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抚琴吟诗,琴剑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吩咐完两女前去采购,少女将赵寒煜引进精舍左侧侧屋内。

此屋略小于正中的房间,屋内有桌有椅,桌子对面有个小几,几上一张古琴。

此时,有浅灰色裙装女子奉来两杯香茶,随即离去。

少女让赵寒煜坐在椅中,然后笑着说道:“今日幸得赵师兄援手,驱除我的病痛,无以为报,我习得几首琴曲,现在弹奏一番,盼能为师兄静心凝神,报答师兄援助之情一二。”

赵寒煜闻言欣然同意,暗喜此女居然也是雅道中人。

少女走到几后坐下,双手抚弦略作调试,“铮铮”数响之后,曲声悠扬而起。

赵寒煜通读典藏,师姐宋婉辞又是音律大家,平时耳渎目染,识得这是一曲《潇湘水云》。

此曲作者生活于数百年前,正是天魔族入侵、天下大乱之时。

作者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合流尽头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所以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

赵寒煜静听此曲,待音调转为悠然、低沉之时,神色随即黯然,隐含悲悯之色。

少女见到赵寒煜的面色,心中一动,此人竟然也精通音律?

曲调达到高音,再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峰,随即逐渐趋于平缓,最后音乐在低音区来回盘旋后,推入虚空结束。一曲《潇湘水云》曲终。

赵寒煜也从低沉情绪中清醒过来,望着那双空山新雨后的眸子,轻轻颔首意示嘉许。

少女见遇知音,心中喜悦,纤纤十指一抹,音调一转,换了首《梅花三弄》。

此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赵寒煜在三次将要重复之前,左手小指、无名、中指皆提前伸出。

少女弹奏之余看的真切,心中又是一喜,暗赞对方果然深明此曲之妙处。

曲风再度转换,古朴、清新,有一股自然之气,乃是《渔樵问答》。

此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赵寒煜听到一半,忽然想起一本杂论上记载前朝大周的小故事,有人作诗讽刺周朝一位孟姓名人。他开口念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孟姓名人讲过一个故事,说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去乞讨残羹冷饭,又说有一个人每天要偷邻家一只鸡。作诗人就说这两个故事是骗人的。

这首诗最后两句言道:当时周天子尚在,孟姓名人何以不去辅佐王室,却去向诸侯国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做?这未免是大违于圣贤之道。

这首小诗十分符合渔樵二人的鄙弃之意。

少女闻言,在心中越想越觉得对,不由得多看了赵寒煜几眼,眸中笑意连连。

这时,纤指连弹,厚重之意显现,琴曲换做了《阳关三叠》。

阳关一叠思前尘,琴曲以散音起,撮音止。知君远行,送君至长亭。此去关山万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君宜珍重。

阳关二叠泪沾巾,已到长亭,终将一别。此番一去,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阳关三叠盼重聚,故人已别,身影渐去渐远渐无踪,独抛下那送行人怆立长亭。

赵寒煜心有所感,口中吟道:“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二人琴声、诗句相呼应和,四目相望,均是十分诧异和惊喜。

少女按弦片刻,待琴音彻底沉寂之后,再度拨弦,数声一过,一股凄凉之意渐渐弥漫。

这是一曲《胡笳十八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