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考察团规模增加!喜人成绩!(1 / 2)

加入书签

第347章  考察团规模增加!喜人成绩!

        东宫。

        朱标书房。

        方孝孺风尘仆仆而来,就见蓝玉、沐英站在书房外。

        蓝玉看到方孝孺,不由笑着打招呼:“希直回来了。”

        “下官拜见永昌侯、西平侯。”方孝孺忙行礼。

        沐英审视看着方孝孺。

        方孝孺是太子麾下,文臣中的干将。

        方孝孺、黄子澄、练子宁、齐泰、盛庸、铁铉……

        这些年轻官员,现在都在地方县府担任县令。

        也是太子系中。

        推行竞拍包税、乡土村社的先锋。

        这几年,这些年轻文臣干的都很不错。

        据说,陛下都多次褒奖。

        就在几人寒暄中,书房门打开。

        回朝述职,汇总一年田税、商税情况的叶茂从书房内走出。

        “永昌侯、西平侯。”

        “叶大人……”

        双方简单寒暄,叶茂告辞离开。

        蓝玉笑着指了指门内,“你一路风尘仆仆回来,先去和太子爷汇报吧,我们不急。”

        方孝孺诧异看了眼蓝玉。

        蓝玉变化可真大。

        含笑作揖感谢后,走入书房。

        蓝玉视线转移,瞥了眼走远的叶茂,低语:“也不知陛下给叶茂回执写了什么,这位堂堂布政使,在福建,竟然完全亦步亦趋跟随燕王。”

        朝中很多人都好奇。

        可都打听不出朱棣闽县全歼倭寇的大捷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没有对叶茂动手?

        叶茂为何又突然对朱棣言听计从?

        沐英摇头。

        何止叶茂。

        据传就连福建都司沈仁都完全倒向老四。

        不过陛下和太子爷都没说什么,大家也只能私下想想。

        收起念头,随即转移话题笑问:“老四邀请咱们南下福建,去鸡笼屿观摩他的新军,想好了吗?准备什么时候去?”

        老四邀请他们明年去。

        但并未说具体时间。

        摆明了,就是让他们自己决定。

        “明年这个时候如何?”蓝玉看着书房门关上,“去早了,新军的架子刚搭起来,恐怕也看不到最强的一面……”

        朱老四今年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建安乡土村社上。

        新军恐怕就是交给谭渊、俞靖等人。

        他要看的是朱四郎训练的新军!

        其次,他也想看看,朱老四当县令治民方面的文治能力。

        其实别看外面百姓议论纷纷,十分关注福建今年的各种税收情况。

        可福建真正出成绩,最少也得明年。

        毕竟,今年朱老四只是在建安搭建起了乡土村社框架。

        发力,怎么也得一两年吧?

        扩大至整个福建也一样。

        今年福建审批了三百个村庄搞乡土村社,明年肯定会批准更多村庄。

        所以,明年这个时候去,能看到更多东西。

        ……

        书房内。

        朱标含笑打量方孝孺,脸晒得黑漆漆,也变得粗糙了,打趣道:“你现在要不是穿着这身官服,孤都不敢把你当读书人了,看来,这一年,没少往农村跑,这很好……”

        方孝孺谦逊笑着。

        人家朱四郎身为皇子,据说都跑遍了建安所有村落,他方孝孺难不成还比一位皇子更高贵。

        说实话,这几年去江宁为官。

        尤其是从去年,去土桥村蹲点开始,他收获很大。

        简单褒奖后,朱标把谈话内容转移至正题,“给孤说说你们江宁情况。”

        方孝孺忙正襟危坐,“禀太子,我不敢像燕王那样,直接全县铺开……”

        朱标含笑倾听,不时点头。

        稳重不是坏事。

        老四能,不代表别人也能。

        洪武十年,他安排了很多年轻官员去地方担任县令。

        这些人怀着各种目的,效仿老四。

        有人就学不到点子上。

        比如黄子澄,推行乡土村社,学老四在一个县全面铺开搞。

        期间,各种事情频出。

        甚至,当地百姓都怨声载道,喊出了驱逐黄子澄的声音。

        不过对于这种错误,他能容忍。

        只要是干正事,即便出点错也无妨。

        有黄子澄这种学不到点子的反面典型。

        自然也有正面典型。

        比如方希直,盛庸、练子宁这些人。

        他们不学老四全面铺开,学老四深入农村,频繁去村子里,摸清村子情况后,再推行乡土村社。

        他有理由相信。

        等方希直他们,能稳而有序建成一个县后。

        他们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再建一个县的乡土村社。

        即便依旧无法像老四,一下子,全县几百个村子一起铺开建设。

        但步子一定能迈的更大一点。

        ……

        “太子爷,今年这三十几个村庄,都是江宁县,数百个村庄中,在某些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村庄,臣从中已经总结出很多经验教训,明年,臣准备步子大点,一次性建设九十个乡土村社。”

        朱标起身,亲自把一杯茶端到方孝孺面前,笑道:“循序渐进,这样很好,不要学黄子澄好高骛远,你们不是老四,学老四,要选择性学。”

        方孝孺受宠若惊,慌忙起身接住茶杯。

        “坐。”

        朱标笑着指了指椅子。

        方孝孺谢恩后,重新落座,唇角动了动,欲言又止。

        朱标察觉后,笑道:“想说什么,想问什么,但说无妨。”

        方孝孺讪笑,好奇打听,“太子爷,臣刚才看到了叶布政使,不知,今年福建情况如何?”

        “田税方面,基本和去岁持平,不过商税方面十分喜人,比去年整整增加了二十万两,增加部分,基本都来自海贸。”

        朱标高兴介绍着,“事实证明,如果能解除海盗隐患,开海的确能为朝廷带来极大的财税收入。”

        如今只是一个福建。

        而且,老四他们今年的海贸其实也才刚起步。

        一旦走上正轨。

        恐怕整个福建,每年至少能给朝廷带来百万财税收入。

        这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数额了。

        足够朝廷发动一次,数十万规模的对外战争了。

        即便不发起军事行动。

        海贸多收百万两。

        就可以给一些贫穷县府、州府轮流免除田税,百姓也能得很多实惠。

        今年福建海贸财税收入,已经让父皇开始重新审视禁海了。

        不出意外,只要老四能彻底解决海盗倭寇问题。

        朝廷大概率会开海。

        父皇不开,他将来也要开。

        海贸多赚钱,朝廷用不了,就可以免除农民、城内穷苦底层百姓的各种税赋。

        让这些底层百姓,也能喘口气,何乐而不为。

        方孝孺看着朱标双目中,对未来的畅想,忍不住试探问:“太子,咱们不效仿福建,搞雇工身股制吗?”

        乡土村社配合雇工身股制,才是均财富最好的手段。

        朝廷收上来,再反哺百姓。

        他身为官员,太清楚,其中贪污等各种因素,会损耗多少。

        最终,真正落到老百姓手中后,所剩无几。

        朱标微微诧异,“希直支持雇工身股制?”

        方孝孺点头。

        有些话,他不能说。

        比如,燕王一旦出海搞成,中原百姓人心向背的问题。

        难道还能命令燕王:我不搞,你也不准搞!

        “太子,臣认为,我们即便不能堂而皇之搞,也可以低调、缓慢扶持一些,愿意搞雇工身股制的商贾……”

        他知道太子的难为之处。

        但不能因为难就不搞了。

        “燕王在福建搞雇工身股制,是利用独家享有的海贸权以及大燕商行……”

        大燕商行,在他看来,其实就是燕王的‘皇商’。

        朝廷手中资源也很多。

        完全可以扶持一些皇商。

        将来朝廷开海,颁发证书,只有拿到证书的,才能做海上贸易。

        对于那些搞雇工身股制的,予以政策倾斜,更容易得到证书。

        他相信,只这一条,就能引导很多商贾施行雇工身股制。

        当然,其中肯定也会有阻力。

        但并未逼迫,现有的商人改造,只是未来的利益,只有搞雇工身股制,才能分到更多。

        如此长时间引导。

        全面雇工身股制不敢奢望。

        但至少,大明境内,除了福建,还会有更多施行雇工身股制的商人涌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