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奸臣还是忠臣?(1 / 2)
太后:“皇上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齐莲儿不出声。
太后捉住她的手:“皇上不会真想办他吧?!!万万不可啊。如今大乾虽然看着太平,但其实暗流涌动,百官未必对你真心臣服,外患也不曾彻底解决,唯有杨太师能平衡各方势力,压制住这些如豺狼虎豹一般的人。”
齐莲儿气得暗暗攥紧了袖子里的手:好啊,杨业,你竟然把朕的母后搬出来压朕。
朕要是不办你,以后在皇宫里都住不安生,这辈子都要被你挟制!!
太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你父皇还在之时,总说杨业虽出身寒门,却有龙凤之姿。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当年你父皇仰慕他的文采,亲自上门请他来参加科举,就是想用他的名声号召天下文人入仕为官。他推辞不过,前来应试,果然连中三元。他在殿试之时,对答如流,风姿才华倾倒百官,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状元郎。”
没错,他就是那张巧舌如簧的最占尽了便宜!!
又会做诗,又会哄人。
就连皇叔,那么睿智冷静的人,不是中了他的毒么。
更别说母后你一个身居内宫的妇道人家,肯定被他哄得团团转了。
齐莲儿暗自腹诽,忍不住出声提醒:“母后不要被他的表面所迷惑。”
太后笑说:“不不不,他跟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绣花枕头可不一样,是难得表里如一的人才。你父皇意犹未尽,在琼林宴上叫新科进士们各做祝酒词一篇。他当场做了一篇《将进酒》,赢得满堂喝彩。母后也粗通一些文墨,最喜欢其中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说说,这样的文采,是不是只有文曲星下凡才有啊。母后自那以后再没见过跟他一样有灵气之人。天下之人,大概跟母后的想法都一样,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能人志士投奔他门下。”
月光下,杨业用以筷击杯为和,郎朗发声的洒脱风姿,她到如今仍记忆犹新。
齐莲儿脸上有些微微发热,勉强说:“这一届的新科状元也不差。那些来投奔他的也不是什么能人志士,都是些土匪流氓,乌合之众。”
太后轻轻摇头:“母后把这一届举子的文章都看了一遍。这些人,不管是文采,胸襟和能力,给杨业提鞋都不够。杨太师真的是从矮子里面挑高个,勉为其难点了个状元。太师用人不拘一格,才能在困境中,力挽狂澜。这正是他比别人高明之处。”
齐莲儿抿嘴:换了别人说不定也行。只是现在你觉得他什么都好,自然觉得他用的人也好。
太后接着说:“最难得的是太师虽然有才,却不自傲,正直谦和,礼贤下士,心地良善,任劳任怨。他连中三元之后,若是换了别人肯定只想留在翰林舒舒服服当个京官,结交大官,步步高升。结果他却主动要求去我大乾历代以来最穷最乱的边关西林县,当个七品芝麻官。可见他心怀高远,能体谅民间疾苦。而且他在西林县的两年,政绩斐然,平叛了匪患不说,西林县里再没有饿死过人。”
齐莲儿皱眉,自言自语:“这个,朕倒是听父皇提了一嘴,只不知道其中细节。”
她很好奇杨业到底用了什么法子,又觉得自己若是追问,就在长杨业的脸,所以逼着自己假装没有兴趣。
太后看透了她的心思,回答:“听人说,他教百姓做肥皂,挖石头,拿去邻国换粮食回来。还自制了自行车,让人可以不用牛马,搭载几十斤的东西日行两百里。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不但有能力且知变通,绝对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齐莲儿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可是又不想承认,只能带着几分酸意说:“听上去,也不过如此。”
太后又说:“你父皇接手的大乾千疮百孔,以至于他殚精竭虑也只能勉强维持。他一生阅人无数,心高气傲,很少夸人,却总在哀家面前夸杨太师,说西林就是大乾的缩影,杨业能把西林治理好就能把大乾给救起来。他还说有杨业在,大乾的国祚还能再延长至少一百年。所以你父皇才让你认他做亚父,把你和大乾都托付给他。你千万不要辜负你父皇的苦心啊。”
齐莲儿听了,心里越发酸溜溜的:父皇确实很少夸人。
至少没怎么夸过朕!
更没有这样夸过朕!!
父皇定是被杨业那油嘴滑舌之徒哄得头脑发昏,才黑白不分!!
太后捉住齐莲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年,太师全心全意辅佐,细心教导你。母后知道,大家都觉得他比你强,让你心里不舒服,可是为上者,不需才能过人,却一定要敢用会用有才能的人。杨太师门生遍布朝野,是我大乾的福星,更是我大乾之梁柱,你绝不能听那些奸臣的谗言,做糊涂事,伤了他的心。”
齐莲儿冷笑:好好好。
杨业,你什么都比朕好。
天下百姓,朕的长辈,包括亲爹亲娘都个个偏向你!!
↑返回顶部↑