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雷隐景阳(1 / 2)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从来都不是一件有道理的事情。
天地之间有多遥远的距离?中土大陆可有尽头?天空之上是否有传说的神国?
凡俗尘世的普通人不知道答案,可是那些世外高人清楚。
他们可以翱翔于苍穹俯视大地,也可以轻易来到大陆的任何地方。比如南海,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暖阳,沙滩,畅游碧蓝的海洋。
凡俗之人不能知晓世外高人的喜悦、恐惧、欲望与追求,世外高人也从不理会凡俗中一应婚丧嫁娶,生离死别,更不会理睬布匹行的绸缎遭了蛀虫,粮库里鼠患不断,农夫回家逮住了媳妇与邻村老王偷奸在床,朝廷新封的河西节度使饮酒过量暴毙。
凡俗与世外,两个悲欢离合从来都不相通的世界。
要说想通的唯一一点,就是把把天之道当成共同的信仰。
相传上古年间,轩辕黄帝荡平诸天妖魔,一统大陆,被尊为人族之祖。
其后黄帝受道门大德广成子点化,修道有成,得道飞升。人类得其遗留图腾典籍,观摩学习,民智开启,终而悟道,开始修行明其神通,人族受益之大难以想象。
无数年来,道门长盛不衰,修行天才不断涌现,繁若星辰。
千余年前大唐立国,奉道教为天下玄门正宗,更立为国教,一统天下,无数宗门学院皆为道门管辖,信徒亿万,香火鼎盛,尊崇无比。
大唐西南道邛郡,郡城以西有山名景阳,数座山峰常年隐于云雾中,也隐入了天下第一修行教派,数千年传承的景阳宗。
景阳宗九峰一崖,分内外门。
内门隐秘,尘世无从得知。外门根基庞大,强者无数,天下太平已久,整个宗门兴旺之极。
景阳宗的强盛,不单在于宗门的硕德耆宿众多,也不单在于门下俊彦浩瀚。自立道门为国教之始,三代教主皆出自于景阳宗!
当代教主凌霄真人,便是景阳宗掌教玄微真人的大师兄。教主居住于京都国教圣地清虚宫中,受封国师冕下。
大唐虽盛,却又仰仗国教护持,教主实为整个大陆最有权柄的几人之一。
景阳宗却不因道门之主出自宗内而自命不凡,不仅没有大肆扩张作威作福,反而约束内门嫡传弟子出世修行,外门弟子在尘世多有善举,宗门的强大力量专注于预防抵抗异族侵略,维护大陆安宁。
千年来数次对抗侵略的血战,景阳宗弟子身先士卒,长老供奉浴血杀敌,极尽惨烈之势,成就神勇之名。
曾经几度导致门内子弟几乎尽丧、前辈长老死绝的地步,可是功成之后便默默隐退,回山重燃星星之火复至燎原,再行屏障之职,守卫这片人类的江山。
世间诸派对景阳宗无不敬佩叹服,公认其天下第一宗派的地位。
大唐正德十八年春,二月初一,道邛郡雨。
春雨贵如油,天街小雨润如酥,沾衣欲湿杏花雨......
道邛郡的雨和这些优美的诗句无关,从清晨时分起,随着一声响似一声的惊雷开始,狂风起乌云至,无数雨丝丝丝缕缕缠绵不断,待落到地面便已分不清是雨丝还是雨柱,如同木槌敲鼓的声音,咆哮之声大作。
雷声越来越响,仿佛将天穹炸裂,雨越来越大,无穷无尽无止无歇,雨和雾笼罩了整个郡城。
已是午后,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城中央布置的法台被风雨摧残的七零八落,台上的贡品器物散落一地。主持的道士和观礼的信徒也四散无人,斋醮科仪看来也是泡了汤。
城中,天然居二层靠窗处有张方桌,清风道人临窗安坐。
桌上一壶清茶,一份花卷,一个茶杯。
他体型微胖,花白头发挽在头顶梳了个道髻,圆脸,肤色白皙,慈眉善目,身披一袭旧道袍,神色却是不悦。
清风道人乃景阳宗内门长老之一,专职内门授课,修为境界深不可测,世间有数的强者。
山中岁月清净,太久不履凡尘,他本想趁着斋醮科仪瞧瞧热闹。再者内门久已不曾开枝散叶,顺便考察主持道场的外门弟子资质如何,若能发现璞玉一二,也算宗门之幸。怎奈这场倾盆大雨搅和,清风道人也只有自叹扫兴。
雨一直下,直到傍晚雨势方敛,由柱至丝,由丝至滴。暮色降临之时,雨彻底停了。
清风道人面前的花卷早已扫尽,茶水已然无味。唤过小二准备付账,店主坚辞不受。
道邛郡地处景阳山麓,当地民众对于景阳宗无不奉为神灵,别说一餐面点茶食,便是要他举尽家财供奉也是欣然应允。清风道人也不多言,离去准备归山。
雨后的夜空乌云散尽,繁星点点,清风道人缓缓行走在山道之中,闻着泥土的芬芳,心境空明。
以他的修为脚程,数个呼吸之间便可以回到山门之内,或是由于星空璀璨,或是由于清新自然,清风道人有些享受这种久违的入世之旅,便不愿施展身法,慢慢步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