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刘备进位汉中王(1 / 2)

加入书签

哎呀呀,玄德推辞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那年秋天的七月,在沔阳搭起了个大台子,方圆九里,四面八方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彩旗飘飘,仪仗整齐。

  大臣们排排站,一个挨着一个,井然有序。

  许靖和法正拉着玄德的手,一步步登上高台,戴上了皇冠,拿上了玉玺,然后一脸庄重地坐南朝北,接受大家的跪拜和祝福,从此晋升为汉中王。

  他的宝贝儿子刘禅,也被封为王世子啦。

  许靖成了太傅,法正当上了尚书令,诸葛亮则是军师,总之就是管天管地管空气的那种。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猛将被封为五虎大将,魏延也不赖,成了汉中太守。

  其他人嘛,根据功劳大小,都有了自己的封号和地位。

  玄德当上汉中王之后,就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许都去。

  信里写道:

  我刘备啊,虽然才能一般般,但还得担起大将军的重任,带着军队在外头东奔西跑,可惜没能扫清所有的坏蛋,也没能好好辅佐王室。

  陛下您的圣教被冷落了好久,天下大乱还没能恢复太平,我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疼得像是得了重病一样。

  以前那个董卓,简直就是乱世的罪魁祸首。

  他一挂掉,其他坏蛋就开始横行霸道,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幸亏陛下您英明神武,大家齐心协力,有的靠忠诚勇敢去战斗,有的靠老天爷帮忙惩罚坏人,那些暴徒终于一个个倒下,局势也开始好转。

  只有那个曹操,一直逍遥法外,霸占着国家的大权,胡作非为。

  我以前和车骑将军董承密谋要对付曹操,可惜计划泄露,董承被害。

  我流离失所,忠诚的理想没能实现,让曹操变得更加残暴,连皇后和皇子都被他害死。

  虽然我和盟友们一直在努力,但由于我软弱无能,一直没能取得成果。

  我总担心自己会突然死掉,辜负了国家的恩惠,所以我总是叹息,夜里惊醒,像是走在刀尖上。

  现在我的大臣们都说:古时候的《虞书》里就教导我们要亲善九族,大家要互相帮助,这样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周朝借鉴了前两代的经验,分封了许多姬姓的国家,都是靠晋、郑这些国家的辅助才稳定下来的。

  我们高祖刘邦起义的时候,也是尊重皇室的子孙,建立了许多侯国,最后才铲除了吕后一族的威胁,稳固了大汉的根基。

  现在曹操这个坏蛋,野心勃勃,手下一帮子人,包藏祸心,篡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皇室的力量这么薄弱,皇族也没有实权,我们就参考古代的做法,临时做出安排,让我来当大司马、汉中王。

  我自己反省了三次:我受到了国家的深恩厚泽,负责一方的土地,但我还没能展示出我的能力,得到的已经超过我应得的了,实在不应该再占据这么高的职位,增加我的罪过。

  但大臣们都很坚持,用义理来逼迫我。

  我退一步想,只要还有贼人没被消灭,国家的危机没解除,宗庙还在危险之中,社稷还可能垮台,我就该拼尽全力。

  如果能够顺应时势,让朝廷安定下来,哪怕是赴汤蹈火我也绝不推辞。所以我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接过了印玺,为了增强国家的威严。

  我一想到自己的爵位和地位,就觉得责任重大;一想到要回报国家,就感到忧心忡忡。

  我害怕得浑身发抖,就像站在悬崖边上。

  我哪敢不尽心尽力,激励全军。我要带领大家,顺应天意,让国家恢复安定。我现在就写这封信告诉您。

  听闻玄德在汉中自立为王,

  曹操在邺郡勃然大怒,咆哮道:

  “这个编草席的小混混儿,竟敢如此嚣张!我发誓要灭了他!”

  他立刻下令,调动全国的兵马,准备杀向两川,与汉中王一决高下。

  就在这时,一位谋士踏前一步,劝谏道:

  “大王,切莫因一时之气,亲自挂帅远征。臣有一策,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能让刘备在蜀中自找麻烦。等他兵力疲惫,只需一名将领前去征讨,即可大功告成。”

  曹操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懿。

  曹操喜形于色,追问:

  “仲达,你有何妙计?”

  司马懿慢条斯理地说:“江东的孙权,曾将妹妹嫁给刘备,后来又趁机偷了回去;刘备又霸占荆州不肯归还,双方早已恨得牙痒痒。

  如今,我们可以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带着书信去见孙权,怂恿他出兵攻打荆州。

  刘备必然调集两川的兵力去救援。那时,大王您再出兵直取汉川,让刘备顾头不顾尾,势必陷入绝境。”

  在一轮欢笑和掌声中,曹操心头大喜,急忙挥毫泼墨,令满宠作为特使,连夜快马加鞭直奔江东,求见孙权。

  孙大帝得知满宠抵达,便召集智囊团共商大计。

  张昭提议:“魏国和我们吴国,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都怪诸葛亮那家伙搅局,害得我们这些年打得不可开交,百姓也跟着遭了秧。如今满宠来访,肯定是想和我们套近乎,不妨先礼后兵。”

  孙权点头称是,于是众谋士整齐划一地迎接满宠进城,待之以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