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水上之战吴军大败(2 / 2)

加入书签

  于是立即召集群臣上殿,任命杜预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

  司马伷从涂中出发;王浑从横江出发;王戎从武昌出发;胡奋从夏口出发。

  各领五万兵马,都听从杜预的指挥。又派王濬、唐彬沿江东下,水陆兵力共二十多万,战船数万艘。

  还命令杨济驻扎襄阳,统一指挥各路人马。

  东吴那边,听说晋军要来,大家都慌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吴主皓赶紧召集手下的将领们开会,商量怎么应对。

  张悌说:“咱们可以这样,让伍延带队去江陵,跟杜预他们对战;再让孙歆去夏口那边挡一挡。我呢,就带沈莹和诸葛靓,领十万大军去牛渚,把各路人马都接上。”

  吴主皓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让张悌去办了。

  结果张悌一走,吴主皓就开始在后宫里转悠,一脸的愁云惨雾。

  岑昏看他那样,就问:“老大,你怎么了?”

  吴主皓说:“晋军来得这么猛,虽然咱们已经派人去挡了,但王濬那家伙带着几万人,开着战船顺流而下,势头太猛了,我有点担心啊。”

  岑昏一听,笑着说:“老大,别愁,我有个办法能让王濬的船都变成渣渣。”

  吴主皓一听乐了,问:“啥办法?”

  岑昏说:“咱江南铁多的是,可以造一堆连环索,再弄些大铁锥子放在江里。晋军的船要是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却说那位晋朝的杜预,带着他的队伍从江陵出发,给手下周旨下了个命令:

  带上八百个会游泳的家伙,悄悄地划小船过长江,夜里去乐乡搞个突袭。

  白天在山里多插几面旗子,放放鞭炮敲敲鼓,晚上就到处点火把。

  周旨领了命,带着人就过了江,躲在巴山那儿。

  第二天,杜预领着大部队水陆并进。

  探子来报:“吴国的老板派了伍延走陆路,陆景走水路,孙歆当先锋,三路人马迎上来。”

  杜预带兵前进,孙歆的船先到了。

  两边刚一交手,杜司令就往后撤。

  孙歆带兵上岸追,追了不到二十里,突然一声炮响,四周都是晋兵,吴兵急忙往回跑。

  杜预趁机追杀,吴兵死了一堆一堆的。

  孙歆跑到城边,周旨那八百人在城里已经点火了。

  孙歆吓了一跳:“北方的军队难道是飞过来的?”

  正想撤退,被周旨砍下马来。

  陆景在船上看到江南岸上火起一片,巴山上飘出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晋朝镇南大将军杜预”。

  陆景吓得要命,想上岸逃跑,被晋将张尚追上砍了。

  伍延看各军都败了,就弃城逃跑,被埋伏的兵抓住,绑去见杜预。

  杜预说:“杀了吧,这人留着没用!”就叫武士砍了。

  于是占领了江陵。

  这样一来,沅、湘一直到广州那些地方,官员们都纷纷投降。

  预派人去安抚,秋毫无犯。然后进军攻武昌,武昌也投降了。

  杜预的军队威风凛凛,召集将领们开会,商量怎么打下建业。

  胡奋说:“百年的敌人,不是一下就能全打败的。现在正是春天水涨的时候,待不住。可以等到明年春天再大举进攻。”

  杜预说:“从前乐毅一场战斗就统一了强大的齐国,现在我们军队这么厉害,就像破竹子一样,劈了几节之后,剩下的就都迎刃而解了,不用再费劲了。”

  于是就发文书约好各路将领,一起进兵,攻下了建业。

  王濬将军的船队顺流而下,听说吴国在江中布下了铁索和铁锥。

  他笑了笑,决定用点小聪明来应对。

  王浚他率领着一支水军顺江而下。听说敌军在江中设下铁链和铁锥,王浚哈哈大笑,心生一计。

  他命令士兵们制作了几十个大木筏,上面绑着稻草人,穿着铠甲,手持武器,仿佛是一支雄壮的队伍。

  这些稻草人在江水中漂流,敌军误以为是真正的士兵,吓得纷纷逃跑。

  王浚又让人在木筏上绑上巨大的火炬,用麻油浇灌,一旦遇到铁链,就点燃火炬将其烧断。

  就这样,王浚的水军顺利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所向披靡。

  话说东吴的智囊团,张悌大帅领着左右护法沈莹和诸葛靓,准备迎接晋军的挑战。

  沈莹对诸葛靓说:“上游的军队没有防备,我猜晋军肯定会来,我们得全力以赴。如果能赢,江南就安全了。但如果渡江作战失败,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诸葛靓点头称是。

  话音刚落,探子来报,晋军已经顺流而下,势如破竹。

  两人吓得不行,赶紧找张悌商量对策。

  诸葛靓提议:“东吴危险了,咱们何不撤退?”

  张悌泪流满面地说:“吴国快要亡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如果现在君臣都投降,没有一个人为国难而死,那不是太丢人了吗?”

  诸葛靓也哭着离开了。

  张悌和沈莹带领部队抵抗,结果被晋军团团包围。

  最终,张悌在激战中牺牲,沈莹也被晋军将领周旨所杀。

  吴军溃败四散。

  这正是:

  杜预山头见大旗,江东张悌忠心不移。

  王气南中已耗尽,偷生负所知真不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