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互相猜疑(1 / 2)

加入书签

第991章  互相猜疑

        听了阿二的回答,糜芳盯着阿二,惊讶道:“怎么,难道你掌握了什么证据?”

        阿二摇头道:“证据倒是没有,只是小人的直觉而已。”

        “当然,也有可能是小人做内务久了,对什么都疑神疑鬼的原因。”

        糜芳脸色难道:“没有证据你就敢说?”

        “至少有一两个理由吧?”

        “你不要告诉我纯是靠猜的!”

        阿二连忙回道:“小人只是以有人被敌人收买为前提,根据常理推测而已。”

        “阿大现为城门守将,掌管相当部分的兵力,要是其作乱,自然是对主人伤害最大的。”

        “阿三现在是糜家商行总管,常年在荆州江淮之间奔波商路,和各方势力接触的机会最多,所以他也是最有可能被敌人收买的。”

        “阿四是负责掌管糜家土地,并吸收流民为私兵,其接触的闲杂人等最多,要是其中混着敌人的奸细探子,也很容易传递消息,而且他想要在主人的私兵家奴里面安插钉子,也是最容易的。”

        “主公要找的奸细,到底是谁的人?”

        等屋门打开,侍卫将阿二押了进去,然后将门锁上,其中一人低声道:“主人说了,从现在开始,不许发出任何响声,否则视同背叛。”

        阿三面貌极为普通,皮肤粗糙黝黑,三十多岁就满脸皱纹,丢到人堆里面根本分辨不出特殊来,他是糜家商行在荆州的总掌柜,这些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面对糜芳的问话,他出声道:“我觉得这件事中,有一件事最为关键。”

        “那你和其他三人有什么区别?”

        阿二神色肃然,举手道:“大人所说,小人确实无法自证辩驳。”

        阿二一怔,他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听到隔壁有声音传来。

        “我只是要听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做出的猜测,而不是让我给你答案!”

        但阿二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唯一的选择,就是证明自己的清白,当下他凝神静听阿三答话,力图从中猜出事情的真相。

        糜芳听了,欲言又止,不由骂道:“我要是知道,还能问伱们?”

        “只能在此发誓,小人要是图谋对主人不利,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小人若是不知道的话,便很难做出判断。”

        阿三连忙拜伏道:“主人息怒,是小人失言了。”

        糜芳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了,“照你这么说,难不成所有人都会被收买,包括你我?”

        糜芳冷笑:“但你也没有证据自清!”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沉,这个计策设计的精巧,单凭主人糜芳的能力,只怕想不出这個计策,这是谁为其献策的?

        借着又是四名守卫进来,阿二便跟着往外走,他本以为会被带到他处,却没想到直接一拐,侍卫将其带到了隔壁屋子面前。

        阿二这才恍然,糜芳并不知道自己几人中谁才是奸细,便想出了这个办法,让四人轮流答话,但自己四人回话前,对此却并不知情!

        他本就脑筋灵光,随即明白四人答话之后,依次听到其他人供述,之后怕还是有一个环节,便是四人互相指认!

        是其他三人之一,亦或外人?

        阿二感觉很是不妙,因为这计策虽妙,但却不一定能揭露出真相,相反极为依靠个人主观看法,以及糜芳最后的主观决断,换言之,只要能让糜芳相信,即使是奸细也能洗清罪责,反而来指认陷害无关之人!

        他仔细分辨,发现竟然是阿三的说话声!

        随即糜芳的声音响了起来,让阿三指认心中最怀疑的人。

        见阿二如此说,糜芳反倒不好说什么了,点头道:“既如此,你先委屈一下,去旁边屋里呆着。”

        阿二赶紧道:“大人明鉴,小人对大人忠心耿耿,绝不会背叛大人!”

        “那小人斗胆发话,主人要找的,十有八九是凶虎的奸细。”

        糜芳眼神一闪,“为何这么说?”

        “你猜到了什么?”

        阿三回道:“这两天来,小人负责掌管商路,自然明白主人经手的一些敏感货物流向。”

        “其大部分去了江东,少部分去了司隶和豫州,所以主公想做什么,小人多少能猜出一二。”

        糜芳面色微变,“你对别人说过?”

        阿三面色坦然,“没有,但有没有其他人据此猜出来,我便不知道了,但至少我这边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糜芳脸色我有些难看,他做这些事情,虽然对面有接头的商队,而且货物也经过了伪装,但阿三作为总掌柜,猜不出来才不正常,无能之人,又怎么能做到总掌柜这个位置?

        糜芳想到这里,不仅有些哀叹,他这几年跟着糜竺抛弃了糜家在徐州的商行基业,先到豫州,再到荆州,中途颠沛流离,最先的糜家老人们,都留在了徐州海西老家维持祖业,糜芳带出来的这批人,都是当初糜家中层爬上来的。

        当然,这些年轻人未必比老人干的差,但那是在平时,一到了要抓内鬼的这个关键节点,人人得背景都不如老人清白,更给糜芳的判断设置了重重障碍。

        糜芳出声道:“那你觉得,谁最有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