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远望(1 / 2)
袁熙在桌案上摊开竹简,步练师和曹节一左一右探出头去,这是工部的民曹组织了几十位工匠,在这一年来研制袁熙所说的抽水机后,做出了七八种样品,然后进行对比测试的报告。
袁熙出声道:“草图在哪里?”
曹节想了想,说道:“应该在陛下屋子里面放着。”
她走到一边的几个箱子里面,在里面翻找了几下,便拿出一卷麻布来,摊开一看,果然是七八张草图。
步练师笑道:“女郎对大王屋里的事物,可是熟悉的很,连妾都不远远不啊。”
曹节脸上一红,赶紧指着麻布一角的数字,说道:“草图送来的时候顺序有些乱,这是妾编的号码,和竹简里面的顺序对应。”
袁熙点点头,说道:“竹简麻布的好处是容易保存,但是太不方便了。”
“偏偏现在的纸张也不好保存,根据测试,纸张保存完好也就数年,之后字迹就模糊,还需要改良油浸技术,才能让纸张保存上百乃至数百年。”
“记得催一下工部,让其抓紧改良。”
曹节听了,赶紧记下,就看袁熙摊开麻布,对着竹简上说的优缺点,一一仔细看起来。
抽水的原理并不难,彼时华夏早就有了相关技术,邺城之战的时候,晋军就曾用蒸汽抽水机来扑灭大火。
但这些抽水机,严格来说并不是密封式水泵,而是通过蹴轮或者水轮的转动实现的。
但这种抽水系统,一是结构复杂,容易出问题,二是不好维护,坏了之后很难维修,三是效率不高,不能长久使用。
而大航海时代的水泵,重要性则是被远远忽视了,可以说要进行远洋航行,密封式水泵是能与指南针等航海器具比肩的必须之物。
无他,远洋航行,必须要面对一个近海岸线船队来说可有可无,但远海生死攸关的问题。
船只漏水。
若是近海船只漏水,只需要往岸边港口开就是了,然后进港维修,而远洋船只一旦漏水,则只能一边排水,一边急速往未知的方位开,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陆地。
但这个时间,有可能是几天,也有可能是几个月,所以这段时间如何避免船只沉没,就成了大航海时代首要的难题。
对此有两种方式,一是尽量加固船只构造,二是配备船只漏水情况下的排水装置。
前者只能在造船时下手,除了使用含有油脂的树木之外,大航海时代的远洋船还会在船底包裹整块铜板防水,以黄铜效果最佳。
但这就需要大量的铜,袁熙先前谋划金银货币取代铜币,便提前埋下了伏笔,所以才大规模开采倭奴群岛铜矿。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避免船只因为风暴触礁等意外,以及自然耗损产生的进水,后世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海船,无论做何种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船只漏水,甚至大部分时候船只漏水才是常态,几乎就没有远洋航行不漏的船。
这个时候,就需要能持续不断排水的可靠装置,要求其排水量不仅高,还要可靠耐用。
英国西班牙海战的时候,一艘英国战舰漏水,穿船舱内的水位以每小时一米的速度上升,在采用了所有排水手段后,这艘船坚持到了战斗结束,还能开回港口,证明了排水装置的必要性。
但这种排水装置,是有着工业革命技术支持的,如今这个时代,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袁熙面前只得这七八种装置,便多少都有不小的局限性。
而要将这七八种装置的优点集中起来,做出一个集大成者,就需要解决好几个难题,比如密封问题,就需要东南亚的橡胶,这也是袁熙急着开辟泉州南下路线的原因。
当然,大航海时代的船,没有华夏自古就有的水密隔仓技术,但这套技术更为复杂,且出了问题也很难解决,进水仍然会影响船只航行速度,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这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后世很多技术进步,要经过数百年的积累,袁熙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这种跨越,是相当困难,甚至是有点操之过急的。
但他不能不急,远洋航行早一天出发,便可能早一天发现他想要东西。
两女听袁熙讲完,也不禁感叹袁熙目光之长远,其做的很多事情,竟然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曹节忍不住道:“陛下所说的海外之地,到底有什么东西?”
“黄金,亦或是灵药,甚至是仙人?”
袁熙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有灵药仙人,黄金倒是有,但不是我的主要目的。”
他站起身,从书柜中拿出一副海图,说道:“这是华夏和外海的样子。”
两女看着地图上陆地和海洋的形状,皆是惊讶万分,“陛下是说,我们的天地是这个样子的吗?”
“我们的国度竟然是这样子的,隔着大海,还有另外一块大地?”
“陛下怎么知道的?”
袁熙没法解释,只得道:“观星观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