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北征!北征!北征!(2 / 2)

加入书签

        朱棣刚准备转身,朱元璋后续声音传来,“记住,无论你走到哪儿,遇到什么难事,你都是咱最优秀的儿子,咱也是你爹,只要爹和你娘活着,无论你遇到多大困难,大明永远是你的家!”

        朱棣唇角浮现笑意。

        没回头。

        含笑拉开御书房门,大踏步离开。

        朱元璋目视朱棣离开的挺拔背影,眼睛不由有些微红。

        这个儿子,终究要飞走了!

        他想喊住。

        可喊住。

        他如何安置这个最优秀的儿子?

        ……

        咱最优秀的儿子?

        爹娘活着,大明永远是你的家!

        蒋瓛低头站在门外。

        他没听到,御书房门打开前,皇帝和朱四郎到底说了什么悄悄话。

        恐怕,这些话,会永远尘封。

        可……

        朱四郎开门时,皇帝说的这几句话。

        也足够令人翻江倒海了。

        ‘朱四郎,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到底多重了?’

        ……

        “蒋瓛!”

        朱元璋声音传出,打断蒋瓛思绪。

        蒋瓛忙快步走入。

        当天。

        朱元璋对外发声,全面解释了特别行省、福建模式。

        同时,给愿意搞雇工身股制的,开了一个口子。

        对百官吹风,朝廷对此,不鼓励、不支持、但也绝不容许设置任何障碍为难。

        消息传开。

        百姓情绪迅速趋于缓和。

        不过,金陵精英层对此却十分不满。

        有资格的人,径直跑到东宫打听消息。

        没资格的,情绪激动议论。

        “我就知道,朱四郎回朝准没好事,看吧!”

        “他朱四郎处处树敌,不会有好下场!”

        “最好北征出点事情!他可是让整个草原都灰头土脸!”

        “陛下南巡,咱们一定要去福建看看,必须知己知彼!”

        ……

        朱棣出宫后,就被朱樉等人拉去喝酒。

        这群兄弟都希望,等北征后,能和他借几个人,帮忙整编藩王卫,同时还提出,向鸡笼屿火器工坊购买火器。

        兄弟们闹腾喝了一下午。

        朱棣被缠的无奈,一一答应众人请求后,才被众兄弟放过。

        一群人,浩浩荡荡送朱棣回府。

        然后高高兴兴一哄而散。

        引得整个朱紫巷为之侧目。

        ……

        朱棣有些微微酣醉,来到寝殿时。

        恰巧遇到乌云琪格从里面走出来。

        乌云琪格微微愣怔,随即笑盈盈一福,“见过义兄!”

        朱棣唇角狠狠抽抽,严肃点点头,说道:“既然是我和妙云的义妹,就得承担起义妹的责任和义务,听说,你侄子,噢,就是金豆子,特别喜欢你,明年等他断奶,你就帮我和你嫂子看孩子。”

        话罢。

        朱棣大踏步走了进去。

        轰隆!

        乌云琪格如遭雷劈。

        责任?

        义务?

        谁家的规矩?

        姑姑就得给兄长嫂子看孩子?

        朱粗鲁还能不能要点脸?

        乌云琪格好不容易回神,下意识转身,可已经看不到朱棣的影子了。

        “算了,算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这辈子,遇到朱粗鲁,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乌云琪格小声嘀咕着,自我安慰,转身气呼呼离开。

        ……

        寝殿内。

        徐妙云一边用湿毛巾给朱棣擦脸醒酒,一边笑道:“你真是一点亏都不能吃!”

        朱棣任由徐妙云帮着擦脸,笑道:“谁说我不能吃亏,吃亏是福,今天我就吃亏了。”

        徐妙云笑笑。

        她当然知道四郎口中所说,今天吃亏的意思。

        外面百姓情绪安稳。

        金陵上层把父皇给雇工身股制开口子的模棱两可态度,归咎于四郎身上。

        毕竟,四郎和父皇御书房密谈,紧接着,父皇就对外发声。

        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猜到,这是四郎所为。

        其实,这件事,即便没有此番百姓舆情。

        四郎也会做。

        做此事,为大明雇工身股制开了一个口子。

        同时,如今,恐怕很多上层精英,都成了大哥的坚定支持者。

        毕竟,大哥对雇工身股制依旧没有任何表态,坚持之前的反对态度。

        徐妙云看着朱棣,眼中心疼一闪而逝。

        明明四郎的才能,足可以将整个大明操控于鼓掌间,尽情施展。

        可现在,却不得不远走他乡。

        还得给大哥抬轿子,继续释放善意。

        希望,这些善意,可以在父皇、母后百年之后,成为兄弟情谊延续的纽带。

        希望……大哥能明白,四郎这份良苦用心吧……

        朱棣笑着,一把把人抱起。

        徐妙云双腿下意识盘主朱棣的腰。

        朱棣笑道:“大明的舞台太小,掣肘也太多,做事还得顾忌坛坛罐罐,怎么能和外面相比,你应该替我高兴,而不是心疼我。”

        徐妙云含笑点点头。

        询问:“咱们什么时候回村?”

        “再等等,等你身体再好点,先让东旭他们回村准备着,等他们成婚临近,你也出月子了,咱们再回去,我手头上,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完。”

        ……

        在此期间。

        朱棣送俞靖折返东番。

        丘福、朱能也在海军动身返航当日,借口参观海军战船。

        有了和朱棣单独说话的机会。

        船舱。

        “老四,我们想去投奔你,可汤总兵想让我们留下来……”

        朱能满脸愁容抱怨。

        朱棣笑了,“三哥,等大明安定些,你们若是还想出海,亦或者,你们在大明没有发展机会,随时可以来找我。”

        他也希望他们能留下来。

        反正,丘老二、朱老三只要过来,他随时可以给他们编练军队。

        他们不需要什么资历!

        丘福拍拍朱能肩膀,提醒,“老四,你别上了他的当,他抱怨,是想以此为借口跟你说,明年北征,你想办法把我们调到你麾下,咱们兄弟联手,痛痛快快打一场……”

        其实,他和朱老三早商量好了。

        未来,大明局势如何发展?

        大明对待老四的态度如何发展?

        还不明朗。

        他们留在大明,对老四是有好处的。

        北征也一样。

        谁都不清楚,此番北征会发生什么事。

        毕竟,老四此番回来,风头太强劲了!

        恨老四的人,太多了。

        谁也搞不清楚,北征途中,会不会有人给老四背后捅刀子。

        冯胜的事情,关心老四的人,都不想再发生了。

        他们调到老四麾下。

        就是老四最坚实的后盾!

        “到时候,我来想想办法。”朱棣知道二人的想法,笑着答应。

        朱能得到朱棣的保证,这才笑了,“老四,告诉你个好消息,张老大这些年,已经把部众发展到二十万了,代甲精锐就两万,绝对的精锐,可不是以前那群马匪,搜搜捡捡,至少能拉出五万人,咱们的养寇计,是不是也应该在此番北征,付诸实际?”

        养寇计,已经秘密进行了六年。

        运用好,完全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棣微微惊愕,“这么多?”

        丘福神色变凝重,解释:“老四,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可汗后,为了刺激草原人血性,这些年,故意在草原进行了一场,十分血性的优胜劣汰,纵容部族之间相互撕咬吞并,大批腐朽,失去牙齿的老狼,被年轻狼王取代……”

        ……

        “大哥说到底是个汉人,两年前部众发展到二十万,就停下吞并脚步,专心于练兵,他担心,膨胀的过大,会被脱古思帖木儿猜忌。”

        ……

        朱棣点点头。

        “看来,此番北征,并不轻松。”

        他没想到,脱古思帖木儿竟然有这等魄力。

        这不就是在整个草原养蛊吗?

        弱小者,被更为凶狠者吞并。

        最终,养成一只只强大蛊虫。

        哼!

        朱棣忽然冷哼,冷笑:“朝廷准备北征这些年,没有发兵扫荡草原,看来倒是给了脱古思帖木儿时间,这个人,也有胆略,竟然敢用这种方式,提振草原人的血勇……”

        可任何事情,有好,就有坏。

        脱古思帖木儿,用这种方式,强行唤醒草原人血勇。

        可同样,厮杀出来的一只只蛊虫。

        都野心勃勃!

        只要此番北征。

        能彻底打掉北元汗帐,铲除从元朝,传承至北元的草原共主。

        元气大伤的草原。

        接下来,就会四分五裂。

        这些蛊虫,谁都不服谁。

        会相互撕咬!

        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威胁大明了。

        只是,此番回朝,直到现在,他都没听到,朝廷提及,有关如何有效统治草原的构想。

        草原不纳入有效统治。

        就很难根除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根。

        这些年。

        他倒是也思考过此事。

        有些想法。

        可……

        此番回朝,风头太劲了。

        北征又是大哥挂帅。

        父皇为大哥提振威望的一战。

        接下来,他要低调点。

        不能喧宾夺主。

        ……

        随后,朱棣带着一家五口回村。

        雍鸣和祈婳,看着出生的地方,哪儿哪儿都好奇。

        八叔他们,更是把两个小家伙宠的不行。

        土桥村也大变模样了。

        建起了碾米磨面的磨坊,八叔抱怨,磨坊效率太低,即便在合作村,也建了磨坊,依旧太慢,太消耗人力。

        朱棣对此笑而不语。

        更十分激动。

        有需求刺激,人就会发挥聪明才智,去改进、去创造。

        比如,玉米秸秆酿酒,需要先把玉米秸秆铡碎。

        堆肥也要把各种农作物秸秆铡碎。

        十分消耗人力。

        他在土桥村,就见到了用蓄力牵引转动的三片刀,铡刀。

        这是邻村周家村铁匠发明的。

        如今,周家村已经凭借这项发明,创造了不小收益。

        ……

        三个孩子成婚后。

        老十三带着妙音,兴冲冲拿着各种作画工具,来到土桥村。

        朱棣、徐妙云带着孩子们。

        在昔日小院杏树下,让妙音又画了一幅画。

        这幅画中,孩子们都长大了。

        还多了原吉、杨荣、雍鸣、祈婳几个孩子。

        此刻,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幅画后来的价值。

        更是成为,研究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重要文献。

        ……

        回家的欢声笑语中,

        在土桥村以及周边村子参观一圈的汤和、叶茂折返回土桥村,准备离开。

        临行前。

        朱棣送行。

        笑问叶茂:“观摩一圈,有什么感悟,对福建乡土村社精细化深耕发展,有没有清晰直观的思路?”

        叶茂笑着点头,“王爷,观摩这一圈,我就知道怎么做了,说到底,就是鼓励引导农村百业……”

        汤和看看朱棣,又看向叶茂,认真听着叶茂的感悟。

        满腹感慨。

        也不知为何,老四身边这些人,总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昂扬。

        这是在大明很少看到的。

        就是当初追随陛下开国时。

        他们也没有这种蓬勃向上的昂扬。

        大明到底是缺了什么?

        他这几天一直观察,一直琢磨。

        可始终想不明白。

        ……

        “王爷,现在我更加有信心了,等王爷随陛下南巡回福建,肯定能看到一个更上一层楼的福建!”

        能不能突破瓶颈期,他不清楚。

        但他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一年多时间,说短很短。

        可要利用好,也能做很多事!

        朱棣笑着点头,“好,我期待那一天,回去后,对那几个士绅入股的乡土村社,继续听之任之,如果他们贿赂你,你也大胆的收下!”

        “等我回去后,彻底清洗!”

        ……

        汤和暗暗观察朱棣。

        此事,这几天和叶茂一起去周边参观,他也听说了。

        要么人们都说,老四最像大哥朱皇帝。

        确实!

        朱棣和叶茂谈完后。

        汤和笑着开口,“咱们说好了,等这次北征结束后,你们村的杨老八,要跟着我回咱们老家,帮我一起搞乡土村社,不能土桥村发展这么好,咱们老家家乡人还过的苦哈哈啊!”

        “行,这事我和八叔说,到时候,我让膺绪、增寿也暂时留在大明,跟二叔回老家搞乡土村社。”

        汤和这才满意。

        送走汤和、叶茂后。

        朱棣一家五口归于平静。

        年节,在土桥村过的。

        年初一,折返金陵。

        北征已经紧锣密鼓开始了。

        这些年积攒的钱粮、兵器正在向北方转运。

        一支支朝廷精锐,也从各地抽调,逐步向北平集结。

        车辚辚、马萧萧。

        一时间。

        整个天下都气氛压抑。

        ……

        捕鱼儿海。

        北元王庭。

        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后,王庭就从和林转移到捕鱼儿海。

        一座宏伟崭新寺庙,坐落在距离王庭不远处。

        这一日。

        脱古思帖木儿在汗帐亲兵陪同下,来到寺庙。

        姚广孝早已在寺庙外等着了。

        “拜见可汗!”

        “大师不必拘礼!”

        双方寒暄,进入庙内宝殿。

        姚广孝亲自请香。

        脱古思帖木儿装模作样,对着佛像叩首后,和姚广孝在佛前蒲团对坐。

        “大师,明朝已经吹响了进攻号角……”

        脱古思帖木儿边说边看着姚广孝。

        他和这位道衍大师因朱四郎劫掠了他的王妃而相识。

        当时,对方带着十几个剃发出家的奴隶,找到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可惜,他终究没有夺回王妃。

        如今,更是传回消息。

        乌云琪格。

        草原上的白天鹅。

        他的王妃,成了朱四郎侧妃!

        奇耻大辱!

        这些年,他在草原养蛊,唤醒草原人血性,也是道衍和尚的主意。

        别说。

        如今整个草原,各部落,仿佛重现了先祖成吉思汗时期的血勇。

        杀戮,让草原男儿,眼睛都变红了!

        ……

        “本汗和朱四郎有夺妻之恨,有战败之耻,此番,本王想用朱四郎的命,重塑我先祖辉煌!”

        “大师以为如何?”

        姚广孝微微皱眉。

        乌云琪格被俘多年。

        偏偏这个时候,传来乌云琪格被燕王染指的消息。

        他怎么都觉,其中有阴谋。

        难道是太子?

        略微沉吟,姚广孝双手合十,含蓄笑道:“我若是可汗,一定表面上,大张旗鼓,做出集结重兵,必杀朱四郎的假象,但只要朱四郎和太子朱标分兵,就秘密集中最精锐的兵力,一路佯装战败,将太子大军吸引远离大明,然后……”

        姚广孝猛地攥拳!

        “太子所统帅的兵马,一定都是大明精锐!”

        “太子若出三长两短,大明必然翻天覆地巨变!”

        ……

        他不清楚,是不是太子,或者太子系要算计朱四郎。

        若不是。

        自然没事。

        若是。

        太子一定会让朱四郎独领一军,吸引北元兵力!

        太子算计朱四郎,却被他利用,他也不会愧疚。

        太子有事,大明必然上演诸龙夺嫡!

        至于来自草原的外部危险?

        他根本不怕。

        养蛊,这些蛊虫早已盯着王庭了。

        脱古思帖木儿只看到草原血勇复现。

        却没有发现,其权力来自于继承。

        没有成吉思汗的威望。

        如何能统帅这群蛊虫!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