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2 / 2)
倒是整个过程,陈正泰脸色平静,只默默地随着他走。
他忍不住对陈正泰道:“这些人,为何如此不分好歹,不问是非?”
“陛下……”陈正泰道:“当初,裴家可是支持太上皇的啊。”
李世民眉一抬,恨恨道:“哼,当初只诛了裴寂,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陈正泰却又道:“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此,问题的根源在于,陛下无论是追索赃物,还是惩罚孙伏伽,伤害的本就是他们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是非又算什么呢?他们自然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来为自己受到的伤害而辩护。而且……这天下读过书的人,大多都是世族子弟或是他们的攀附者,是以最能言善辩的也是他们。”
李世民抿了抿唇,显然心头的怒气憋的难受。
缓了缓,他不由叹息,却又愤恨道:“最可气的,莫过于是朕取出了钱财,兴办学堂,可是他们呢,非但不领情,反而还处处冷嘲热讽。”
这也是李世民最无奈的地方,想到这里,心里便觉得多了几分凉意:“难道这些人,就没有半分感激之心吗?”
陈正泰其实挺理解李世民的心情的。
这叫花了钱,也买不到好,横竖人家还是要骂你的。
“你笑什么?”李世民皱眉,看着陈正泰。
“陛下……”陈正泰道:“陛下有没有想过,其实……在这普天之下,受益最多的就是他们。你看,武德律里,制定律令的是他们,律法里大多偏向于保护他们的特权。朝中百官也大多都是他们的子弟,他们从生下来,便是锦衣玉食,长大一些,朝廷还要拨出钱财来,送他们至国子学里读书。陛下允许他们有恩荫,所以无论他们学业好坏,他们但凡成年一些,便要授予他们官职。他们入朝之后,在无数亲族的帮助之下,便能迅速得到高位。”
“陛下看,生老病死,朝廷何止需要供养他们,而且还需给与他们特权,需给他们官位,需利用法律来保障他们的财富。当初隋朝的时候,他们享受的便是这样的待遇,可是……他们会感激隋文帝和隋炀帝吗?到了陛下这里,陛下同样给与他们数不清的好处,他们又怎么可能感激陛下呢?”
李世民听到此,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眼眸半阖着:“卿家的意思是……”
陈正泰正色道:“这是因为,其实他们的胃口早已被养刁了,他们认为陛下给与他们的特权和官位,甚至是财富,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他们又怎么会因为陛下办学,供他们读书,而心怀感激呢?可是……倘若陛下对他们稍有不从,他们便会心生怨愤。看,他们稍有不顺,便要痛骂了。”
李世民不由冷笑道:“这样说来,还是朕对他们太宽纵了。”
“不是宽纵的问题。”陈正泰摇摇头道:“根由在于在他们心里,他们自以为自己是人上人,认为陛下非要依赖他们治天下不可。如若不然,便是他们口中时时提到的隋炀帝的下场。因而……表面上,陛下是君,他们是臣。可实际上……咳咳……下头的话,儿臣不敢说。”
李世民却是道:“说罢,朕不会加罪。”
陈正泰显然等的就是这句话,便道:“可实际上,在他们心里,陛下是臣,他们才是君,陛下治天下,都需要符合他们的规范。陛下的每一条政令,都需在不伤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之下。而一旦把握不住这个方向,那么……陛下便是昏聩之主,将来……他们大可以扶持一个大周,一个大宋,来对陛下取而代之。”
这些话,堪称是大逆不道了。
可李世民深思这番话,却不禁打了个冷颤。
此时的李世民,早没了贞观初年登上宝座时的踌躇满志了。
他现在越发有陈正泰所说的这种感觉。
只是,陈正泰话音落下的时候,一旁的张千也不禁打了个冷颤,他听着陈正泰的话,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这陈正泰到底想做什么?怎么好像是唯恐天下不乱哪。
李世民目光渐渐变得锐利,深吸一口气道:“朕不能将这些弊害留给自己的子孙,若是连朕都解决不了的话,子孙们柔弱,只怕更无法解决了。”
他这一番感慨,让陈正泰打起了精神,陈正泰神色认真地道:“可是要解决,哪里有这么容易呢?就说开科举吧,这科举固然有用,可是见效太慢了,虽是许多人中了进士,可是这些进士,真正崭露头角的,也不过是区区一个邓健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