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1 / 1)
官场当中永远存在着两类人,一种是官,一种是吏。
官吏,也叫官员,是工作人员的总称,可以指华夏封建时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种官职,较低级的官吏由通过华夏经典文学考试及格的人来充当。
陆青云是从一本介绍官场起源的书中看到过的。在甲骨文当中,官字的部首是一个“人”字,原本陆青云以为这个人字应该指的是正常的人类的意思,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人字并不是甲骨文本义中所代表的人,而是指的是房屋的盖子,也就是说华夏古代房子的那个隆起的尖形顶,说白了,就是宝盖头。而这个部首的意思,也就是盖或者罩住的意思。而官字的下半部分,意思就简单了许多,是竖起来的两张嘴,也就是口。这两个口的学问可大了,你可以理解成为众口,那这个官字就是表明统领众人,自然就是管理老百姓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御众。
当然,也有那种比较粗俗的比喻,说这两张口是人的上下两张嘴,其实这个理解是话粗理不粗,想想也是,你能把别人吃喝拉撒都管了,还有什么不归你管的呢?
所以,所谓的官,说白了就是官人的头头。
而吏字和官字又有所不同,虽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官吏常被人连在一起叫,但实际上区别还是很大的,所谓吏是官的下属,准确的说,是负责办事的工作人员。在华夏的古代,官吏之间可以说是泾渭分明的,就算在外国的国家当中,官和吏也分的很清楚,比如在美国和日本,就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所谓政务官,说白了就是咱们华夏古代的所说的官,而事务官则是吏。当然,这种称呼上的分别,在华夏现代被模糊了,大家都被成为公务员,表面上看上去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实际上严格区分起来的话,党政算是官,其余人的话,大概就是所谓的吏了,但是呢,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一个市委书记和市长,相对于下面的区县来说,是官。但是相对于来说,又是吏。
这也说起来,也许有些绕口,简而言之的话,在华夏的官场当中,你如果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分清楚哪个是官,哪个是吏的话,那就看一群人在一起时候的样子就知道了。在一群人当中,哪一个人把头扬的最高,那就是官,而其他俯首帖耳跟在那人身后的,肯定是吏。
出乎陆青云的意料,原本以为唐志国既然出身齐城市委书记杨君的秘书,最起码应该跟其他的秘书一样,保持一种低调谨慎的作风,就好像陈扬和陆青云认识的其他秘书,都是差不多一个样子,时刻保持着低调谨慎的作风,不抢风头,不惹事生非,甚至于看上去有些谦卑。但这样的人,往往日后都能够成大器的。
但是这位唐书记似乎并不是这样,似乎他离开自己的领导之后,因为坐上了区委书记的宝座,变得很高调。
最起码,在陆青云面前这位唐书记的头昂的很高,说话的声音也很大,虽然他的个子并不高。
一番热情洋溢的介绍之后,陆青云和唐志国等人分宾主落座。
区委办主任胡海低声问道:“书记,今儿喝什么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