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朱标开始安排后事!(1 / 2)

加入书签

东宫。

专门腾出来,用于实验的偏殿内。

雄英坐在轮椅上,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紧贴显微镜目镜,观察着载玻片血样中,细小微生物的密度。

这些天,师兄、师姐也教会他,如何使用显微镜。

并且在观察中。

认识到,让他身体变得如此之差的,那种细小微生物。

某刻。

雄英抬头,看向旁边,在为他调配今日用药剂量的师兄、师姐,“师姐,为何用药后,微小生物在血样中的浓度小了许多,可我的情况,还没有出现明显好转?”

自从用了这种水杨硝酸,连续输了两瓶后。

他的体温已经完全降下来了。

并且基本恒定。

不会像之前,用大蒜提取物那般。

用药半天后。

仿佛药效就失去作用,体温就会迅速升高。

可饶是如此。

他依旧感觉没有一点力气,站不起来,坐不住。

并且,胸口还是疼的很。

依旧会咳血。

春晓搅动的动作微微停顿一下。

略微犹豫。

看向雄英,“小师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肺痨这种病,致病微小生物,会伤及患者的肺部。”

她也不敢和小师弟说的更加详细。

他们在燕华。

曾经解剖过,一个肺痨死亡的患者。

发现,患者死亡后,肺部已经完全坏死。

小师弟的应该没那么严重。

可……

“现在要先灭杀你体内的致病微小生物,等致病微小生物灭杀后,人体有自我恢复机能,配合后期的传统诊疗疗养方式,慢慢一点点修复小师弟,因致病微小生物,而损坏的肺部,恢复期的时间,可能会有点长。”

……

雄英见春晓,眼底的伤感。

虽然不是很清楚。

但他也明白。

糟了这么大的病。

太医都给他下了判决。

即便能挽回性命。

即便坏损的肺部,能慢慢自我修复,恐怕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他的身体,肯定也大不如从前了。

师姐他们为此而难过。

随即笑笑,“师姐,还能继续活着,能和亲人、朋友一起活着,看着天下越变越好,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对于不能完全恢复到从前,我并不遗憾。”

春晓看着雄英脸上,豁达的笑容。

强忍着难受,挤出笑容。

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们更想看到,昔日那个,像极了师傅,英姿勃发的小师弟。

嗒嗒嗒……

脚步声传来,打破殿内淡淡的遗憾气氛。

杨荣腰间佩刀,快步走到雄英身边,“太子,陛下拒绝了你和皇后去探视的请求,让太子好好安心接受诊疗。”

春晓、民丰不由拧眉。

一时间,对这位大皇帝,更多了几分不满。

雄英也不由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小腹,低头看着。

他并不是想去看看,父皇是不是真的坚持不住,想要做准备。

他就是单纯身为一个儿子,在父亲病危之际,想去看望一下。

并且,想把师姐、师兄推荐给父皇。

无论他们父子,有多少不合。

他都想尽一份孝心罢了。

没想到,却被父皇直接否决,恐怕,父皇是误会了吧。

春晓三人,看着雄英,均都不约而同默默叹了口气。

某刻,雄英抬头,似乎释怀,笑着摇头,“不允就算了。”

把师兄、师姐推荐到父皇身边,也挺麻烦的。

会给师兄、师姐招惹祸患。

父皇不允就不允吧。

“师姐,今天你早点给我输液吧,中午你还要回耿家。”

春晓笑着点头,“行,也快中午了,药也配好了,那就开始吧。”

……

正午时分。

耿府门口。

耿炳文带着一家人,站在府门外。

耿炳文夫妇,目光关切,期盼盯着朱紫巷口。

身为父母。

当初把儿子、儿媳逐出族谱,是不得已之事。

毕竟,耿家上千口人。

耿瑄投向燕王。

还不似俞靖那种,受先皇之命。

是自己主动跑去的。

当大皇帝和燕王翻脸后,幼子耿瑄昔日这种行为,就成了别人用异样眼光,紧盯耿家的缘由。

他们总不能,为了两个孩子。

就不管不顾耿家千口吧?

看看,这十八年。

大皇帝都做了些什么事。

和燕王连襟的代王朱桂,率先被皇帝找了个借口,削掉了藩王爵位。

失去了一切。

安王朱楹更悲惨。

只是在王府中,发了几句牢骚。

就被身边锦衣卫探子,揍了一本,被扣上了妄图谋逆的罪名。

一家人,差点丢了性命。

燕王用一座造船厂全部设备,加第二代战舰技术,才换下安王一家平安。

这两位藩王最惨。

为何?

还不是因为,这两位藩王娶了燕王的小姨子嘛!

大皇帝对兄弟尚且如此。

耿家若是不和两个孩子划清界限。

恐怕比这两位王爷的下场更惨!

至于现在?

现在,他耿炳文倒不那么担心了。

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

大皇帝还敢动耿家?

动耿家,势必让眼下剑拔弩张的金陵局势,瞬间破碎,最后一点,极不稳定的平衡,也将彻底被打碎。

金陵极有可能,顷刻间,陷入刀兵动乱。

所以,他断定,即便他耿家,今天大大方方让小儿媳回家坐坐,大皇帝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而他,在这个时候,通过次辅方孝孺传话,希望小儿媳回家坐坐。

其实,就是表明一种。

他要站队太子的态度!

虽说,太子欲要全面效仿燕华那套,实话实说,他心中也有些抵触。

比如,未来会不会效仿燕华。

不分爵。

他们这些得到爵位的,是不是也会来个折中之法,三世而斩之类的?

更甚者,直接不能继承!

可相较支持陈王那班人。

他更无法接受,那班人。

让那班人,继续折腾下去,他估摸着,他们追随先帝,打下的大明王朝,恐怕连百年也坚持不下去。

这些年。

瞧着,发展是一日千里,花团锦簇。

工厂是一座接着一座,拔地而起。

冒着滚滚浓烟,使整个金陵天空都灰蒙蒙的烟囱,是越来越多。

可在这盛世之下。

却使越来越多人,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偷渡去燕华!

和沐英的通信中。

沐英说。

大西南地区。

上至小富之家,下到城中普通百姓,宁愿冒险去穿越凶险重重的边境深山老林,都要成群结伴,往燕华北方行省(南朝)跑。

至于其他地方。

比如金陵。

与他们耿家名下合作的一些小商贾,这些年,几乎都跑光了。

都是拖家带口,藏在燕华的商船货舱内,甚至装货品的箱子内,往燕华跑。

以前的大明,有三个群体。

上中下!

可如今。

中间群体,如果有机会就跑。

最下面的群体跑一跑,反正基数很大,无所谓。

可中间群体一旦跑的太多。

整个民间结构。

就从上中下。

变成上下两个二元结构了。

这些年,他也偷偷读了很多,从燕华秘密传回来的书籍、研究报告之类的。

燕华对中原这种,上中下三元结构,中层或是逃离,或是沦为下层,迅速变为二元结构,就有研究。

燕华的研究认为。

民间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转变,如果不能引起重视。

极有可能,引发天崩地裂的动荡。

对于这个结论,他很认同。

这些,他能看到的,来自燕华研究的秘密报告。

朝廷其他人难道看不到吗?

看得到!

有些人不重视。

有些人重视,却无能为力!

更多人,就是支持陈王那班人。

他们的利益,决定了,他们对这个研究结论,充满了敌意和痛恨!

因为正是他们,造成财富迅速且极端的集中。

并且,就在他们手中。

他们怎么可能,真正认同这个研究结论?

所以,如果让这班人继续为了他们自身利益搞下去。

大明恐怕撑不了太久。

在燕华的研究报告中认为。

之所以,这种三元向二元,迅速转变的情况,没有引发大明朝,地动山摇的动荡。

主要原因是,武装殖民经济开拓的市场,赚取的红利。

分一点涮锅水,暂时还能让二元结构中,最下面一元群体,过上勉强能接受,且能满意的生活。

一旦对外扩张走不下去。

而三元结构中。

中间一元,负责民间财富迅速流通的一级,大范围消亡。

整个民间财富将会变成死水,再加扩张走不下去,无法得到外部活水。

而顶层一元的群体,依旧要攫取最大利益。

最终必然导致,天崩地裂的局势。

他认为,这些分析,说的就很好!

出于对陈王为首,那班人马的极度厌恶。

虽然太子全面效仿燕华的打算,让他也有些抵触,情感上无法接受。

但他还是更愿意支持太子。

因为他从战乱中走来。

一旦天下烽烟四起。

支持陈王那班人马,现在贪婪的嘴脸,必然会成为,无数起义军,最为痛恨的对象。

就像他们当初做过的。

每次战争胜利之后。

那些他们极为痛恨的显贵之家。

往往都会被他们,抄家灭族!

妻女幸运的,还能给义军中的将领,当个予取予求,卑微的妾室,玩物。

不幸者。

要么被愤怒的义军残忍杀害,宣泄悲惨命运,酝酿的无穷尽恨意。

要么被扔到义军开设的官技馆!

乱世中,底层的起义,就是如此残酷。

和隋唐时期,那种世家轮流坐庄是完全不同的!

而时至今日。

已经不可能再有,隋唐时期,那种世家轮流坐庄了。

或许,后来的造反者。

身份地位,比先帝好一点。

但也不可能如隋唐时期。

世家对普通人,那种高高在上的震慑了!

任何一个造反者。

想要成功。

都要顺从民心!

都要被迫,跟着义军的情绪去,追名逐利!

而底层百姓的情绪善恶,往往即是朴素的,也是黑白分明的。

底层绝大多数,没有什么斗争和妥协的概念。

一旦烽火燎原。

愤怒开始发泄时。

就会是一种,完全的,不受控制的摧毁!

彻底摧毁,他们所痛恨的、仇视的,只有等这种情绪,在战乱中完全发泄后。

顶层领导者。

才能开始进行破坏后的重建!

当初,元末的义军,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先帝率领他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甚至,隋唐时期,不受世家子领导的义军,诸如食人魔王朱璨、瓦岗、窦建德势力,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这些人,在成为一方诸侯前。

所进行的,就是完全的摧毁!

食人魔朱璨,走上了一条完全极端的道路,其麾下军队,完全变成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禽兽。

这群人,称之为流寇都不配。

瓦岗在李密之后,试图招揽世家。

可也造成了瓦岗的分裂倒塌。

窦建德走的稳一点。

一直等到麾下起义军,通过破坏杀戮,将仇视情绪宣泄的差不多,窦建德才开始和世家合作,开始重建秩序,重建统治区的经济。

可相较于李渊这些人。

窦建德这条路,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所以,尽管窦建德名声好。

但不等他积累起足够的底蕴,就被李唐覆灭。

有朝一日。

大明天崩地裂时。

他耿家若是和陈王那班人站在一起。

下场必然十分悲惨。

……

相较于耿炳文夫妇,满眼的期盼。

耿炳文夫妇身后,三个儿子、儿媳,一群孙子孙女的眼神,就有些游弋不定。

更多在观察,周围府邸,有没有人窥探。

脸上隐藏着心虚、不安。

仿佛,十分担心,因为春晓回来,耿家被归类为燕华、太子一系。

耿炳文长子耿瑞,在另外两个兄弟,不停眼神示意中,硬着头皮,凑到耿炳文身后,小声问:“父亲,咱们家真的要支持太子吗?太子的赢面太小了,而且,太子还要全面效仿燕华……”

耿炳文皱眉扭头。

眼神犀利看着身后众人。

眼底闪过一抹浓浓失望。

这些小辈想些什么,他很清楚。

更知道,这些年,他们做了什么!

冷冷道:“我知道,虽然我严厉禁止你们吃干股,但这些年,你们应该偷偷摸摸也干过这些事!”

胡惟庸、吕本为首的保守派工业集团。

为了拉拢人,拉帮结派,扩张势力。

这些年,没少围猎一直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的人。

蓝玉为此。

他常家的几个外甥,以及几个儿子,全都带在身边。

哪怕朝中有人弹劾。

说蓝玉,把家族重要男丁,都带在身边,执掌最为精锐的北境军团,在大皇帝眼中,给蓝玉上眼药。

蓝玉也不收敛。

为何?

就是因为,有很多人在围猎蓝家。

想把蓝家拉下水!

可蓝玉做到如此地步。

也只能看护住这几个,他最在乎的人。

蓝玉的小妾,就有吃干股,被蓝玉知晓。

给蓝玉生了个儿子。

并且那孩子还在襁褓中。

蓝玉都忍痛,直接杖杀了这个小妾。

可饶是如此。

能制止吗?

据他所知。

蓝家,依旧有后宅女人,偷偷接受,人家白送给她们的干股!

蓝玉,似乎也放弃了这些人。

做好了,随时抛弃这些人的准备。

能有什么办法?

财帛动人心!

说也说了。

甚至连杀人都杀了,依旧无法阻止,蓝玉即便有将帅之才,他也无法管住家人的贪心。

他也同样如此。

好在。

他这些孩子,由于管束严格,只是小打小闹。

他一直在京城。

也无法像蓝玉那般,把孩子们,带到边境,环境较为纯粹干净的地方。

“以前你们偷偷摸摸,拿一点,吃一点,我就不说了,但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们哪个,还不收手,将来彻查清算时,也别指望,老子为你们说情!你们也别怨为父,抛弃你们!”

……

耿夫人虽然泼辣。

此刻却也没说什么。

直到某刻。

一辆有着东宫特殊标志的马车出现在巷口,耿夫人忙提醒道:“来了!”

话中。

这位往日,泼辣的耿夫人,看着马车渐渐驶来,脸上明显露出了拘谨、忐忑。

耿炳文看着马车同时。

余光看着他这个,出身乡野,一直嫌贫爱富,却也夫唱妇随的泼辣婆娘。

瞧着这婆娘,拘谨、忐忑不安的模样。

不由暗笑。

当初这死婆娘,可是万般瞧不上小儿媳。

虽然小儿媳是燕王的学生。

可在这死婆娘眼里。

小儿媳到底出身平民。

而且,一个女孩子家家,抛头露面行医,标新立异,更让这婆娘无法接受。

可现在好了。

小儿媳娘家,如今也了不得了。

土桥村那些人。

迁徙燕华后。

起先耕种同时,几乎是燕华,第一个开办乡土村社工厂的农村。

后来,跟着燕王迁到燕京后。

就彻底放弃了土地。

全村集资,搞起了工厂。

最初,在燕王的技术支持下。

搞自行车工厂。

飞马牌自行车,即便是二十八年后的今天。

依旧是自行车行业,响当当的品牌!

由于土桥村重视教育,尤其重视那些,燕王十分看重的杂学教育。

小儿媳他们后面一批孩子,成长起来后。

都一个个,成为了土桥村工厂的顶梁柱。

那些有技术手艺的且不说。

最主要,有一批,人家自己培养的研究人员。

更有小儿媳他们这批,现在充斥燕华冶金、生物、化学、医药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这些孩子搞出来的研究成果。

虽然也会授权给其他工厂。

可土桥村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技术加持下。

隶属土桥村的产业,如今已经不止飞马牌自行车了。

人家给自行车装上蒸汽气缸。

进入光学玻璃、高级印染等行业,花费大量钱财,对这些高技术行业,进行攻坚克难。

朝廷这边,军中通过民间,半公开走私搞来的高倍数望远镜。

很多就使用了土桥村的光学玻璃!

论财富,有人估算,小儿媳娘家,光明正大,踏踏实实赚的钱,都超过他们耿家了。

当然,只是超过耿家明面上的财富。

毕竟,耿家还有很大一部分财富,来自于当初战争时期。

这是小儿媳娘家的情况。

小儿媳,小儿子两人,也绝非,他身后这三个儿子可比。

小儿子耿瑄。

如今已经是高配的中将一镇统制。

按照燕华的规矩。

和平时期,原本少将军衔的镇统制,高配中将。

战争时期。

就能统帅,由五个镇,组成的一个军司令!

五个镇!

那可是六万五千人组成的精锐大军啊!

他现在,独领一军,估摸着,也就十万左右。

小儿子,都和他差不多了!

至于小儿媳春晓。

那就更了不得了!

燕华医科大学副山长!

和其师兄,两个人带着一个庞大研究团队,制定了燕华传统医药体系,开创了中成药体系!

这些年,朝廷和燕华的贸易中。

中成药就占据了。

总贸易额的一成!

朝廷这边也有郎中、药房,或者巨富之家,搞中成药。

可最受大明百姓欢迎的,还是燕华的各种,袋装散粉、蜡封水蜜丸之类的中成药。

因为燕华有成规模的中药材种植。

中成药价格便宜!

因为燕华的中成药,据说借助显微镜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配方合理,反正治疗效果较之朝廷这边的中成药,更显著。

这些针对各种病症,有着详细说明,价格便宜,效果不错的中成药。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如同天降甘霖!

不需要让郎中诊脉,花费更少的钱,就能治疗病痛!

朝廷这些年人口的膨胀增长。

燕华中成药的普及,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极西之地也广泛使用这些中成药。

他就在随大皇帝西征中,发现极西联军,乃至民间,有很多来自燕华的各类中成药。

再加上。

小儿媳培养出来的那一群,遍布天下各地的女郎中。

可想而知,小儿媳春晓,在天下间的民望!

这婆娘曾经瞧不上小儿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