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临阵磨枪(上)(2 / 2)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就可以勉强说的通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你这孩子,事儿都做了,还扭捏什么。

        妈的意思就是,你平时多做做小丁岚的工作,都是一家人么,相处起来,还是要和和睦睦的。”

        听着前丈母娘的点拨,李胜利也不知道这位付大姐是忘了,还是故意忽略了谢婵。

        杜娇阳、谢婵、丁岚这仨,李胜利是跟杜老爹交待过的,这算是维持杜丁王谢四家联盟的需要。

        不管是丈母娘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忘了,李胜利都不能在付大姐面前提这个的。

        跟杜老爹在一起,他倒是敢厚着脸皮,说自己为了杜家付出良多,在丈母娘面前说这个,就纯属没事儿找抽了。

        额头带汗,生生熬到杜老爹回来,李胜利觉着脑子都给前丈母娘给问麻了。

        瞧着自家贤婿的窘态,刚进家门的杜老爹,也是摇头失笑。

        自家这贤婿思路活泛,生活上虽说不怎么检点,但总归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他的不检点,或许是形势需要,也或许是为人本就这样,但木已成舟,杜老爹就不便苛责了。

        总之一句话,李胜利心中所想,他为杜家付出良多这点,杜老爹也是赞成的。

        “上次的建议不错,我汇报了一下,大致上能达成共识。

        你说的路子,比杜鹏丈人的路子,更得老爷子的认可。

        只是话说了,杜鹏丈人那边,也表达了不满。

        不满的原因也简单,许多事都要集中力量来办的。

        将市场分给广大农村,显然就是分散了这种力量。”

        听了杜老爹的交底,李胜利一样是轻轻摇头。

        许多事的区分,就在总量跟个体上,上位是不怎么在乎个体的,差不多也就成了。

        总量在,就是实力的体现,这点简单而直接,没什么太深层次的东西。

        当然这也是人治所带来的弊端,有些事,人家一言而决。

        个体的多寡是无所谓的,只要还在这口锅里,怎么吃不是吃?

        “爸,我这次过来,要给您汇报的,也跟市场有关。

        您先吃饭,我们慢慢谈?”

        涉及肖虎等人下去做买卖,这属于归于细处的话题,翁婿两人的观点怕是会有冲突。

        李胜利提前预估到了,所以想让杜老爹先吃饭。

        不管主张是什么,有一条,对李胜利跟外面的杜娇阳而言很重要,那就是杜老爹也尽可能活的久一些。

        哪怕老杜最终活成了植物人,他的存在,也是两口子必不可缺的靠山。

        “边吃边说,我还有别的事情需要考虑……”

        李胜利这边对杜老爹有要求,杜老爹对自家贤婿也是一样。

        大丈夫不可郁郁,到了杜老爹这种位置,实现自己的主张,维持自己的宦途,那就是抱负。

        如今自家贤婿,对他这个丈人的助推之力不小。

        在丈母娘付大姐那边,杜谢丁三女是障碍,但对杜老爹而言,疥癣之疾而已。

        真到了实现抱负的时候,杜谢丁无所谓,吃饭也是无所谓的。

        就跟领导一样,为了工作无视生死,当初困难的时候,老爷子一样把自己饿到浮肿的。

        这类行为,在有的人看来像是表演,但真正身处杜老爹这样的位置之上,实现抱负,才是世上最迷人的营生。

        杜老爹这边开了口,付大姐那边直接就送上了热茶、点心,同时急火火的去了灶台上,为杜老爹准备饭菜了。

        等杜老爹就着热茶吃了几块点心,李胜利这边才缓缓说道:

        “爸,上次说到了下乡青年。

        我之前在马店集也设了一个使用国内课程的经济班,如今人员培训的差不多了。

        我想让他们下去试试手。

        主要的目标,就是下面各厂各单位的库存积压物资。

        计划之中、规矩之外,这类货物的存量也是极大的。

        这种经济行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消却积存、盘活下面的积压资金,让下面的厂子轻装上阵。

        二来,计划外的经济模式,也是我们必须要尝试的。

        偌大的市场需要建立起来,全凭计划,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外面的想要我们的市场,而现行的计划模式,又不适合大规模的打开。

        先用一部分人试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者,下乡青年跟乡下青年,也是未来很重的一个负担。

        厂子容纳不了,机关单位一样容纳不了,强行容纳,既会增加工厂的负担,也会增加机关单位的冗员。

        冗兵、冗员、冗费也是历朝历代,不可避免都要出现的问题。

        下乡青年的数目小两千万,加上乡下青年,人员恐怕要过亿的。

        这么大的数量跟规模,一旦涌入厂企单位,既会成为负担,也会让这些厂企单位变的人浮于事。

        在单干这事上,与其在农村推行,不如在市场推行。

        就社会效益而言,推动这些青年人做买卖,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

        听着自家贤婿上来就是干货满满的长篇大论,杜老爹这边直接丢了手里的茶杯、点心,提笔就开始记录要点。

        李胜利这些话,正是杜老爹最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之一。

        下乡青年虽说是个问题,但贤婿的着眼点依旧犀利,除了下乡青年之外,乡下青年这个群体,才是更加庞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庞大到,即便是下面的乡村,全面铺开小手工业,也很难解决的。

        乡下青年,从事小手工业,浪费人才不说,前期还需要付出培养的时间。

        做买卖,这话依旧是不合时宜的,但杜老爹觉着,这比杜鹏丈人提出的单干,更有针对性。

        农村缺乏的是能动性,下乡青年跟乡下青年,缺的则是工作岗位,两者对比,就不是同等的问题了。

        “胜利,如伱所说,一亿青年,都去做买卖,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李胜利的着眼点犀利,杜老爹的问题也一样犀利,这样规模的尝试,说起来也跟开玩笑没两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