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淮夷乱(2 / 2)

加入书签

        他的王畿也不过是六百里而已,这个淮夷居然有千里国土。

        洛成有些凝重的说道:“淮夷人擅使弓箭,民风强悍,是上好的兵员,他们和西戎一向是邦周的心腹大患。

        王畿与淮夷之间有数十个姬姓诸侯国,但是这些年渐渐被吞并掉一些。

        随着淮夷做大,臣担心这些零碎的汉阳诸姬不能承担御敌的重担。

        所以才决定仿照晋国抵御北方、齐国抵御东方的策略,在申国和陈国之间,建立一个跨越颖水两侧的大国,专门用来扼制淮夷北上。”

        洛成一方面为姬服讲解着目前的邦周局势,一方面在教导姬服怎么处理国事。

        “王上,加急军报!”

        宦官从殿外匆匆走进,手中捧着两份竹简。

        “承天受命之王:

        臣申侯顿首。

        臣没有罪过,楚子却起兵讨伐臣。

        楚国是蛮荒之地的方国,臣是姬姓的宗亲,他擅自讨伐,这是不将周礼和您放在心中。

        这样的臣子,难道不应该惩罚他吗?

        臣请王畿出兵,使楚军知晓天威莫测。”

        天子姬服与洛成两人一人一份读起来,姬服读罢,便说道:“洛公,您预料的果然没有错。

        楚国以随国、申国对他无礼为由起兵,号称十万大军,三路齐进。

        申国已经征召全国可用之兵,要在汉水之上阻击楚国,随国也开始坚壁清野,而且向王畿传来了求援信。”

        因为洛成已经和他说过楚国定然会起兵,所以姬服现在倒不是很慌张。

        申国还是很有实力的,地形很有优势,很多次成功打退楚国的进攻,求援只不过是和王畿要些好处而已。

        对于楚国的入侵,洛成并不是很担心。

        因为他知道楚国这些举动主要是为了牵制申随等国的军力,将汉江平原上的姬姓国拖住。

        楚国贵族就是想要看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倒霉,所以不管是谁攻打中原诸侯,他都会帮帮场子。

        大概率不会真刀真枪的和邦周开战,尤其是自己在王畿主政,楚国贵族本来就对洛氏有心理阴影。

        前一段时间镐京的六月飞雪,莱夷国、淮夷、徐国可能不信,但楚国一定是将信将疑的。

        熊顿在楚国的地位,堪比素王在周人心中的地位。

        这是一个凭借一己之力,让楚国跻身大国的君主,他居然吃了那么大的亏,这谁能不怀疑?

        “报!

        王上,洛公,应国传来军情!”

        一名浑身带血的士兵冲上了殿中,洛成脸色大变匆匆将信件取来展开一看。

        “王上,淮夷入侵!

        他们并不是没有动手,而是瞬间就攻破了汉阳诸姬的防线。

        息国根本就没能传出消息,直到那些诸侯国逃亡的国人和贵族北上,这些消息才由应国、许国传来。

        这太可怕了,淮夷战船极多,他们顺着颖水而上,一旦应国、许国陷落,他们能够直接攻击到伊洛之地。

        上可以联系伊洛之戎,下可以扼守汉阳诸姬的粮道。

        甚至申国都要面对楚国和淮夷、伊洛之戎的夹击,王畿就会直接暴露在淮夷面前。

        危在旦夕。”

        素王时期曾经有奉王受命四镇诸侯,负责定期召集方面诸侯,进行军事训练,应对夷狄的进攻。

        结果随着诸夏势力的扩展,夷狄已经不再大规模和诸侯开战。

        天子对于掌握着方面大权的诸侯也不满,于是慢慢的这种大诸侯就不再设置。

        汉阳诸姬都是小国,又互相之间不共同进退,面对淮夷这种庞然大物,才有了现在这个惨淡的局面。

        一听到王畿都会有危险,姬服瞬间坐不住了,他可没忘记自己的父王就是被戎人攻破了王畿,连忙问道:“洛公,您可有什么计策吗?”

        “目前只能调王畿的兵到应国、许国,只要将这个地方守住,不让淮夷和伊洛之戎、楚国这三方勾连起来,情势就在控制之中。

        臣在镐京事变之后,担心王畿军力不足,将洛国的兵员带到了王畿之中,这些都是天下精锐,先将他们派到应国、许国之中。

        王上,必须要向整个邦周发动征兵令,所有的诸侯、附庸都要调动起来,谁不按诏令行事,等到事情结束就清算谁。”

        “洛公,寡人初登王位,不通军国大事,便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您,不过是什么诏令,都由您去做吧。”

        姬服和他的父亲姬涅很是不同,他很有自知之明,不擅长的事情从来不插手,而且他谨守为君之道,光明正大,又生性仁慈,能够体谅臣属,从不轻易猜忌,关键时候又很有魄力,能够将权力交付给自己相信的人。

        这样的君主,遇到贤臣就能成为明君,遇到奸臣就会昏庸,对于洛成来说,他可太满意了。

        淮夷的事情非同小可,洛成一刻也不耽搁,立刻就下了最高级别的征兵令,要求王畿卿族必须出兵。

        前期调洛国的精兵前往应国、许国的调令也同样下达。

        发出这一道诏令时,洛成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一次带来洛邑的军队都是真正的精锐,领兵的都是洛国的公室、公族成员中的精华。

        他的嫡长子和亲弟弟也在其中。

        这些士兵很多都是洛氏的小宗,这是一支由老洛人组成的军队,忠诚度、战斗力都极高。

        现在将他们调到最前线的战场中面对汹涌而来的淮夷,他是真的担心出什么意外,那对洛国来说堪称灭顶之灾。

        但是不将这些人调过去,他根本不放心其他人,万一真让淮夷与伊洛之戎和楚国串联起来。

        邦周二破国都,诸夏倾覆,他万死难辞其咎,死后也无颜面对素王。

        ……

        东周初年,周王朝遭遇了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同时对这个刚刚遭受了重创的王朝发动了致命的一击。

        在面对危机时,分封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拥有着极高自主性的诸侯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面对着失败就是夺爵除国的下场,几乎所有诸侯都选择了拼死抵抗,这大大延缓了四方蛮夷进攻的脚步。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种抵抗意识,在郡县制大规模推行之后,只能在少数精神强大的忠臣身上看到,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论封建制与郡县制优劣》

        阿成人生的高光时刻到了,没有了祖宗保佑,他会怎么样通过压榨自身潜力,攀登辉煌的高峰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