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渭水吟(2 / 2)

加入书签

瞧着长孙无忌精打细算的模样,李世民笑道:“弘礼,就依辅机之言,若南诏愿意增加押运路费,则将国库的硝石矿先贩卖给他们。”

“臣遵旨!”杨弘礼微微躬身,莞尔又道:“陛下,外夷之主悉数入京,按照往昔习俗,那‘渭水吟’也当在三日后举行,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选,以便微臣早作登记。”

“渭水吟”李世民默念之后,似笑非笑的瞟向李承乾。

这时,魏征亦是抿起嘴角,偷看了一眼李承乾。

“阿爹,何谓‘渭水吟’?”李承乾从未听闻此事,一脸茫然。

李世民回道:“自贞观四年起,外夷除了前来长安觐见上供,还与我大唐青年才俊共同切磋,切磋地点设在渭水河畔,故而唤之‘渭水吟’。”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咱们大唐派人与外夷比试武功?”李承乾恍然道。

然出乎李承乾的意料,李世民摇头轻笑:“非也,国与国之间怎会切磋个人武艺,即便个人武艺再出众,于百万大军中也很难发挥作用,切磋武艺无丝毫价值。”

“那‘渭水吟’比试什麽呢?”当李承乾说完此话,眼色一亮,直念道:“吟...吟...莫不是吟诗或吟曲耶?”

李世民眯眼笑道:“乾儿你只说对一半,除吟曲之外,还有舞蹈、书法、妙解,共四项比试。比试之初,每个国家上交一万两白银,最终夺魁的国家可囊括所有白银。”

“可惜啊,数年来,咱们大唐除了书法之外,其他三项输的极为惨烈,几年下去,都好几万两白银了。”长孙无忌垂丧着脑袋,颇为幽怨。

“渭水吟”比试书法李承乾倒可以理解,毕竟书法出自汉人,碾压其他外夷不在话下。然比试舞乐则有些托大,如今大唐广流的舞曲皆来自诸如龟兹这样的番邦小国,经五胡乱华之后,汉人本土的音律失传的失传,胡化的胡化,这样比试,哪敌得过其他外夷,岂不是自寻死路。还有那“妙解”听着就很玄乎,平素闻所未闻,不知何物。

李承乾满心疑惑,不吐不快道:“阿爹,这些比试项目是谁规定的?不仅对我大唐无半点优势,反而劣势频频。”

李世民无奈道:“‘渭水吟’四个项目皆由大唐及外夷共同推选,怨不得旁人。大唐提书法、西域诸国提吟曲、吐蕃及漠北薛延陀等小国推舞蹈,而妙解则由西南六诏联合选出。”

“原来如此”李承乾幡然点头,继续道:“阿爹,前三项乾儿尚能听个明白,可最后的妙解到底切磋什麽?”

听到这儿,李世民叹道:“说到这儿,不得不说那六诏的聪明之处,且抓住了项目比赛的规则,想出‘妙解’这麽个项目。”

“哦?这是何意?”李承乾询道。

“比试素来有评判规则,‘渭水吟’提倡之初,大唐及诸国便商议得分规则,项目提出之国若得到该项目的魁首可获一盏灯,若某国夺得旁国提出的项目则能获两盏灯。譬如大唐本是书法的提倡国,若派出的比试之人夺得魁首则获一盏灯。倘若书法大赛由别国获得魁首,如吐蕃,那麽吐蕃且能获得两盏灯。”

“这样的比分规则起初是为了减小各国不同领域的差距,使得‘渭水吟’增添几分趣味性和激烈性。然六诏反其道而行之,不推举本国擅长的项目,选了一个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解决项目即‘妙解’,‘妙解’说白了就是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直至今日,渭水吟举办数届,还不曾有哪个国家可以解答。六诏使用此计可使别国无法得到他们的两盏灯,但他们或许运气好可获别国项目魁首从而斩获两盏灯。可惜,早已立下盟约,即便大唐及其他外夷明知六诏投机取巧,亦别无他法。”

这完全是钻取规则漏洞啊,然诸国盟约已立,还真不能为一万两白银将六诏怎样,李承乾有些讷讷道:“如此一来,那六诏岂不是年年魁首?”

此间,魏征开口道:“那也不至于,有些外夷在音律及舞蹈方面颇有研究,去年获胜的便是吐蕃。”

闻言,李承乾点点头,然心中又起疑问,询道:“那裁判呢?”

“裁判?”

一时间,在场之人皆是一脸迷茫,不知李承乾言之何意。

当下,李承乾缓过神,而今的大唐哪有裁判一说,连忙改口道:“就是判官,诸如书法比试,总要有人评判胜负耶。”

魏征笑道:“原来殿下询的是判正,判正之选当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示意,可毕竟数十个国家切磋,很难寻觅一位刚正不阿之人。那些外夷前来长安队列至少百人以上,为了渭水吟的比赛相对公平,判正则从每个番邦抽取五十人,大唐亦是从百姓中抽取五十人,这些人届时会安排于判正席,升灯人观判正席呼声大小,判别比赛孰胜孰负。”!-12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