙坚跨江击刘表(1 / 2)
在南阳,袁术听说了他的哥哥袁绍一夜之间变成了冀州的大佬,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就像小狗看到了骨头却够不着一样。
他想了个主意,派了个使者去找袁绍,想要借一千匹马来装装逼。
可是袁绍不给面子,直接拒绝了。
这下袁术气得跟吹风机一样,差点没把胡子吹上天。
袁术决定换个地方碰碰运气,又派使者去找荆州的刘表,想借点粮食度日。
结果刘表也是个小气鬼,一粒米都不愿意出。
袁术这下子真是气炸了,偷偷写了封信给孙坚,让他去收拾刘表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
信里大概是这么说的:
“大哥,刘表那小子以前不是堵我们的路吗?那其实是我哥袁绍的主意。现在他又在背后搞小动作,想要搞你的江东。你得赶紧动手,别让那家伙得逞。我去对付袁绍,你去拿荆州,咱们一块儿发财,别错过了!”
孙坚看完信,一拍大腿:
“刘表这小子,以前就坏我好事,现在不收拾他还等啥?”
他召集了手下的大将们,程普、黄盖、韩当这些猛将一个个摩拳擦掌。
程普有点担心:
“老板,袁术那家伙滑头滑脑的,咱们得小心点。”
孙坚一挥手:
“怕啥,老子自己就能搞定刘表,不用靠袁术。”
于是,他派出黄盖去江边搞后勤,准备了一大堆的兵器和粮食,还有那些看起来就很能跑的战马,准备大干一场。
江里的小探子细作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飞快地把消息传递给了刘表。
刘表一听,差点儿没从椅子上摔下来,慌忙召集了一屋子的文武大官,好像蚂蚁炸了窝似的。
蒯良看不下去了,拍了拍手说:
“大家冷静,冷静!咱们让黄祖带着他的江夏小伙伴们先去打个头阵,主公您就带着蒯襄的团队在后面给他们加油助威。孙坚那家伙虽然壮得像头牛,但在这水里,他也就扑腾两下的事。”
刘表一听这话,心想有理,赶紧让黄祖去准备,自己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说到孙坚那边,他家可是个大杂烩。他有四个儿子,都是吴夫人生的,一个比一个能干。
大儿子策,字伯符,是那种一看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
二儿子权,字仲谋,脑子里全是主意;
三儿子翊,字叔弼,肌肉男一个;
四儿子匡,字季佐,老实巴交的。
吴夫人的妹妹,也就是孙坚的小老婆,也不简单,给他生了个机灵鬼儿子朗,字早安,还有个闺女仁。
孙坚家里还有个领养的孩子韶,字公礼,听说是俞氏家的。
别忘了,孙坚还有个弟弟孙静,字幼台,也是个角色哦。
在孙静带着一群小家伙们在马前排排站,像个老妈子一样唠叨:
“大哥,现在这形势,就像锅里的螃蟹,谁也别想跑。董卓那家伙把天子当宠物养,各地大佬们打来打去,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我们这儿好不容易安静点,你就别因为一点儿小事儿搞得鸡飞狗跳的。三思啊!”
孙坚摆摆手,一副老大不小的样子:
“别啰嗦了,我可是要成为乱世中的英雄,报仇这事儿是必须的!”
孙策这小子也挺会来事儿,跳出来表忠心:
“爹爹你要是真去,那我得跟你混!”
孙坚乐呵呵地答应了。
于是乎,父子俩就摇摇晃晃地上了船,一路嗨皮地往樊城划去。
黄祖那厮早就准备好了弓箭队,一看船靠岸就疯狂射击。
孙坚不慌不忙,让兄弟们都躲好,玩起了躲猫猫游戏。
三天三夜,船来船往,黄祖那边射得不亦乐乎。
等到箭都用光了,孙坚拿起船上的箭,那可是一大笔“意外收获”。
风向正好,孙坚一声令下,箭如雨下,把岸上的敌人吓得屁滚尿流。
程普、黄盖分头行动,韩当也加入战团,搞得黄祖像被踢翻的蚂蚁窝一样乱哄哄,最后只能丢下樊城,灰溜溜地逃到邓城去了。
孙坚让黄盖守着船,自己带着队伍继续追杀。
黄祖带着他的队伍,像是去野餐一样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孙坚则像个严肃的指挥官,摆好了他的“棋盘”,从旗帜下骑着马儿优雅地出场。
孙策小朋友也全副武装,手里握着玩具枪,站在爸爸旁边装模作样。
黄祖带着他的两个搞笑担当——张虎和陈生——蹦了出来。
黄祖挥着鞭子,像是在驱赶苍蝇:
“你们这些江东的小毛贼,竟敢来打扰我们汉室家族的清净!”
说完,他让张虎去挑衅。
孙坚这边,韩当像是个跳蚤一样蹦了出去。
两人在战场上转圈圈,打了三十多回合。
陈生看张虎快不行了,骑着他的小木马准备去救场。
孙策看见了,把手里的木枪一放,拿起弹弓就是一发,正打在陈生的鼻子上,把他从马上打翻。
张虎一看,吓得差点掉下马,结果被韩当一刀砍了个大花脸。
程普像是个饿狼扑食,直冲黄祖。
黄祖吓得帽子都飞了,和步兵一起拔腿就跑。
孙坚带着大家追到了汉水边,然后让黄盖把船停在了汉江边上,好像是要去钓鱼一样。
黄祖一脸土色地带着一群跟班似的残兵败将,跑到刘表那儿,像是报告天气预报一样详细描述了孙坚的战斗力。
刘表听了,差点没把刚喝的茶喷出来,急忙找来蒯良商量怎么应对这个“大麻烦”。
蒯良推了推眼镜,像个教授讲课似的说:“我们现在需要重新调整防守策略,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顺便偷偷给袁绍发个求救信号,说不定人家一高兴就来帮我们了。”
蔡瑁却不买账,跳出来像是刚看完动作片一样激动地说:
“子柔这招太保守了,我们要主动出击,给敌人看看我们的厉害!我虽然不是超人,但我也愿意带头冲锋!”
刘表觉得蔡瑁说得也挺有道理,就让他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