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学校建成(1 / 2)

加入书签

老坑村。

        “哐哐哐啷,  哐哐哐啷——”

        挖掘机的声音昼响夜响,然而村民们是毫不介意。

        声音吵闹,  休息不好?

        不可能,  他们恨不得这声音响个不停。农村人白日干了一天的活,晚上是倒头就睡,睡眠质量高得很呢。

        自学校动工以来,  村民们每天干完活,就跑到学校工地里帮忙。因为正值农忙季节,  徐支书就用村里的钱请了好些工人来干活,  有了村民及隔壁几个村庄村民们的无偿加入,学校建设速度极快。

        “记紧喽,  质量才是第一位!”

        “学校是建给咱们娃娃的,你们千万得把好质量的关,  绝对不可以偷工减料!”

        “不要急,不要急!哎呀,时间来得及!”

        这几句话是徐支书常挂在嘴边的,  他每天都得去学校工地上转悠。有时就跑到山上去,  到处找可以移植到校园的树木。

        不仅是徐支书,  每个村民都是如此。

        今年的冬天没有往年冷,不过还是下了几场的大雪。

        当冬日降临,  大雪皑皑,大地铺上一层白棉被之时,村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停工。

        入冬后便是农闲。

        村民们聚在礼堂里,围坐在火堆边烤火,七嘴八舌地畅想着学校盖好后的样子。

        等徐支书拎着小火笼,悠哉悠哉地来到礼堂后,又砸下个大消息。

        他用已经烧焦半截的小木棍拨拨铁炉,  不紧不慢说:“咱们开春后修路,同样用挖掘机,到时候从后山庙那儿直接修到公社里。”

        后山的庙,其实就建在大王山左侧的半腰上,从村里到这个庙中有条长满野草的羊肠小道。听村里极老的老人说,当年逢年过节之时,村里人有些人都会拎着香烛贡品,到庙里去拜拜。

        这庙其实是座古庙,有上千年的历史。寺庙中还有一棵银杏树,县志记载银杏树乃八百多年前寺庙中不知第几代的住持亲自栽种。

        这位住持曾经在洪水来临时救济县城的民众到寺庙避洪,用县志上的话来说就是功德无量,后来这位住持在银杏树下圆寂,这棵银杏树也就成为了寺庙的“圣树”。

        因为寺庙地处深山,当年香火还算旺盛,后来随着战乱四起,寺庙也就慢慢荒废了,唯剩几个避祸的和尚。

        而几十年前那会儿,寺庙因为偏远,常年没有修缮,等里头最后一波和尚也死去后,就压根没人愿意走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那儿,这座没多少人在意的云清寺才逃过一劫。

        程宝珠当时在和徐支书聊天时听他谈起这座寺庙,便急忙建议道:“叔啊,这庙你可得千万保存好喽!修归修,千万别改动!”

        这座寺庙原主的记忆里竟然没有,程宝珠在老坑村生活几年也并未听说过,可知它隐藏的有多隐蔽。

        支书吧嗒吧嗒抽着烟,纳闷问:“为啥啊?我们也没法改啊不是,这庙因为藏得深,都没几人记得了,即使我想修,去县里申请钱恐怕都拨不下来。”

        上山的路多难走!那条羊肠小道,还是因为他们村民近几十年要挖竹笋才走出来的。

        如今想修,也是因为那块地方能开几片来种果树,要不他们都想不到这地方上。

        求神拜佛能去公社那新修好的寺庙,再不济他们村附近也有土地庙和山神庙,谁会废了半双鞋跑到云清寺中呢。

        程宝珠:“……”

        呃,如果真的是千年古寺,那古寺里的建筑不是唐朝就是五代十国或者北宋,您可真心大。

        徐川倒是听过,当年他奶奶还在的时候,曾经念叨过这个寺庙很灵,特别是求小儿读书上很灵,说是文风昌盛。

        他奶奶还嘀咕过几句,说想上山去拜拜,但最终因为道路难走,家里也没啥贡品可拜,就不了了之。

        “是唐朝的。”徐川这么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咱们这地山清水秀,要是往后一直保持好,当个旅游地也很不错。”

        徐川虽说他至今还不太理解为啥有人会花大把的钱去乡下看山水,但他明白了有钱有闲人的世界难以捉摸,别试图去搞懂,因为永远搞不懂。

        支书听得云里雾里,烟抽完了,敲敲烟杆头:“要是修路的话,咱们一块把那路也给修一下,到时候大伙运货也好运。”

        成啊,程宝珠和徐川都赞成。

        你不论是想种果树,还是挖竹笋,都得有车能上去对不?

        所以这会儿,徐支书提出这件事时,烤火的众人也纷纷点头同意。

        只是这样一来,工程量就得增加。

        在经过讨论后,最终定一下修路就从云清寺的大门口,经过竹树林和即将种植果树的林子,再到老坑村中,最后由老坑村到公社上。

        要问这样有啥好处?

        这样不仅往后运竹笋果子这种农产品时便利,而且修好后,上岗村以及隔壁公社的两个村庄,完全能够他们修建一段路,连接老坑村的这条路,大大拉近几个村子的距离。

        交通一起来,交流不也跟着起来了吗?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

        当冬雪消融之时,老坑村的工地便重新开始动工。

        学校的工地上已经不需要用到挖掘机了,挖掘机开始用于道路的修建上。

        村民们先从从老坑村到公社的那条路开始修,徐支书决心修条足够两车同行的大路,于是把路挖宽许多。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道路挖好。

        之后就是去挖到达云清寺的路,而他们把村内的路修好后,则开始修挖好后的路。

        徐川期间打了许多通电话回来,徐支书如今有事没事总爱跟他沟通,加上徐川也得和公社酒厂联系,其实这个月他们店的电话费蹭蹭往上涨。

        半年后,首都内。

        87年的夏天没有往年热,闺女要升五年级了,程宝珠说她想松快,也就松快这么两年,于是今年回老家时,徐川才同意把闺女带上。

        徐川刚刚说:“你就留在姑姑家吧,姑姑说可以找老师给你补习。”

        这话一出,大闺女顿时之间红了眼,眼泪汪汪的即将就要落下。

        程宝珠无语,有必要吗,人家期末考试也考得挺好的,六年级的知识也没必要提前补。

        大闺女一看妈妈这里有戏,赶紧抱着程宝珠的胳膊冲她撒娇:“妈~我想回老家,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那声音千回百转,完全可以直接拉上台唱戏去!

        随着闺女儿越来越大,程宝珠说她当年所想,果不其然地当了慈母。

        关键是她也严不了,因为闺女儿有的坏习惯,她大多都有。

        这……她总不能装作若无其事的、双标的去教训人家对吧?

        慈着慈着,她就改不过来了。

        母女俩人就跟两姐妹般,可怜巴巴地看着徐川,徐川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什么坏事儿,此刻正在遭受良心上的谴责……

        “得得得,我真是怕了你们了!”

        徐川手一挥,好悬没有翻白眼。

        “耶耶耶!”大闺女乐得跳起来,吧唧亲口程宝珠,又吧唧亲口徐川,然后乐乐呵呵地跑出门去找秀秀玩。

        “这啥孩子啊。”徐川无奈,转过头绷着脸看程宝珠,“慈母多败儿。”

        程宝珠眨眨眼,也凑上去亲他一口。

        徐川瞪直了眼:“使美人计啊,我告诉你,我……”他看完大门,强压嘴角的笑说,“我中计了啊!”

        夫妻俩又腻歪起来,今天是休息日,两人干脆骑着自行车到附近公园去玩。

        在这六月盛夏中,有树有水有风的公园是附近居民们的避暑之地。

        徐川猜到今天大闺女儿肯定要在凤霞姐那里吃饭,于是就准备了些冰饮小吃和三明治,再带上块小桌布,但公园里吃午饭去。

        如今好多人野餐呢,徐川还跟风买了两个帐篷,他组装半天才组装好,只是后来这两顶帐篷放在杂物间再也没有动过。

        程宝珠猜:徐川应该是被组装帐篷给组装怕了,跌了面子自然不愿再动。

        估计得等他找个空闲时间,偷偷摸摸把组装帐篷给练熟后,才装作啥也没发生过的样子在程宝珠面前再组装一遍。

        他这人,贼爱面!

        不过这两顶帐篷大闺女应该很快就能用到了,程宝珠听说六年级的学生能去春游秋游。

        哇塞,那不就是下半年和明年年初吗?

        听说有的家长还可以申请跟去,去干啥?去指导学生们干活,不仅要自己做饭,还得去帮忙干农活,这简直是为徐川量身定制的。

        说实话,闺女儿第一次出游程宝珠肯定不放心,所以到时候徐川跟去最好。

        最重要的是,她就能享受一人独居三天的快乐啦!

        在徐川还不知道此事时,程宝珠已经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会儿,夫妻俩人坐在公园里,边吃着东西边说着家良家的事。

        去年经过程宝珠的诊断后,徐二嫂尤不死心,想来首都大医院再检查一遍。

        她是十月那会儿带着小儿子来的,当时就住在家良的家中。

        不出徐川所料,这件事儿家良肯定得帮,就是家良他妈知道后也愣了愣,然后取出半辈子的积蓄,说是给小孩治病。

        后来哭了好几次,有时候还嚷嚷着要回老家问问二儿子,问他到底是畜生还是爹?

        男人和女人有时候想法真的不同,徐川觉得家良这种近乎的接手行为没啥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带入他自己想想,若他有侄子生病,他恐怕也会这样。

        徐川连声感叹:“真是可怜,我瞧着那孩子好像也没什么起色,往后还不晓得怎么办呢。”

        程宝珠:……

        咋说呢,人能控制行为,这基于道德。但却控制不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是人性。

        阮邈其实有些烦躁了,不是她心狠,是徐二嫂从去年十月一直住到了现在,阮邈从一开始的能接受,到后来常跟程宝珠吐槽,吐槽家里住着外人真的太不便利。

        关键是氛围不咋好,试想家里住这个得了这个病的小孩,徐二嫂整天苦着脸,搞得她婆婆见到小孩也动不动抹眼泪,这种低气压谁能长期受得了呢。

        再说了,徐二嫂这人可怜归可怜,但她性格真不咋地。

        阮邈曾经说:“我二嫂自从来到首都后啥钱都没花,住了大半年,真正一分钱没花,包括我婆婆给的钱。你说说哪有这样,治病的钱是我家花的,平常给孩子买衣服等等的钱也是我们花的,还有在我家吃喝用住,通通没花钱。”

        程宝珠赶紧给她拍后背,因为这会阮邈说得气急了,又听阮邈说:“可她连自己用的卫生巾也不花钱,昨天我跟家良躺床上,她大晚上的直接推门,找我要卫生巾……我明明白天的时候都跟她说我也快没了,你自己去买一袋,我说了两回,结果人家压根不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