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过渡(1 / 2)
河东通往并州的公路上。王真坐在不断摇晃的马车上。马车上还有八个人,加上随身的行礼,看起来十分的拥挤。但这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因为王真并没有花一分钱,要知道,一路上的花费,就是从平阳,到晋阳,最少得花费一百二十元,搭载货车,也需要五十多元,最重要的是,时间浪费的也多,三天的行程,会变成七八天。长途旅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王真穿着一身先生装。他从师范毕业半年了。在河东一所乡镇学校当老师,一开始,那里的情况真的不是很好,教室破破烂烂的,孩子很多,老师严重的不足,他一个人带着八个班,要教授四门课程。
王真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但好在,后来的几个月,迅速的补充来了更多的老师,他们大部分都是师范学校快速毕业的实习老师,经验少,但没有关系,他们自己也一边教授,一边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改进学习。总之,这半年,给他增加了很大的经验。
现在,王真要被调动到并州北方一所乡镇学校担任校长。但他很是担心,因为他知道,并州的基础设施根本不够,老师肯定配备不齐,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教学情况可能不好,大量的孩童被集中起来,他们大部分在之前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共和军是对教育十分看重的,因为教育一项在当地**的政绩当中,占据很大的一个比例。
不过王真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了。河东最糟糕的情况,他都经历过了。大不了再来一次。
不过值得王真感到高兴的是,教育已经成为共和军每个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本来他是无法坐车的,因为票已经卖完了。但看到他是一名教师,马车方面专门腾出了一个位置交给他,而费用是完全不用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孩子,共和军给了他们一次新的生命,很多人之前还是奴隶。现在他们大部分都是自由民,但他们的子女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快的捷径就是读书。
军校,师范学校,以及工科学校都是这些子女最优先考虑的。不仅仅是待遇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快速进入社会,获得社会认可,以及相关地位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重视教育,是共和军政策的一大特色,而教育方面,最大程度上的缓解了 一定的矛盾,民众认为,他们有了更加具体的奋斗目标,那就是,他们的下一代。只要好好的读书,完成相关的课程,他们的未来就不愁出路,以及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是一个机会。而提供教育,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每个人都会不断的进行珍惜的。
京师,洛阳。
曹操从大将军府回来之后,就沉默的看着报纸,似乎很是压抑。
大将军进宫一次,他严肃的说明了宦官的危害,但无奈,太后需要宦官,也需要平衡当前的局势,所以,进宫毫无作用。但北方的威胁依然没有消除。
共和军在这段时间,通过收买,以及恐吓的方式,已经获得很大一段通往南方通道的地区。在中条山,已经有一条小路打开。但这些,竟然没有引起大将军的注意,或许,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分心对付共和军。这会耗费他们一些实力的。所以,共和军的动作很迅速。他们似乎有打开所有南下通道的可能。
“如果共和军先发制人的进攻洛阳的话,尽管会对京师洛阳造成很大的恐慌,但如果宦官和大将军能够意识到这种威胁,停止内斗的话,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吧。”曹操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想法,或许是他被压制的太久了。再或者,他想的太多,导致他很多事情都不能完整的想明白这些事情?不管是那种,总之,他做的事情,还是让他感到有一些很多难以应对的想法的。比如,当前的一些情况。在外力的作用下,或许,他们能够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改变自身的一些矛盾,让情况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状态下。
“但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大,共和军很懂得进退,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取某种合适的政策,他们的策略不断的进行调整,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些不断发生的变化,让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加的有利的多,这或许才是他们最应该注意到的情况。”曹操如此想到。
共和军似乎不太会冒进,在获得通往南下的通道之后,共和军也不会主动的发起进攻,先发制人的进攻京师洛阳,尽管共和军一贯先发制人,但有的时候,他们也会适当的进行调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