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1 / 2)

加入书签

“不是。”

        少年打量眼前的小孩。

        ——是他昨天救下的孩子。

        小孩白白净净的,  很可爱,身上脏兮兮的衣服已经换了,同样的上好的料子,  可见家中非富即贵,眸色清亮,  毫无阴霾,  可见没受到什么伤害,少年心中松了口气。

        昏睡这么久,少年声音更哑了,  江苓端了杯温水给他:“先喝点水。”

        少年端起杯子,身体微微紧绷,  脸上的戒备虽然竭力掩藏,  还是被江苓发现了。

        江苓能理解,  在那种地方生活过的人,  如果戒备心不强,很难活下来。

        “这是我的江舅舅,是他救了你,哥哥,  你的伤口还疼不疼?”

        安安一口一个哥哥,软糯声音,仿佛能甜到人心里去。

        少年从未感受过温暖,被几人用关切的目光看着,  略有些不适应地抿了抿唇。

        身上的伤口很疼,  但没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没想到能再次清醒过来。

        “谢谢你们救了我。”

        江苓伸手去摸少年额头,  少年下意识想躲,  生生忍住了,被江苓摸了下。

        额上传来的触感温软,少年在地下生活多年,接触到的人大多是脏兮兮的,粗糙的,哪像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

        温暖,且不染纤尘。

        江苓探了探少年额上的温度:“还好,没继续发热了。”

        九皇子对不顾自己性命在贼人手中救下安安的少年很感兴趣,见他醒了,凑过来:“你不必道谢,当是我们谢谢你救了安安才是。”

        少年话很少,不主动问问题,倒是安安,少年苏醒后很兴奋,同他说了许多。

        于是,从安安口中,少年知道了自己目前的情况。

        他晕过去后,被安安的母亲带上来,再被安安口中的江舅舅所救,保住了一条命。

        “哥哥,你叫什么名字啊?”安安趴在床头,眼中好奇,“你问了我的名字,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我,没有名字。”

        少年垂下眼眸,他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与这个光明的世界仿佛格格不入。

        没想到得到的是这样的答案,安安略显无措,求助的目光投向江苓,江苓摸摸他的头,看向少年:“你愿意当安安的哥哥吗?”

        安安顿时忘了名字的事,期待看向少年:“我可以叫你哥哥吗?”

        “可以,你喜欢怎么叫都行。”对安安,少年有无尽耐心。

        淑蕙公主一来,就听说了少年苏醒的事,忙过来看人。

        安安正在和少年说话,江苓和九皇子坐在一边,没打扰两个孩子交流感情。

        “总算醒了。”

        少年愣愣看着一身华贵服饰的年轻女子走过来,摸了摸自己的头。

        “这是娘亲,”安安给他介绍,“娘亲很好的。”

        少年动了动嘴唇,像是看出他想说什么话,淑蕙公主开口:“你安心养病,有什么事,等病好了再说。”

        到底受了重伤,少年坚持了一会,便精力不济再度睡过去,安安说着话,发现少年突然闭上眼,吓了一跳:“江舅舅,哥哥这是怎么了?”

        江苓为少年把脉。

        “无碍,他睡着了。”

        九皇子抱起安安:“我们先出去,让这孩子好好休息。”

        几人去了另一处临时开辟出来落脚的地方。

        萧晟昀从刑部回来,带来一身寒气,江苓给他端了杯热茶:“殿下

        ,情况怎么样了?”

        “那对夫妻招供了,他们是看安安年纪小,长得好,便动了歹心,将人掳走。”

        淑蕙公主今日也去了刑部,亲自参与了这场审问。

        那对夫妻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起初,他们只敢找落单的小孩,还是那种穿着普通,一看家世就很普通的,渐渐的,他们尝到了甜头,胆子也越来越大,将目光放到了有一点家世的孩子身上。

        “这次,他们一共掳了五名孩童,安安是最后一个,将这五名孩童交出去,便能得到一笔巨额报酬。”

        “这些孩子会被他们卖到哪里?”

        “他们只负责把孩子交给对方,不知道这些孩子最终会前往何处。”

        萧晟昀说的,已经是简化许多的真相了,那对夫妻对孩子的态度和对货物一般无二,在这些人眼中,孩子已经不算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可供他们换取大量钱财的物品。

        根据两人提供的线索,刑部派人去将另外四个孩子带了回来。

        这些孩子刚刚走失,家里人正在着急寻找,官府贴出告示,让丢失孩童的家庭来认领孩子。

        石家娘子与丈夫成婚十年,只得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聪慧、懂事,年纪小小就知道为家人分忧,村里人都说是读书的好苗子,石家夫妻一商量,咬牙将孩子送进学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