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六十章(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章

        正屋里,  沈伯文坐在老爷子对面,等着他做决定。

        老爷子左思右想,才开口道:“我跟你娘,  还是不跟着你上京了。”

        他主要还是舍不得将家里的地丢开,虽说老二够能干,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地里,  这要是跟着老大去了京都,那不是一下子就闲了,  没事儿干了?

        他这话一出口,  沈伯文还没开口,  沈老太太眉头一拧,  顿时不乐意了:“你不想去是你不想去,  我还想跟着儿子去享福呢,再说了,  我还打算在那边儿给阿苏相看个好人家呢。”

        一提起小女儿的亲事,  老爷子动摇了。

        其实自从长子中了举人之后,  上他们家说媒的人便络绎不绝,只是老妻一个都没瞧上,  铁了心想要给小女儿找个家里清白,  父母好相处,  自身还有本事的女婿。

        老太太还没说完,紧接着又道:“再说了,  我大孙子跟阿珠这次也要跟着过去,  老大要忙着办事儿,老大媳妇儿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两个孩子,  我肯定是要过去帮忙的。”

        还有句话她没说,  现在老大科举也考完了,  万一老大媳妇儿回头又怀上了,那边儿也没个长辈照料,老二家的跟老三家的娘家人起码在这儿呢,京都又没有老大家的亲戚,她可放心不下。

        沈伯文也是倾向于爹娘过去的,倒不是指望着二老帮忙带孩子,而是想要孝顺爹娘,毕竟自己是长子,为爹娘养老也是应有之意,省得老爷子如今一把年纪了,还整日要忙着下地干活儿。

        闻言便附和道:“爹,您就跟娘同我们一块儿过去吧,这次的进士中,有不少青年才俊,到时候肯定能找到一个您跟娘都满意的,到时候要是操办亲事,还需父母都在才行。”

        老爷子还是沉默,不开口说话。

        沈伯文不得已,叹了口气,使出了绝招:“爹,娘,儿子这一去,京都距离广陵颇远,山高路远,三年才能得一次探亲假……”

        “要三年啊?”

        他话音刚落,老爷子就吃惊的抬起了头,不由得问道。

        “是。”沈伯文点了点头,诚恳地道:“长子奉养双亲本就是应有之意,儿子不能自己在京都享福,却将您跟娘留在这里,爹……”

        许久之后,沈老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终是答应了。

        一旁的沈老太太立马高兴起来。

        沈伯文便随即道:“我去同二弟和三弟说说话。”

        “去吧。”沈老爷子摆摆手,心里又是欣慰又是难受。

        沈伯文出了正房,却发现沈仲康与沈叔常都在院子里站着,不由得走上前去,主动问道:“怎么了?一个个的不在房里,反而待在外头。”

        沈叔常性子直,闻言便道:“大哥,你是要把爹娘接到京都去吗?”

        沈仲康虽然没说话,不过看眼神,应当也是想问这个。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沈伯文自是点头承认了。

        兄弟俩半晌没说话,过了片刻,沈仲康才讷讷道:“这样也好,爹娘操劳了大半辈子,也是时候享享福了。”

        沈叔常也点了点头。

        沈伯文明白他们二人的心情,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说到底,同样也是亲人分离,心情复杂是正常的。

        他拍了拍他们二人的肩,安抚道:“若是实在舍不得,那就跟着大哥一块儿进京?”

        “那可不成!”

        此话一出,两个弟弟顿时异口同声地拒绝了。

        他们俩对视一眼,才由沈仲康开口道:“只有长子奉养父母的规矩,没有成年的弟弟们还要让兄长养着的道理,这件事,大哥日后可莫要再提了。”

        “就是。”沈叔常也道:“大哥你也刚到京都,还不稳当,我们才不去当拖油瓶呢。”

        尤其他们两家的媳妇儿都表示不愿意跟着过去,因而此时他们俩说起话来都硬气多了。

        沈伯文笑笑,“好,但日后若是有事,一定要记得跟大哥来信。”

        两个弟弟自然不会推辞。

        ……

        翌日,沈伯文登了三叔公家与吴掌柜家的门,依次拜访。

        沈杜在京都时帮了自己许多忙,吴掌柜托人给自己带过来的分红则是解了燃眉之急,最终才够买下房子,这两份人情,他不得不承,因而便上门拜访,顺道看看自己的两个弟子。

        原本他还想问问两家的长辈们关于两个孩子将来读书的事。

        沈杜就挠了挠头,跟他说起,“堂兄,我想带着秋生去广陵府的书院上学,他娘那边有个亲戚,也方便照顾他,京都太远了,我们家里人都舍不得。”

        沈伯文早有预料,并表示理解,至于为什么在广陵那边的书院有亲戚,这几年还在桃花村的私塾上学,怕也是因为先前年纪还太小,放心不下吧。

        因而他颔了颔首,只道:“毕竟我同秋生有过一段师生情谊,日后他若是有什么学业上的问题,尽管给我写信便是。”

        “一定一定。”沈杜满口答应。

        而吴掌柜那边,则是一脸期盼,主动问起:“不知您将来还有没有继续教导学生的想法?”

        沈伯文原本已经做好了吴家也舍不得孩子的准备,却没想到吴掌柜似乎不是这么想的?

        于是他沉吟了片刻,才道:“自然是有的,只是……您舍得和仁吗?”

        吴掌柜自是舍不得的,但孙子的前途更重要,尤其是他也是看着当初的沈秀才,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的沈进士,心中难免艳羡,如此就更加希望孙子也能像他老师这般,将来考上进士,光宗耀祖。

        于是他叹了口气,才道:“若是说实话,自然是舍不得的,但为了他好,还是让他继续跟在您身边接受教导的好。”

        沈伯文明白,便点了点头,“您若是放心,我这边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他先前已经打听过了,翰林院中清闲,他们这些编修修撰的主要工作便是修史,谢之缙负责撰述,自己负责篡辑,除了上班时间早了点,工作倒是不忙,甚至还能读读书,写写文章,也不用加班,这样他自然有时间在下班之后教导学生。

        随即便补充道:“只是我平日里还要上衙点卯,教导他们的时间恐怕只有每日下衙之后与休沐那日,为了不耽误几个孩子的进度,便打算先在那边给他们找个学堂,白日里依旧跟着那边的先生读书。”

        吴掌柜听罢,眼都没眨便点点头:“正该如此,您考虑的周道。”

        他求的不过就是沈伯文不忘记自家孙子这个弟子,能在闲暇时候教导一番,便已经足够了。

        毕竟成为沈进士的弟子这件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意味着他们吴家与沈进士的关系不会断。

        况且,沈进士自己的长子,还是和仁的师兄呢。

        现在长源县那些其他乡绅地主们,都想着要怎么才能攀上沈进士,同他交好,哪儿比得上自己家,早早地就同他有了交情,如今这交情怕是还要延续到下一代,这怎么能让吴掌柜不欣喜高兴,感叹自己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了沈进士这块儿璞玉。

        如此想罢,吴掌柜又道:“到时候我让和仁他爹跟他娘也跟着过去,正好京都那边还有书坊的生意也需要人看着。”

        沈伯文闻言便点了点头,温和地道:“既然您已经做了决定,那等我回了京都安顿下来,便给您写信。”

        “好好好。”吴掌柜立马高兴起来,满口答应。

        吴家这边说妥了,沈伯文便告辞离开。

        然而刚走出这条街,面前忽然闪出一个少年来,挡在他跟前。

        沈伯文定睛一瞧,觉得有几分眼熟,似乎是自家刚回来那天,在城门口瞧见自己就跑了的那个,后来经过二弟妹说了,他才知道是她雇了来等他们的人。

        眼前的少年看着年纪不大,约莫也就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长相倒是清秀,穿的虽然破旧,好在收拾得颇为干净。

        沈伯文脾气很好,被拦住了也不生气,温和地问他:“这位小哥有什么事吗?”

        少年好像有点紧张,但还是大着胆子开了口:“求沈老爷收小子为仆!”

        说罢便双膝下跪,给他磕了个头。

        这个情节发展倒是沈伯文没有想到的,他皱了皱眉,先伸手将人扶了起来。

        少年没有想要用下跪挟他答应的意思,顺势就起来了,然后不等他开口问,就主动交代了自己的情况。

        名叫唐阔,父母双亡,无亲无故,家中还有个妹妹,拉扯着长大,但是自己马上就要成丁,日后徭役也有他一份,不想让妹妹再跟着自己受苦,便大着胆子来求他收下他们兄妹俩。

        沈伯文听罢,虽然动了恻隐之心,思及师兄家中的那一户仆人,心有所动,但却没有当场答应他,只道:“你回去等消息吧,这件事我还要同家里人商量一番。”

        少年没有多说话,又磕了个头,就离开了。

        沈伯文看在眼里,叹了口气,说不好心中是什么感受。

        回到家中,同沈老爷子将这件事一说,老爷子沉思了一会儿,便道:“这个孩子我先前也听说过,收下吧。”

        “你如今也有了官身,总得有个帮你跑腿办事儿的人。”

        既然老爷子都这么说了,沈伯文便答应了下来,第二日就将手续去办了。

        县衙的人一看是进士老爷来办事儿,半点儿都不拖延,立马就给办妥了。

        ……

        离家这日,村里人都把他们送到村口,邻居家的万婶子满眼都是艳羡,不由得同沈老太太道:“你家老大这么有出息,你这下可是有福气了,能跟着去京都享福。”

        沈老太太原本就高兴,这么一听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摆手一边道:“这还哪儿跟哪儿呢,我都听说了,京都那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大官儿遍地都是,我们家老大这样的丢进去啊,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

        沈伯文在后面听得真切,心中不由得笑了笑,老太太这可是说对了。

        自己这个七品放在京都,还真是不起眼。

        万婶子可不管这些,只管老姐妹这下要去享福了,又是感叹了好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