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437章 装点好门面,和大明谈判!(2 / 2)

加入书签

        <div  class="contentadv">        联席会议结束后。

        朱棣从大营内走出。

        “王爷……”

        身后传来喊声。

        朱棣循声转头。

        蒋进忠,夏时敏,气喘吁吁跟上来。

        相互对视,欲言又止。

        朱棣笑笑,“有什么想说就说。”

        蒋进忠讪笑,“王爷,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除了造福百姓,是不是也是另类恢复周礼,是不是可以彻底,或者有效解决,自秦朝以后,每三百年天下必乱的王朝兴衰周期律?”

        朱棣看看二人,笑了,很高兴。

        大明内部。

        恐怕父皇和大哥也没有真正看透这个问题。

        可今天他只是稍微透露一些苗头。

        进忠和夏大哥就想到了。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本质上,就是依托一个个县域‘中枢’,建设一个个散碎的,从制度上确定的分封小型经济体,把矛盾尽可能限制在小型经济体内,是否能有效延缓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我现在也无法确定,但的确有这方面的设想。”

        “咱们在异域,要整合一帮散碎的小政权,想要彻底整合,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王朝,一两百年的时间不够,如果这个时间是五六百年呢?我相信,即便咱们燕藩到时不存在了,这块疆域内的百姓,也早已被咱们以中原文化彻底汉化,并且彻底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传承自燕藩,与咱们未来的中原迁民,再也不分彼此了!”

        他对燕藩治下,未来的期许就是。

        即便燕藩不存在了。

        这里的百姓,也认同和中原同文同种。

        就好像后世西方的盎格鲁萨克逊集团!

        这或许是他出海发展,能为后世子孙,留下的最大财富吧。

        夏时敏都乐观道:“王爷,周朝还有八百年国运,咱们这种体系只要做好了,极大杜绝百姓和政权之间的直接矛盾,同时,不会出现诸侯危险中枢,燕藩至少也有八百年国祚!”

        朱棣不由笑了。

        “那就借夏大哥吉言。”

        ……

        翌日。

        鸡笼屿。

        朱棣准备动身启程。

        百姓都知道,朱棣此番是去江浙迎接圣驾,并且不久后,圣驾还会来东番。

        为朱棣送行时。

        百姓纷纷议论。

        “陛下要来咱们东番!”

        “听说,不止陛下,还有朝中文武大人们呢。”

        “哼,这群文武仇视王爷,这回,就让这群人来看看王爷治下的东番何等先进!”

        “可不,俺要不是跟着王爷出海,哪里能见过这么多海船、还有咱们鸡笼屿的造船厂,冒着滚滚浓烟的高炉……日子过的好了不说,就是咱们东番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来东番,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

        “俺东家说了,大明境内的变化很小,根本不像咱们东番,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

        “王爷来了!”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百姓纷纷往码头后方看去。

        朱棣、徐妙云一家五口走在前面,后面,文武官员跟随送行。

        抵达码头。

        朱棣扭头,看着蒋进忠等人,笑道:“进忠,告诉冶铁坊搞实验的匠人,失败了不怕,慢慢试验,俞靖领导的海军方面,贪得无厌,对现在使用的蓄力动力还不满足,对造船厂提出了增加动力的要求,铁皮制作,机括部分的想法,我看没问题,主要是人力不够,冶铁坊可以和造船厂是不是可以进行合作,聪明的匠人集中在一起,两个机构的财力集中在一起,都可以进行尝试,咱们燕藩之下,没有那么多限制规矩……”

        出府前。

        冶铁坊主管大匠跑来,沮丧的告诉他,实验经过反复尝试还是失败了。

        蒋进忠含笑点头后。

        朱棣指了指脚下的泥土路。

        东番人力太紧缺了。

        道路除了进行平整,就连王府和官衙、码头之间,这些重要道路也没有铺砖石。

        “既然水泥已经验证成功,抓紧时间,把这路修一修,等朝廷来了,无论是卖水泥,还是卖技术,咱们都能赚一笔,我现在兜比脸都干净了!”

        两百五十万!

        打了个水漂,就一文不剩了!

        从今往后,大明想要东番的东西、技术,不能无偿了。

        因为已经彻底切割了。

        “抓紧时间,再建几套二号高炉,甭管咱们是否需要这么大的产能,在陛下率领文武百官抵达时,都给我立起来……”

        他这次不光要赚一笔钱。

        还想和大明达成几项,长期性条款。

        不把好东西亮出来。

        怎么让仇视他者,捏着鼻子答应。

        蒋进忠不由笑了。

        这就对了嘛。

        王爷的燕藩和大明是对等的!

        王爷建国不称帝,那只是给大明面子。

        并不意味着,燕藩就是朝廷的藩属!

        “王爷放心,臣保证完成任务!”

        朱棣含笑点头,环视众人:“好了,就送到这里吧,我不在期间,文武两班人各司其职,把咱们燕藩各项事务搞好,争取给朝廷文武,耳目一新的震撼,为我与朝廷接下来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嗒!

        陆军将领以谭渊为首立正。

        文官以蒋进忠为首,垂拱作揖。

        “遵命!”

        朱棣笑着,牵着小祈婳、小雍鸣,徐妙云抱着金豆子,一家五口登上已经停靠在码头的旗舰。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

        五十艘战船组成的海军第一舰队,缓缓驶出海湾。

        往江浙而去。

        直到舰队消失在视线中。

        蒋进忠才回神,含笑亢奋道:“大伙儿都行动起来!”

        如果说。

        王爷之前领兵回大明,王爷做不了大明的主。

        但东番。

        这是王爷的地盘!

        ……

        三日后。

        嘉兴府五十里外,海面上。

        夜晚。

        战船锚停在海面上,月光映照下,随着起伏的海面,起起伏伏。

        旗舰。

        朱棣办公的舱室内。

        俞靖、吕珍以及小早川仲业五人,正襟危坐。

        朱棣起身,来到舱室内,挂着的倭国地图前,这幅地图是小早川仲业等人画的。

        其实,他还有一副军情司绘制,更加详细的倭国地图。

        但不能展示出来。

        砰砰!

        朱棣手指点了点地图,询问:“你们准备先从哪里发展?”

        表现出,一副尊重五人态度的模样。

        大野起身,九十度鞠躬,“王爷,卑职想听听王爷的建议,王爷的武略无人能及!”

        哼!

        朱棣瞥了眼这个对他自称卑职的小倭寇,暗暗冷哼,随即也当仁不让,手指移动到图上某处:“我建议你们选鹿儿岛,鹿儿岛更方便我们为你们提供援助,同时,鹿儿岛的地形优势十分明显……”

        ……

        “明天一早,我会命令吕统制率领十五艘海军战船,护送你们继续北上,抵达鹿儿岛,依托我们海军战船的火炮,配合你们攻打鹿儿岛,打下之后,今后如何发展,就要看你们自己的能力,除了为你们提供火铳,我们不会插手你们倭国内政,当然,火铳、火炮需要你们等价交换,我现在有多穷,你们应该有些了解……”

        小早川等人听闻朱棣这句话,也不由笑了。

        的确,这位王爷的财富,恐怕都比不上他们倭国一位小藩主。

        “而且,我们明码等价交换,也不存在谁依附谁,将来你们夺取倭国政权,我们之间的合作,也更融洽。”

        朱棣表现出的‘坦诚’,成功迷惑了大野等人。

        对朱棣的提议,全盘接受。

        当然,心中有什么小算盘,那就只能且行且看了。

        安排俞靖带着大野五人离开后,朱棣把吕珍单独留下,盯着倭国出神时,忽然开口:“吕前辈……”

        吕珍精神一震,认真倾听。

        “到了鹿儿岛后,最好是晚上发起突袭,吕前辈要认真观察这伙咱们训练出来的倭寇海盗有几成战斗力,我给吕前辈交个底,我从来没想过帮大野等人统一倭国,我只是希望他们帮我把咱们燕藩的理想带回倭国,把高烈度的战争带回倭国……”

        他准备让吕珍,未来负责对倭国,征讨前的一切事宜。

        吕珍从元末战乱中走来。

        又在四海之上做过海盗。

        论狡猾、手黑,他麾下,还鲜少有人能与吕珍相比。

        俞靖不行。

        太年轻。

        指挥战斗还行。

        要他和倭寇们打交道,保准栽跟头。

        “咱们驱赶剿灭东海海盗时,有部分海盗逃窜去了高丽和倭国,吕前辈和他们有交集,将来可以接触一下,一旦倭国彻底打成一锅粥后,吕前辈就扶持他们去倭国发展,让他们收拢武士,将来,我可以资助他们,去更西边的地方,占地为王……”

        高烈度战争消耗百万倭寇。

        可剩下的两百万呢?

        还太多。

        同化起来太难。

        他准备扶持一些小海盗。

        去更西边的一些地方打地盘。

        打下地盘就需要人口。

        让这群人去战乱中的倭国贩卖倭奴!

        彻底肢解倭国这个族群!

        至于贩卖倭奴,与他无关,他只会推动,不会参与。

        话罢。

        朱棣转头,见吕珍满脸震惊,笑问:“吕前辈是不是觉得我的行为太残忍了?”

        吕珍顿时笑了,“王爷,卑职了解倭国人的秉性,若不如此,咱们根本无法有效统治倭国……”

        朱棣含笑点点头,“去准备吧。”

        “遵命!”

        目视吕珍离开,朱棣转身来到船舱窗户口,推开实木窗户,看着外面,月光映照下,起起伏伏的海面。

        其实,要不是历史仇恨。

        要不是未来探索美洲大陆,他需要倭岛为跳板。

        即便不统治倭岛,也没什么可惜。

        往后,他想探索美洲,需要一个中转站。

        而朝廷北方滨海地区虽然合适。

        父皇在,使用一下应该没什么。

        可大哥继呢?

        他主要是为长远考虑。

        ……

        翌日。

        朱棣和吕珍分别,继续启程赶往嘉兴府时。

        宜兴。

        朱元璋南巡圣驾也再次启程。

        距离沈家所在湖州府,已经不足两日时间。

        两万京营护驾。

        文武百官不光自己来了,还携带着家眷,这些权贵官员眷属,趁机跟随的动机很简单。

        就是想去东番看看。

        然后,好好吃一吃东番的各种稀奇果蔬。

        以往带回朝中的,除了少数耐存放的。

        大多都是果干。

        ……

        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中。

        一辆马车内。

        朱标第三子朱允熞爬在马车窗口,羡慕看着朱允炆靠在朱标怀中,在朱标教导下,学习骑马。

        某刻,放下帘子。

        扭头,看着王美人,“娘,孩儿能请父亲教孩儿骑马吗?”

        王美人放下手中书。

        撩起帘子向外开了眼。

        再次放下,伸手摸了摸朱允熞小脑袋:“你要记住,不要争,不要抢……”

        她不想自己儿子,像朱允炆一样,总去太子爷身边讨欢心。

        这样太危险了。

        一个没有继承资格的皇子,最好把自己变成一个小透明。

        身为太子爷的儿子。

        太子爷总要给她儿子一份东西的。

        守着这份东西,都足够她儿子,荣华富贵一辈子了。

        四岁的朱允熞失落点点头。

        “娘亲……”朱玉秀突然插嘴,“你说,四叔的东番有没有咱们大明金陵好?”

        “当然没有,咱们大明可是中原上国!天下最好的地方,金陵更是天下首善之地!”

        ……

        这一刻,南巡队伍中,许许多多人,都在议论朱棣以及东番。

        朱允炆微微向后仰头,看着朱标:“父亲,将来孩儿能代表你,访问东番吗?”

        等他成了皇子后访问东番,那才威风呢!

        “可以啊!”

        今天加班回来晚了,昨天写好的细纲,只写了三分之二,明天一定写够一万字,最后再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