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千军万马闯科举(2 / 2)

加入书签

  于成明也是想到这里是童生堂,不再是原来的村学堂,忍住了心中的怒气,坐了下来。

  外地学子看到后,也就跟着坐了下来,这是将于成明当成他们的领头羊。

  仲怀看到如此激烈的言辞交击,歪斜着身子,碰了碰刘慈。

  咂摸着嘴,感叹道:“刘慈兄,科举的考试从我们进入童生堂就已经开始了。”

  刘慈没有回话,只是是翻着书,但内心也不平静。

  他知道,其实从入学考核刷掉五百八十名学子科举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只要是竞争,就存在江湖。

  童生堂,以成绩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堂,甲为优,丁为差。

  甲堂二十人,乙堂三十人,丙堂人数最多,多则六十人,少则四十人,每年无法固定人数,因为随时会有退学的人。

  想要从丁堂升学到丙堂,需要考试,这是竞争。

  丙堂和乙堂想要升学到甲堂,也是需要经过统考,这是竞争。

  童生堂就是一个模拟科举化的考场。

  在童生堂,但凡在甲乙丙堂读书的学子,没有考取童生资格的,都在努力准备县试和府试。

  而那些考取童生资格的学子,则是在努力准备来年的院试。

  甲乙丙堂,相对丁堂,都是在童生堂待过最少一年的学子。

  在童生堂,有句话流传了几百年。

  年龄越小,天赋越大,机会越大。

  毕竟能考取童生堂的,都是在七八岁入学的,几乎同龄。

  学习快,天赋高的,就能在来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逐步升学至丙堂,乙堂和甲堂。

  所以,甲堂中年龄最小的有最大的机会考取茂才,这是所有在童生堂读书的学子,还有讲师们的共识。

  “你们可知一旦考取了茂才,意味着什么吗?”姚错突然的一句话打破了刘慈的沉思,将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根据宁国律法的规定,茂才可着灰衫,头顶方布巾,免赋税徭役,每月发放一两银子,见官可不拜,进城无需交钱,可去宁国所有地方无需路引。”

  “最重要的是可以报名参与文士考试,有了成为神官的可能。”姚错得意的卖弄自己的学识,进一步补充了陈讲师未讲明的科举制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刘慈尽管已经了解到很多读书人的特权,但还是第一次听到茂才在宁国享有这么多的优待。

  他忍不住感叹古代阶级森严,普通人要想步入士大夫阶级,只有读书一条路。

  接下来,丁堂学子们在初步了解童生堂后,则是正式开始了今天一天的求学。

  丁堂的课程相对甲乙丙堂来说是比较满的。

  因他们二十名学子除了读书写字以外,没有怎么学习时务、文艺和经史。

  而这一切都得由三位讲师从头开始亲自讲解。

  不过这也是刘慈他们考入童生堂的目的,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接受科举系统的教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