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112章 狐假虎威!宵禁后夜奔土桥村!(2 / 2)

加入书签

        短短不足一个月,已经被记了十几次小账!

        更过分的是,四郎还设置了利息。

        按照她现在惹祸被记小账的频率和速度,再加上利滚利,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

        徐妙云一边小心翼翼打开包着小衣服的包袱,一边低声哀求:“可不可以把利息调低点,最多……最多,我答应你,努力给你个小棉袄,我很努力控制了,可不知为什么,这段时间,就是管不住自己,就是想惹事……”

        朱棣拿起一只小巧虎头鞋,一边看着精致可爱的小鞋,一边努力忍笑看着徐妙云。

        他也发现了。

        这段时间,有了依仗后,妙云是彻底放飞了,总喜欢在他这里‘惹事’……

        ……

        翌日。

        四更天过半。

        方孝孺早早就来到蒋进忠下榻之地。

        蒋进忠出来后。

        方孝孺指着身侧的马车,笑着介绍:“蒋大人,这是东宫的马车,车夫会送你去奉天殿,不用担心,等你到了的时候,太子也差不多到了,没人敢把你怎么样。”

        蒋进忠脸色顿时变了变,两只小眼睛突然虚的厉害,“希直,你不跟我一起入宫吗?”

        万一他到了,太子还没到呢?

        朝中肯定有很多大人物,是反对竞拍包税的,不能靠着太子狐假虎威,这些人还不得把他吃了?

        我马上就要动身去土桥村了!

        方孝孺心中嘀咕一句,笑道:“我今天还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做,不能陪你入宫,不要怕,陛下、太子就是你的后盾!”

        “不是怕。”蒋进忠立刻支棱起来。

        打死都不能承认,他害怕了。

        方孝孺努力忍着笑,目送蒋进忠离开后,和周浪打了声招呼,翻身上马,抬头看了眼黑漆漆的天色,策马直奔城外。

        ……

        “蒋大人,奉天殿到了。”

        马车内,蒋进忠忐忑不安时,马车停下,外面传来车夫提醒。

        “这么快?”紧张的声音,脱口而出。

        太快了。

        怎么这么快呢!

        蒋进忠悄悄撩起车窗帘子,吓得嗖一下放下。

        奉天殿外,长长的倾斜台阶上,站满了穿紫披红的官员,这些人,全都安安静静盯着他所乘坐的马车。

        深呼吸几次。

        蒋进忠小心翼翼探出头,询问车辕上坐着的车夫,“太子爷到了吗?”

        车夫指着右侧,“来了。”

        顺着车夫手指方向,看着宫人在前方掌灯,乘坐肩舆而来的朱标。

        蒋进忠脸上的不安紧张瞬间消失。

        整个人,在一刹那间,精神抖擞起来。

        ‘谁敢欺负我人微言轻,来呀!’

        心中底气十足,立刻冲车夫笑着抱拳道:“我要下车。”

        下了马车。

        蒋进忠直奔朱标的方向。

        这个蒋进忠!怪不得老四喜欢。

        朱标远远看到,一个胖子,欢快小跑着往他这边而来,不由摇头笑了。

        蒋进忠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远处的满朝文武,瞧着一个‘肉丸子’欢快‘滚’到朱标身边,无论对蒋进忠有没有敌意,均都不约而同唇角抽搐。

        “这蒋进忠的做事风格,就和他的身材一样圆滑!”

        “我看是奸猾!”

        “此人若是得到高位,必定是个祸国殃民的奸佞!”

        ……

        蒋进忠可不管别人怎么看,眉飞色舞,大摇大摆跟在朱标肩舆旁边,朝着百官走去。

        只要有粗大腿可抱,他就一定牢牢抱住,不抱是傻子!

        当初把朱先生误作燕王,就是想抱一抱燕王的粗大腿,可惜,判断失误。

        ……

        天色微微泛白。

        稚童诵读声准点响起。

        一夜好梦,徐妙云窝在朱棣臂弯醒来,莞尔笑道:“不出意外,蒋进忠今天要在朝堂上给百官讲述经验,也不知,他能不能顶住压力,顺利讲完?”

        “你还是不了解蒋胖子。”朱棣不由想到了蒋进忠在窝棚,给他下跪的一幕,“这个胖子,特别喜欢抱粗大腿,当初在服役期间……”

        徐妙云还是第一次听这事,顿时爬在朱棣怀中闷笑。

        “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会紧紧抱住大哥的粗大腿,这家伙也绝对能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发挥的淋漓尽致。”

        “所以,我根本不担心。”

        话罢,抱着徐妙云坐起来,询问:“今天想吃什么。”

        “小米粥、清蒸鸡蛋羹。”

        “行!”朱棣笑着应了一声,麻利穿好衣服,一边做饭,一边收拾里里外外。

        徐妙云梳妆好后。

        来到小桌前,透过小窗,看着院中忙碌的人影,浅浅一笑,低头开始折叠小桌上的儒服。

        每叠好一套,就对照尺寸,放一本写有孩子名字的《韩昌黎集》。

        早课期间,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