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危险的局面(1 / 2)

加入书签

第761章  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危险的局面来临了

        光刻胶是任何一家芯片加工企业都是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

        虽然它的知名度远远比不过光刻机等设备,也没有晶圆的名气大。

        但是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美利坚和东瀛搞出个对南山半导体的禁售出来,立马就让其他的半导体企业也噤若寒蝉。

        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危机。

        “曹总,我们合资的工厂里头的光刻胶,可以根据你们的需要去进行调整。”

        “不过后面估计也是没有办法轻易从美利坚和东瀛那边买到新的材料了。”

        徐军首先就给曹阳打了个电话,表明了华威那边的态度。

        美利坚和东瀛这一次要封杀南山半导体,肯定不会留下那么多的漏洞的。

        华威的芯片,主要是交给南山半导体代工的,自己合资工厂的产能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曹阳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到时候我亲自跟赖远鸿一起带着团队去搞技术攻关,我还是有信心在3个月内搞出产品出来的。”

        “当然了,后续的生产确实也是有停产的风险,华威也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的芯片代工业务交给其他厂家来做。”

        “南山半导体可以在5个月的时间内搞定光刻胶的自主生产吗?”

        当然了,要说他一点担心都没有,那肯定也是假的。

        不过,关键时刻,徐军的态度倒是很直接,他是支持南山半导体的。

        “甚至就连院士的数量,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徐军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曹总,南山半导体那边应该是有一定的光刻胶库存的吧?”

        这种情况下,后续华威手机等产品的生产,也都是跟芯片供应情况密切相关。

        徐军深呼吸一口气,给出了一个很有魄力的回复。

        对于一家大公司来说,稳定的供应链还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打电话给曹阳之前,就已经考虑过了这方面的问题。

        “徐总,感谢华威的信任和支持。”

        有系统在手,还怕搞不出来?

        这个时候,正好考验一下大家的支持力度,看看大家愿不愿意为南山半导体冒险。

        曹阳没有任何隐瞒,把实际情况跟徐军共享了。

        “我给南山化学那边下的指示是3个月内完成光刻胶的替代生产。”

        “到现在为止,南山集团已经是国内专利拥有数量最多的企业,也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项最多的企业。。”

        “不管是美利坚那边的制裁,还是市场冲击,全部都挺过来了。”

        “曹总,南山集团成立至今,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

        不愿意?

        那也是正常的。

        “光刻胶有3个月的库存,之前的芯片本身也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库存,再加上成品在各个环节也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库存,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支撑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之前有一部分的光刻胶,本身就已经是南山化学在生产的。”

        华威的芯片不是在合资工厂生产就都是南山半导体代工。

        只要南山半导体有信心搞定光刻胶,他就愿意去继续支持下去。

        别人在为自己考虑,曹阳倒也不能把压力完全给甩到人家肩膀上。

        要不然就没有必要去打了。

        到时候南山半导体这边要是掉链子了,那么华威的损失绝对也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

        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找其他半导体企业代工,虽然成本上可能会上涨,但是至少可以确保几个月之后也还是有芯片可以用。

        “是的,大概可以用個三个月左右吧。”

        哪怕是冒了一定的风险。

        他自己知道南山半导体一定可以搞定光刻胶,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这倒是让曹阳颇为感动。

        “我相信在曹总你的带领之下,一定也能顺利的攻克光刻胶的生产制造。”

        “多谢徐总支持,我们现在已经全力的去推进光刻胶的自主研发,应该很快就会陆续有结果出来。”

        愿意?

        那今后曹阳自然也是知道那些企业是值得自己大力的去帮忙。

        毕竟南山半导体要是真的被搞的停工了,那么华威那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果有任何需要华威这边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我们的芯片代工业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如既往的交给南山半导体来生产,没有要更换的想法。”

        徐军的这个决定,还真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徐军听了曹阳的话,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确认了一下整体的情况。

        “我们用事实说话,多余的感谢就不多说了。”

        这个节点说再多的感谢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曹阳没有跟徐军多废话。

        挂掉电话之后,直接就去到了南山化学。

        “曹总,目前我们的光刻胶种类在研发的已经比较多,在3个月内应该是可以搞定大部分。”

        “但是EUV光刻胶是其中难度最高的,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赖远鸿现在也是压力山大,要在3个月内把卡脖子的光刻胶都搞出来,他觉得未来三个月自己都没有好觉睡了。

        “EUV光刻胶?”

        “是的,EUV光刻胶是半导体材料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它对芯片制造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赖远鸿一边看着曹阳的反应,一边说明着相关的情况,“目前,EUV光刻胶最大的两家供应商是JSR和东京欧卡工业,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

        “这两家公司都是传统的光刻胶生产商,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能够提供专门用于EUV光刻的化学放大光刻胶。”

        “这些东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还在价格上割韭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升EUV光刻胶的售价高达1万元人民币以上。”

        “就算是如此,现在人家也不卖了。”

        “只要我们能够搞定EUV光刻胶,那么今后就没有什么光刻胶能够难住我们了。”

        对于赖远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EUV光刻胶能不能搞出来。

        这方面他是没有信心的。

        “东瀛那些企业目前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湿式光刻胶,但是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跳出他们的圈子,直接去研究干式光刻胶呢?”

        曹阳专门准备了美利坚的Lam  Research公司为5纳米的芯片工艺准备的干式光刻胶。

        只要把它搞定了,将来基本上可以用这款光刻胶一直做到5纳米,甚至是2纳米。

        可以说是为光刻胶的研发节约了很多更新换代的时间。

        “干式光刻胶吗?”

        赖远鸿有点头皮发麻,他感觉肩膀上的压力更大了。

        “没错,就是干式光刻胶。”

        “这种种类的光刻胶由于是一种密集沉积的金属,它不会与许多其他化学物质混合,有更高的吸收率。”

        “这允许金属光刻胶仅作为吸收剂,从而提高曝光效率。”

        “并且由于金属光刻胶可以吸收更多的入射光子,因此可以降低曝光剂量和时间,从而提高吞吐量和降低成本。”

        “同时,由于干式光刻胶也是采用干法开发的,因此可以避免湿显影中可能出现的图案坍塌、残留物和孔洞等问题,从而保持更清晰和平滑的线边缘。”

        “再有就是由于干式光刻胶与底层材料之间有更好的粘附力和匹配性,因此可以抵抗各种干扰和变化。”

        “更高的吸收率,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稳定性。”

        “我会结合公司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带着大家一起去研究这种新式的干式光刻胶。”

        曹阳知道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直接让赖远鸿带着团队从零开始研究干式光刻胶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他把这个任务给揽了下来。

        这倒是让赖远鸿松了一口气。

        而曹阳也是说到做到,接下来的好几天时间,都是在南山化学的实验室里头指挥着一帮人开始展开各种类型的试验。

        有了清晰的目的之后,各项内容自然是高速的在推进之中。

        不过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南山半导体的这些动静,还在等着看笑话呢。

        其中三星那边就是最开心的。

        “柴航,这段时间你专门安排人盯着南山半导体,想尽一切办法去确认南山半导体那边的光刻胶来源。”

        “现在是我们打压南山半导体,打压荣耀科技最好的时机。”

        “只要南山半导体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光刻胶,那么就只能停产,而荣耀科技的手机也好,电脑也好,几乎所有的芯片都是南山半导体生产的。”

        “到时候不管HONOR4的竞争力有多么强大,没有芯片就没有办法生产,最终销量就只能清零。”

        李在林现在的心情美滋滋的。

        在他看来,美利坚和东瀛那边在光刻胶上打压南山半导体,受益最大的就是三星华夏了。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在智能手机领域,荣耀科技已经是华夏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

        三星手机就算是把功能手机的业务加上去,现在也有点压不住荣耀科技了。

        这个情况,肯定不是李在林希望看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