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309章 朱棣的舞台!身份曝光!(2 / 2)

加入书签

        王美人笑笑,“咱们不参与……”

        太子爷若是知道,她押朱四郎进不了十甲、三甲肯定不高兴。

        倒是这个朱四郎。

        没看出来,挺懂事,竟然选择藏拙。

        有些出乎意料。

        ……

        朱紫巷。

        没有门匾的府宅。

        小院树荫下。

        娜仁托雅一个人玩抓骨头游戏……

        砰!

        突然一个钱袋子掉在面前。

        娜仁托雅错愕抬头,看着乌云琪格,顿时喜笑颜开,“小姐早该让我管钱了。”

        说着,搜一下,抓起钱袋子,护在怀中。

        生怕乌云琪格反悔。

        乌云琪格好气又好笑,屈指弹了弹小姑娘额头,“想什么好事呢!去把这些钱,全押朱粗鲁考入三甲!”

        啊!

        娜仁托娅顿时瞪大眼,满脸肉疼,“小姐,这是咱们全部的钱……”

        整个朱紫巷都在议论,朱粗鲁这回会故意藏拙。

        王妃为佯装倾心朱粗鲁,也太拼了吧?

        这可是钱!

        男女那点事情,别说王妃就是伪装。

        就算真有感情。

        也不至于,为了支持朱粗鲁,把所有钱,都押上啊!

        乌云琪格一眼看穿娜仁托娅想什么。

        瞪了眼,“你懂什么,大明这些人用他们所谓的中庸之道,看待朱粗鲁,可笑!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朱粗鲁,朱粗鲁这种人,要么不做,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做好。”

        朱粗鲁这种人,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若做,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没这种品性,朱粗鲁就不可能活着走出草原!

        “当真?”娜仁托娅狐疑看着乌云琪格,‘王妃这么了解朱粗鲁?’

        乌云琪格气的咬牙,“你这是什么眼神!看着吧,一个月后,朱紫巷这些人一定会悔青肠子。”

        ……

        朱棣离开了金陵,金陵的纷争便和他没有关系。

        但金陵城内的热闹,并未因朱棣离开而冷却。

        相反,随着时间推移,临近张榜。

        金陵变得越来越热闹。

        乡土村社的消息,率先在金陵传开,听说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引起百姓更为热烈探究。

        “乡土村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不是东西,听说是一种搭伙做事的法子,就是一个村……”

        “听人说,前年土桥村分红,每家每户分了三两银子!”

        “嘶!三两?确定?”

        “确定!据说今年的分红可能更多,不过听说土桥村的粮食还没有卖,只卖了一千匹棉布……”

        “一千匹!”

        ……

        翌日早朝。

        简单君臣礼毕,群臣起身后。

        胡惟庸跨列而出,“陛下,臣有事奏!”

        朱元璋视线,循声移动,居高临下看着,“准!”

        “近日,朱解元的乡土村社引发金陵百姓极大热议……”

        胡惟庸奏报同时,悄悄窥探朱元璋神色。

        热议好。

        他可趁机一石三鸟!

        捞一笔快钱,将朱四郎声望推高到最大时,趁百姓热议乡土村社,推动乡土村社全面推及天下。

        他可不是要帮朱四郎。

        而是想趁着天下人头脑发热,盲目狂热时,在朱四郎的乡土村社,加入他的佐料。

        这种时候最容易,而乱糟糟一窝蜂铺开后,即便朱四郎,朱皇帝察觉不对劲儿,也阻止不了了!

        大势的轮子一旦转动起来,再厉害的人,都只能被裹挟向前……

        ……

        哼!

        朱元璋暗暗微哼,眼底神韵淬冰!

        虽未猜到,胡惟庸想怎么做,但胡惟庸的立场,就决定,其支持乡土村社,大概率另有所图。

        总之,绝不会如老四,没有个人私利诉求。

        胡惟庸见朱元璋从始至终,神色平静,全无一点激动高兴,不由微微皱眉。

        ‘朱皇帝对乡土村社不感兴趣了?’

        念头冒出来,就立刻否决。

        随即,大声疾呼:“陛下,臣身为左相,为天下计,请陛下效仿土桥村,在全天下,推及乡土村社!”

        话罢,拜倒。

        朱元璋视线移动,扫视群臣,“诸卿,有什么建议?”

        百官面面相觑,有人暗骂胡惟庸。

        “臣支持!”老臣宋濂突然站出来。

        “臣支持!”

        “臣支持!”

        ……

        宋濂之后,刘伯温以及部分正月初一,参观土桥村,就赞不绝口的官员站出来表态。

        随着李善长站出,表态支持后,剩下的大部分官员,心有不甘跟随表态。

        胡惟庸匍匐着,唇角微扬,第三只鸟也已经被他瞄准了!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爽朗道:“诸卿忠君体国,咱很欣慰……”

        今天表态了,往后可就不能反悔了!

        他还得感谢胡惟庸!

        至于胡惟庸所图?

        不怕!

        论谁最了解乡土村社,还有人能超过老四?

        老四定不会让胡惟庸得逞。

        “至于如何推行,咱看,还是等张榜后,朱四郎回金陵,让朱四郎在朝堂上,亲自讲一讲,毕竟,没人比他更了解乡土村社!”

        张榜后,所有人就都知道,老四变了!

        没如他们判断的藏拙!

        让老四携科举大胜的声望,在朝堂,一举提出,他的乡土村社设想!

        舞台他都给混账准备好了。

        现在就看混账争不争气了?

        应该没问题,毕竟,乡试、秋闱考的都挺好!

        “臣等遵旨!”

        随着群臣领命,此事算是彻底定下。

        ……

        “听说了吗?朝廷初步决定,推行土桥村乡土村社!”

        “什么时候开始?”

        “听说等科举张榜,朱解元回京后,陛下和朝中百官,要听取朱解元讲述乡土村社!”

        ……

        朝堂消息传出后,虽然是春天,可整个金陵,仿佛进入盛夏。

        瞬间更加燥热。

        且议论内容,开始以金陵为圆点,向更远处蔓延。

        ……

        时间在热议中流逝。

        很快,距张榜日只剩两天。

        一则新消息,突然在金陵城传开……

        “最新消息,朱解元夫人叫徐大丫!”

        “为朱解元育有一儿一女!”

        “徐大丫,名字可有点俗,好像有点配不上朱解元啊!”

        “朱四郎、徐大丫,俺怎么总觉怪怪的?”

        ……

        第一章总算抽时间写出来了,晚上的一章可能会晚点,得陪老板请甲方吃饭,争取十二点之前写出来,谢谢大家支持。

        月底了,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