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诏封(2 / 2)
此时袁熙已经写完诏书,出声道:“先这样吧,有些事情明知道没错,但还是很难去做的。”
“人生在世,即使是天子,也不能为所欲为,不然若是开了这个头,我迟早也会变成那些恣意妄为的。”
杜夫人不再说话,她心道虽然陛下说了这么多,但怎么总觉得,他还有些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呢?
袁熙办事效率很高,次日他刘追封袁熙为忠友侯,并从袁术一支的族人里选出了个孩子过继给了袁尚,让其承袭了爵位,交给洪氏教养。
诸事做完,袁熙便准备动身了,临走前他找到田豫,说道:“国让平定三韩高句丽,居功甚伟,足可以封王了。”
“国让要不要回邺城受封?”
田豫听了,摇头道:“陛下休提此事,异姓王是为了那些异族藩王准备的,我只是陛下一名部将而已。”
“如今边地还未平定,中鲜卑虽然散了,但东西先辈各怀心思,未必将来不会为祸,豫愿为陛下前驱,守好北境。”
袁熙深为感动,握着田豫的手道:“若无国让兄等相助,朕断然不会有今日之局面。”
“天下相争,有为私利者,有为天下者,大家不得已性命相博,很多才干高绝之士,却未必能走到最后。”
“我们这些活下来的,只能继续走下去,平定天下,实现他们的愿望,这样九泉之下,他们也许可以瞑目了吧。”
“既然国让无意于此,便暂时镇守辽西,整合乌桓和东鲜卑部族。”
“我这次去,可能不会马上回来,毕竟接下的,是和曹魏之间的恩怨了。”
田豫告辞出来,心道换做十年前自己初遇陛下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短短时间内走到这种地步吧。
他突然想起了当初在易京战死的田楷,心情更为复杂。
族兄你若是泉下有知,是否能看到今日之天下,和当年是不是变了很多呢?
如今蓟城的街道,也已经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田豫走在路上,望着脸上洋溢着欢笑的人们,其中不止有汉人,还有为数不少的乌桓人,南匈奴人,或者高句丽人。
田豫久居北地,对于各族面孔很是熟悉,所以他一眼看过去,就能辨认出大概出自哪里。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前靠头发衣物辨认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了,因为这些人留的发髻,以身上穿的衣服,已经和汉人无异,但从外表打扮,已经是非常难以分清了。
袁熙推进汉地大一统,其中一个要求便是汉人衣冠,虽然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外族想要融入进来,想要子孙后代被当做汉人,自然不可能还秉持着先前的生活习惯。
这几年来,随着融合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异族人士,开始学习汉字,甚至成为官吏为晋国效力,蓟城已经真正变成了一座融合各族的城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迎接更多慕名而来的人们。
田豫禁不住看上天边,长长出了一口气,族兄,当年你让我替你看看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今天我替你看到了,以后我还会替你看下去,看看这个天下,到底会变得如何精彩。
袁熙还是如期启程,车队先船后车,然后又上了船,如今幽州冀州之间打通了几座河流要道,有了可以运送马车的大船,赶路速度快了数倍,在袁熙寻找出沥青矿,找到大规模生产沥青的方法之前,水路还是最为便捷安稳的赶路方式。
袁熙行驾赶到邺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深秋,天下的战事,也几乎因为迎接冬天的到来而暂时停止。
虽然先前袁熙让诸葛亮回邺城一趟,但诸葛亮确实是因为事情耽误了,所以才至今呆在雒阳,预计一个月才能回来。
袁熙看着诸葛亮送来的信,才明白凉州那边发生了灾荒,很多凉州兵逃跑变成了流寇,这些人多是流窜到了司隶地区劫掠,已经严重影响了雒阳周边的安定,诸葛亮看着年前也拿不下长安了,便暂时退到雒阳,以平定局势为主。
魏国那边自然对此也是乐见其成,他们对凉州叛军也是头疼不已,因为这上百年间,凉州兵是北地三州之中最为桀骜不驯,最为难管的。
虽然马超韩遂名义上代表凉州归顺了魏国,但说到底他们只是凉州大大小小百十个军头中的其中两个,其他势力都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只是因为实力暂时不如马超韩遂而选择归附而已。
但他们一直都在虎视眈眈马超韩遂的位置,等两人势力变弱,便取而代之,这便是东汉十三州中最为麻烦的凉州,甚至其在这二十年间引起的麻烦,超过了其他十二州的总和。
而先前马超韩遂本就不和,袁熙又找人用计离间两人关系,分别给了两人些真真假假的证据,让两人互相猜疑指证,在这种防范心理下,两人对凉州的掌控大大减弱,从而在晋魏交战中,很多凉州豪强出工不出力,甚或私底下纵容私兵劫掠,以至于酿成了如今的凉州贼寇蜂起。
对此马超韩遂自然是不管的,他们早已经习惯这种行为,但诸葛亮却不行,他以雒阳为中心构建的后勤线受到到了不少影响,于是便让军队后撤扫荡,将凉州流寇逼回凉州。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